课外古诗鉴赏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16385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7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古诗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课外古诗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课外古诗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课外古诗鉴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课外古诗鉴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古诗鉴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古诗鉴赏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古诗鉴赏,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古典诗歌,诗歌,新诗,古诗,(1919年“五四”始),新体诗(自由诗),旧体诗(格律诗),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词,曲,乐府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小令,散曲,套数,一、准确把握形象,诗

2、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蕴含一定的情感: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

3、凉”等等。,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对其深层内涵进行准确的揭示,合理的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的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二、把握思想内容,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

4、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5、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3、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A. 看题目,知内容 B看形象,知大意 C看画面,知意境 D看综合,知情感,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

6、比、设问、反问等),2.掌握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3.掌握诗歌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 动静、虚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四、鉴赏语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

7、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

8、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16.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5.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答:景物:江、鸟、山、花.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8.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前两句中的“外”、“断”、

9、“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13.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后两句写得饶有

10、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12.从军行(王昌龄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作为边塞诗

11、,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篇法结构

12、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解题思路,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有的形象地表现中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诗歌的题目虽不如文章那样明显,但也能告诉我们不少东西。例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其实题目已告诉我们全诗的主要内容了。再如:陶渊明的菊花,从题目上我们会明白,诗人写菊花,不是赞美菊花,就是借菊花言志抒情,也就能借此意象为理解全诗奠定基础。,1把握题目

13、,了解作者。,2初步阅读,分清类别,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但是叙事诗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抒情诗又可以分为三种:(一)写景抒情,诗人可以先描写景物,然后借景抒发感情;也可把自己的感情融与景中。(二)托物言志,表面描写某一物,运用象征、比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明诗人遭遇、心志、思想。(三)怀古抒情,怀古诗一般借对古代人、物、事的叙述评论来针砭时弊,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怀、抱负。先分清类别,然后再去体会景与情、物与志、古与今之间的关系,就能了解、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3解释诗句,把握内容,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把握诗的内容,进而进行评

14、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才能读懂诗。考查鉴赏的诗歌,一般是浅显易懂的。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自己先大概解释一下:梅雨季节雨水很多,长满青草的池塘里到处是青蛙,蛙声不断,客人和我约好,但过了半夜还不见人来,我一个人无聊得很,失望焦躁,不停敲打棋子,使灯花都纷纷下落。诗的内容就能把握了:诗人和客人约好,但久等不至,于是十分焦急。,4抓住景物,把握主旨,诗歌一般借景、物来抒情言志,因而全诗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流露出作者什么心志,这些都弄清楚了,对全诗的主旨就全掌握了。,5三个“必看”,帮助思考,这三“必

15、看”是:必看注释、必看题干、必看名句。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因为现在的诗歌鉴赏,只是要求我们在形象、语言表达、感情、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鉴赏,还处于鉴赏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叫真正的鉴赏。而题干是对考生提出的具体鉴赏的指令,指向性十分强,必须好好看。一首诗的名句,就是诗的文眼,正是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句子,理解了它的含义,就抓住了全诗的主旨,不可不看。,6抓住特点,了解方法,鉴赏还必须抓住诗歌的特点,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诗歌有那些表现方法呢? (1)含蓄含蓄是把作者的深意隐含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之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

16、法。诗歌表达的感情一般比较含蓄。但含蓄又常意在言外,可从语言文字中去体会。运用含蓄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体味的余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来理解、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意境,以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2)衬托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为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叫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是以动衬静的反衬。,(3) 虚写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相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的第一、二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就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里用虚写,从大处落笔描写环境,展现了如此阔大的景象,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