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一)

上传人:纯*** 文档编号:5291543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 阶段检测题(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阶段检测题(一)阶段检测题(一)(第一章第四章)(时间:90 分钟 满分:90 分)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上升的电梯 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 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 s-t 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 v-t 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 2 m/s 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 5 s 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3.小军

2、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 1 英寸,1 英寸约为( )A.2.5 km B.2.5 m C.2.5 dm D.2.5 cm 5.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叙述正确的是( ) A吹笛子,笛管振动发声 B空气中的光速大于声速 C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 D超声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6.“教室外狂风暴雨,

3、雷声大作” ,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反射 7.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8.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必备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 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 A反光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凸透镜 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

4、,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0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B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C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D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1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 ,在墙上能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

5、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静止的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2D宇宙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B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用同样的力拨动,响度不同 C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是在声音的产生阶段防治噪声 14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 100 dB 的声音

6、,如图是他“吼”出 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响度越大 1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56 分) 16.(2 分)周末,小美与爸妈自驾出游。汽车行驶中,小美与 妈妈并肩坐在后座,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美是

7、_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美是_的。 17.(2 分)周末,小明和妈妈骑双人自行车去公园游玩。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 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骑行 3.6 km 路程,用了 0.5 h,则平均速 度为 m/s。 18.(2 分)萍萍帮妈妈刷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 。响声是由于餐具 的_产生的,根据声音的_可以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 19.(2 分)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 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选填“凸”或“凹” )透镜。小明 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选填“正立”或“倒立” )

8、 、缩小 的像。 20.(6 分)南京长江大桥全程长 21.97 km,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与通畅,规定车辆通过大桥 的速度最大为 100 km/h,最小为 60 km/h。 (1)若一轿车通过大桥全程用了 15 min,求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 (2)轿车通过大桥全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1 (4 分)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 4 s 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 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22 (14 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 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

9、成像 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的环境中进行;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 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 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 A、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 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_(选填序号)项操作。A.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

10、,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3.(12 分)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3(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 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 35 cm 刻度时,向_ (选填 “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_就是利用这一成 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_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 30 cm 处的物体时, 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

11、物体移至眼前 50 cm 处,保持凸透镜(晶状体)、 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 (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 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24 (12 分)如图,是一次测量玩具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_。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请你根据图中表针的位置,读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并填入表中(停表每格为 0.2 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 m/s。(3)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在从斜面上滑下的过程中,小车做_( 选填“匀速” 或“变速” )直线运动。4参考答案1.B 2.B 3.A 4.D 5.B 6.A 7.C 8.D 9.C 10.D 11.A 12.ABC 13.CD 14.AD 15.AD16.静止 运动17.静止 218.振动 音色19.凸 倒立22.(1)较黑暗 B 蜡烛(2)完全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3)B 23.(1)10 (2)右 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等) 右(3)薄24.(1)刻度尺 (2)t2=0.4 s 0.375 (3)变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