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

上传人:纯*** 文档编号:5291581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2017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学年度上学期 1212 月月考月月考高二历史学科试卷高二历史学科试卷时间: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 第第 I I 卷卷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2 2 分,分,3030 题,共题,共 6060 分分1、古代曾有人认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该古人最有可能是( )A韩非 B 墨翟 C王阳明 D 黄宗羲2、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2、)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省吾身3、西汉初, “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 ,而将相或乘犊车” 至武帝之初, “七十余年间,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材料最能说明( )A汉武帝的“有为”以汉初的“无为”为基础B黄老“无为”思想取得全面成功C随着经济发展西汉政权开始腐败D古人修史往往浮夸溢美,不足采信4、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C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

3、极塑造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2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6、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两千多年

4、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体现了我国科学实用性特点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 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A B C D7、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毛病、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 )A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 B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C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8、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

5、神的时代。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A.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B.民间绘画注重写实C.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D. 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9、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10、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

6、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11、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3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天主教、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B马丁.路德强调信仰的重要性C教会腐败是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D马丁.路德完全否定了天主教教义12、 “革命派专从满、汉的恶感方面鼓吹他们用历史的方法,专搜罗明末亡国的故实,借以挑动汉人的亡国之痛,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不久

7、革命思想便传遍了全国。 ”这说明在当时广泛流传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国家主义13、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最早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李四光的地质力学14、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C现代主义的批

8、判意识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15、20 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 。该艺术是( )A电影艺术 B雕刻艺术 C绘画艺术 D电视艺术16、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 “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C救亡图存的不懈追求 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17、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

9、:“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418、19 世纪末,严复为中国引进了赫胥黎和斯宾塞的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他腰斩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形成天演论 ,在翻译过程中加进了许多白己的看法,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大潮,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前最重要的思潮。严复的学说一度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能提醒国人奋发图强,挽救危机 B洋务思潮破产,维新思潮兴起C 天演论的科学性 D保持中华民族优越性

10、的需要19、 “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 ”孙中山此话表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A外国势力的干涉 B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军阀之间的混战 D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20、1961 年 8 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 ,受到首都各界的广泛赞誉;1963 年 5 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 1979 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 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情况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 B. 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C. “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

11、 D. 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21、 “他所宣传的既不是完全准确的中国传统社会学说和政治思想,也不是纯粹的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而是经过深入而独特的思考,按照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理论社会政治价值远远高于学术价值。 ”材料中的“理论”是指( )A洋务派的中学西体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D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思想22、李大钊指出“二千余年所谓纲常、所谓名教、所谓道德、所谓礼义,哪一样不是损卑下以奉尊长?哪一样不是牺牲被统治者的个性以事治者?哪一样不是本着大家族制度下子弟对于亲长的精神?”下列主张与上述思想内涵最为一致的是( )A主张中体西用 B提出“打倒孔家店”

12、C倡导民主共和 D宣传马克思主义23、 党史的“黄金时代”: 延安 13 年改革开放 30 年一文指出:延安 13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黄金时代”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新民主主义理论5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五大25、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

13、学者认为,中国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 “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26、1993 年初,美国哈佛大学裴宜理教授在中国 1992一文中指出:“1989 年北京风波后,如果有人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在 1992 年烟消云散了。 ” “怀疑烟消云散”是因为( )A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7、1976 年,物理

14、学家维索特和列文向太空发射了一枚载有时钟的火箭。他们观察到,这个时钟与放置在地球上的时钟相比,多获得了 1/10 微秒。这一实验可以用来验证(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28、 求是杂志所属的“求是理论网”开通官方微博不久就集结了不少“粉丝” ;某知名女艺人在“七夕”公布婚讯的微博被转发累计达 508649 次。微博的“崛起”说明( )A微博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B一定程度上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C政府开始启用现代科技理政 D网络成为最主要的传播媒体29、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蚴蚴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同一时期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