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866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3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规划编制过程2004 年 10 月龙岩市城乡规划局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 。福建省住建厅于2010 年 4 月 27 日主持了召开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30) 评审会,原则通过总体规划纲要。我院根据评审会专家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于 2011 年 1 月 5 日在龙岩再次征求省住建厅王建萍总规划师、规划处洪榕处长及省内规划专家意见。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2011 年 5 月 1 日通过闽西日报和政府网站将龙岩市城乡规划局总体规划修编(草案)公告,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同时将纲要简本征求新罗、永定、 上杭县政府及

2、市直部门意见。根据各部门反馈意见,编制单位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于 2011 年 5 月 26 日通过龙岩市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原则通过。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目的为适应龙岩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有效的指导城市建设,促进城乡统筹, 特此编制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规划编制背景1、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的新思路;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3、厦漳泉龙城市联盟的形成;4、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5、龙岩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三、规划期限近期: 2010-2015 年,远期: 2016-2030 年,远景: 2030 年以后四、规划的

3、空间层次1、市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龙岩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9050 平方公里。2、城市规划区范围龙岩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新罗区所有街道和红坊、雁石、江山、大池、小池、白沙、苏坂、万安八个乡镇;永定县的高陂、坎市、培丰和虎岗四个乡镇;上杭县的古田、蛟洋和步云三个乡镇,总面积2964 平方公里。3、中心城市范围包括龙岩主城区、高坎、龙雁和古蛟新城区,远期建设用地面积约132 平方公里。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五、发展目标将龙岩建设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健全,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海西经济区西部中心城市。2015 年龙岩的生产总值将达到1600 亿

4、元,年均增长13%,人均 GDP 约为 49000 元。2015 年后, 龙岩的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30 年龙岩的生产总值将达到5200 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为5:55:40,人均 GDP 将超过 14 万元。到 2030 年,龙岩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市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远期比现状下降1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10 平方米以上。六、城乡发展战略1、区域协同战略依托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实现统一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与福建三明市、江西赣州市、广东梅州市的合作,在产业

5、布局方面分工协调、在交通基础设置方面统筹联动、在资源方面调控共享。2、城乡统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体系架构,实现市域各功能板块优势互补,促进城乡一体化。3、新型产业化战略把握海西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产业化道路。4、生态持续战略立足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 科学谋划战略储备区域,构筑环境友好、资源集约的生态龙岩。5、文化提升战略依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文化浓厚的魅力文化名城。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七、市域人口与城镇

6、化水平至规划近期2015 年,龙岩市域人口达到323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2.5%;至规划远期2030 年,龙岩市域人口达到370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八、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在龙岩市域建立“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五级城镇等级结构。规划龙岩中心城市人口规模120 万人;规划市域副中心城市为长汀、上杭、漳平,其中长汀人口规模25 万人,漳平、上杭人口10-20 万人;规划永定、连城和武平为县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10-20 万人;规划市域中心镇10 个,人口规模3-10 万人;规划市域一般镇67 个。2、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龙岩市域规划

7、形成“一心三副、三条城镇发展轴”的总体格局。“一心”指依托依托龙岩中心城市,形成引领龙岩市域的增长核心。“三副” 指长汀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条件发展成为引领市域西部发展的副中心;上杭依托红色旅游、 矿业及加工形成引领市域南部发展的副中心;漳平依托交通条件和产业资源形成引领市域东部发展的副中心。“三条城镇发展轴”分别是:依托厦蓉高速公路形成龙岩市域东西向发展主轴;依托莆永高速公路形成龙岩市域南北向发展主轴;依托长深高速形成龙岩市域南北向发展次轴。九、市域重点城镇发展引导1、长汀发展引导长汀作为龙岩市域副中心城市,是引领市域西部发展的核心,在优化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稀

8、土工业园重大项目的建设,加快拓展城市空间,建设闽赣边界的现代工贸旅游城市。城市空间以向南发展为主,形成长汀策武河田组成“一城、三组团”空间结构。至规划远期,城市人口25 万,建设用地28 平方公里。2、漳平发展引导漳平作为龙岩市域副中心城市,是地区性交通枢纽,规划发展成为以资源深度开发加工和汽车、工程机械、电子技术、 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工贸城市。空间布局以现状漳平城区为基础,向北拓展和平组团,向西拓展西园组团,形成“一城、二区”规划结构。至规划远期,城市人口12 万,建设用地13 平方公里。3、上杭发展引导上杭作为龙岩市域副中心城市,依托特色资源, 发展成为红色旅游胜地,矿业及加工基

9、地和汀江滨江园林城市。空间沿汀江两岸布局,形成由中心片区、水西片区、南岗片区和张滩片区组成的空间结构。至规划远期,城市人口15 万,建设用地18 平方公里。4、永定发展引导永定作为龙岩市域南部发展的重要节点,永定县域中心城市,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等特色资源, 建设海西生态旅游工贸强县,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空间布局沿永定河两岸发展,至规划远期,城市人口12 万,建设用地13 平方公里。5、连城发展引导连城作为龙岩市域西北部发展的重要节点,连城县域中心城市,依托国家级旅游景区冠豸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和连城机场带动,建设海西旅游工贸城市。至规划远期,城市人口13万,建设用地15 平方公里。6、武平发展

10、引导武平作为龙岩市域西南部发展的重要节点,武平县域中心城市,依托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成为闽粤赣边以边界物流集散为主的工贸城市、环境优美的客家文化旅游重镇和生态园林宜居城市。至规划远期, 城市人口 11 万,建设用地 11 平方公里。十、市域产业规划1、产业选择(1)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以龙工机械、龙净环保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环保机械等优势领域,适当发展运输机械以及专用设备。光伏产业:采用多晶硅提纯先进技术,重点发展高纯多晶硅, 并逐步延伸发展单晶硅棒、多晶硅锭以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环节。以技术改造实现低污染、低能耗的低碳经济。冶金产业: 以紫金矿业为龙头,重

11、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向下游延伸发展合金、金属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 重点建设金银铜深加工项目、镁合金深加工项目、 钨合金新材料项目。注重冶金产业为机械制造业的配套,以及与电力、建材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2)新兴战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打造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产品、光电科技产品、车身用电子产品、家用电子产品等产业链,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中药优势,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生物医药,改造传统中药, 重点发展现代中药、药物新制剂、 生物医药和生物疫苗、医疗器械五大产业链。(3)服务配套产业商贸物流业:整合商贸、物流资源,完善商贸服务功能,发展第三方物流,加

12、快物流园区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与商贸流联动、与先进制造业互融,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齐备的现代物流体系。以龙岩陆地港、龙门物流园区、闽西物流园区等物流项目为龙头,发展现代物流业。结合水泥、陶瓷、烟草、机械、禽畜加工等产业布局,建设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旅游产业:重点打造“红色之旅”、 “客家之旅”、 “绿色之旅” 、 “工业之旅”四大旅游产品, 完善配套服务产业, 强化中心城市的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发挥旅游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以旅游业发展为带动,发展房地产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关联产业,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4)基础产业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依托对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发展绿色

13、果蔬、 特色茶叶、优质粮油、生态畜牧、特色水产等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肉制品、竹木制品和粮、果、蔬、茶、菌及饲料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烟草:巩固烟草发展优势,实现技术创新,打造精品“七匹狼”品牌,打造国家卷烟生产基地。建材产业:依托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建设陶瓷工业园,重点发展水泥、陶瓷产业,以及新型建材产业(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化工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陶瓷产业重点发展超细超白煅烧高岭土、高档强化骨质瓷等,以及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瓷、建筑瓷等项目。2、产业布局规划龙岩中心城市: 以龙岩经济开发区和龙州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包括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机械等)、冶金、烟

14、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伏产业、新型建材等产业,以及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成为龙岩新型战略产业的增长极和产业高地。永定:依托永定工业园区,重点布局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光电产业、现代中药等产业,以永定土楼等客家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业。漳平:依托漳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建材、机械等产业,以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依托,发展茶叶精深加工。上杭:依托上杭工业园区,重点布局金、铜冶炼及深加工以及新材料、光伏产业。长汀: 依托长汀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稀土深加工、纺织服装、运输机械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业。连城:依托连城工业园区,重点布局光伏产

15、业、机械零部件制造、新材料产业;以冠豸山风景区为依托,发展休闲旅游业。武平:依托武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零部件制造、冶金新材料、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十一、市域交通规划1、市域公路网规划(1)高速公路规划在现状长深高速(G25) 、厦蓉高速( G76)基础上新建莆永高速、上杭联接线、古武高速、厦蓉高速扩容、漳永高速、永定联接线、建长武高速、厦双联接线等线路,形成“三纵三横一环二联”的高速公路骨架。(2)普通公路规划普通公路实现国道“二横二纵”、省道“四横四纵”以及市域“一环”的主次干线公路骨架。(3)公路场站规划规划建设七个一级客运站、四个二级客运站以及完善县乡客货运输场站体系。建

16、设以2个区域性物流园区、6 个地区性物流中心为主体的,包括区域性物流园区、地区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和货运仓储场站四个等级的一体化现代化物流业服务体系。2、市域铁路规划(1) 、铁路线网规划规划铁路线路包括现状鹰厦铁路、漳龙铁路、梅坎铁路、 赣龙铁路、漳泉肖铁路和新建浦建龙梅铁路、杭广铁路(南三龙铁路)、赣龙铁路复线、龙厦铁路、长永泉铁路、龙厦城际铁路、新武城际铁路等。形成“两纵两横三支”的铁路网络。并形成以龙岩中心城区为中心,连接主要县市和厦门、泉州的放射性市域城际铁路网络。(2) 、铁路场站规划客运场站: 形成“一主、 三辅” 格局。一主: 龙岩市铁路综合枢纽;三辅: 长汀、永定、漳平铁路站。货运场站:形成“一主、三辅、多点”的布局。“一主”为龙岩铁路货运站、“三辅”为布置在长汀、漳平、永定的二级客货运铁路车站,“多点”为根据物流园区、产业布局需求在市域范围设置的小型货运车站。3、航运规划规划以上杭和漳平为中心,分别形成汀江水系航道网(78 级)和九龙江水系航道网(8 级) ,航运以客运为主,逐步发展货运功能;建设龙岩陆地港,龙岩市新罗区红坊镇,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