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553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23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全资料汇总[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说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模式:肯定 “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5、答题示例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 ,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 ,天

2、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 潘大临(约1057 一 1106) :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 “拳” 和“退”。用 “ 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 景”的角度对

3、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 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

4、么样的启示和思考。5、答题示例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题李世南画扇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 (? 一 1119) :字天启丹阳,( 今属江苏 ) 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 分)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 或在溪边 )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2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

5、山坞 ) 、树林 ( 落叶 )、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 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 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 分。意思答对即可。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6分) 答案: “ 水潺潺 ”声音的描写 “ 秋风瑟瑟 ” 声音的描写, 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 远处寺庙传来 “钟 ”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 ”声、 “秋风瑟瑟 声。

6、“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 分,每答对一点给 1 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 分三、分析句意型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4、答题模式: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简要说明艺术效果。5、答题示例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

7、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 一水:亦作 “二水 ”。(2) “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答案:( 2)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四、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

8、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 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4、答题模式: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答题示例练习: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题。( 10 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3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

9、志存恢复。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 分)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五、分析主旨、情感型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 志向追求、 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4、答题模式:分析具体

10、诗句写了什么;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5、答题示例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 分)临江仙 宋 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 分)答案: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 ”,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

11、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 ”折桂。 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 ”怎样在 “碧霄中 ”自由驰骋吧!(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 ”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 分)答案: 侯词的 “夕阳红 ”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 ” 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六、分析技巧型题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

12、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4、答题模式: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 正反对比、 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5、答题示例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 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 周

13、德清( 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4 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 三、四两句对偶, 五、六两句对偶等。 比拟,如说新月 “学 ”扇。(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

14、空。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 二句侧重写江、 山的雄伟, 是静态的; 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 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 1 捻(ni n) :持取,捻弄(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4 分)答案:

15、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 分)答案:屈原白居易指出 “羁绪 ” 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 分)答案

16、:内容: 漂泊的旅思; 谪官的愁思; 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 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 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以“羁绪 ”领起全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木芙蓉吕本中窗前木芙蓉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