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同步单元测试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4666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同步单元测试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同步单元测试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同步单元测试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同步单元测试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同步单元测试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同步单元测试之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总 2 页单元检测系列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读“某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所示,地球()A. 白转角速度地大于地 B白转角速度地大于地C白转线速度地大于地 D白转线速度地大于地2图中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A. 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3图示时间,地球()A. 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附近B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C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D公转速度在该日最快读“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图及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4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曲线是()A. 甲 B乙 C丙 D.丁5与 8 月 20 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的是()A.4 月

2、22 日 B7 月 22 日 C9 月 22 日 D. 11月 22 日读“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N ,虚线为北极圈,阴影区域为T2 时刻黑夜范围,斜线区域为Ti 时刻过后的T2时刻黑夜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Ti 时刻,世界时为()A.5 月 6 日 6:00 B 5 月 6 日 20:00 C11 月 7 日 6:00 D. 11月 7 日 20:00 7白 Ti 至 T2 时期,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 上海市盛行西北风 B北京市正值多雨季节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澳大利亚正值麦播忙季8北京再次m现与 Ti 时期昼长相同的日期约为()A.2 月 8 日前后 B

3、5 月 6日前后C8 月 8日前后 D. 11月 6 日前后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北纬2326,东经11328。塔顶是一个直径1.2m 的空心铜球,在每年某一特定时刻,游客昂首于塔底四门中央,便可从塔心及铜球中的垂直圆柱空洞窥见太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游客要想从塔心窥见太阳,应选择的时间为()A. 从化的地方时6 月 22 日 12 时 26 分 B. 从化的地方时9 月 23 日 12 时 00 分C. 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 26 分 D.北京的地方时6 月 22 日 12 时 00 分10自游客从塔心窥见太阳后的三个月内,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 海南岛居民看到太阳从

4、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第 2 页,总 2 页B. 广州地区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C. 我国锋面雨带自长江流域逐渐南移D. 我国因暴雨天气导致的飞机航班延误率增加11游客自塔心窥见到的太阳光线()A. 属于长波辐射B. 到达地面的强弱受天气影响大C. 光线来自太阳的色球层D. 是地球上各种能源的根本能量来源12读下面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1) 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牡丹江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 2 分)(2) 图中, A、B、C、D、E五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E点的夜长是小时。(2 分)(3)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白昼

5、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 3 分)(4) 该日,地球接近(近日/ 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2 分)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图甲中当太阳直射点处于B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当太阳直射点处于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2)图乙中ab 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且正在向移动。( 3)图乙中地球运行到c 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点附近,其公转速度较。( 4)图丙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图乙中位置,图中A、B 、C 、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6、昼长最短的是,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 下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邯郸市( 约 36.5 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高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 1)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2 分) ( 2)地球从B公转到 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从位置C 公转到 D期间,邯郸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3 分) ( 3)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_ ( 向南或向北 )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2 分) ( 4)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两楼的楼高均为100

7、米,那么两楼的间距理论上至少约为_米( tan300 0.577 ,结果保留整数位) 。(1 分) 第 1 页,总 2 页参考答案1D 【解析】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各地相等, 自转角速度地等于地,A错。自转角速度地等于地,B错。自转线速度随着纬度增大而减少,地小于地,C 错。自转线速度地大于地,D对。2B 【解析】读图,图中180 度经线是正午12 点, 0 度经线时刻是0 点,几乎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洋是大西洋,B对。读图可以看到,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都有白天分布,A、C、D错。3B 【解析】图示时间,北极圈有极昼现象,日期是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 A 错,

8、B 对。公转速度在该日后先变慢,然后逐渐变快,C 错。公转速度在该日接近最慢, D错。4D 【解析】该地在我国,根据图表可知,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则该地的纬度为 23.5 N,因此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是6 月 22 日前后最大为90, 6 月 22日至 1 2 月 22 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12 月 22 日前后最小, 1 2 月 22 日至次年6月 22 日逐渐增大。对照左图曲线,丁符合,D对。 A、B、C错。5A 【解析】与8 月 22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日期,应是关于6 月 22 日对称分布的日期,距 6 月 22 日约 2 个月,约是 4 月 22

9、日。也可以说是关于1 2 月 22 日对称分布的日期。A对, B、C、D错。6A 【解析】由图可知T2 时北极圈是极昼现象,为6 月 22 日,故 Ti 在 6 月 22 日之前、3 月 21 日之后, C、D错。图中90E为 1 2 点,故此时世界时为6:00 ,A对, B错。7D 【解析】 Ti 至 T2时期为北半球春、夏季,上海多吹东南风,A错。北京正值春旱,B错。亚洲高压势力减弱,C错。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正值当地秋季, 麦播季节为3 5月,正值播种之季,D对。8C 【解析】 北京再次出现与Ti 时期昼长相同的日期,应是关于夏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即与夏至日(冬至日)间隔的日期相同。T

10、i时期在夏至日之前,另一日期在夏至日后,秋分之前,约8 月 8 日前后, C对。 A、B 、 D错。9C 【解析】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北纬2326,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应该是当地的正午十二点,所以游客要想从塔心窥见太阳,应选择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 26 分, C正确。10 D 【解析】自游客从塔心窥见太阳后的三个月是6 月 22 日至 9 月 22 日,是从夏至到秋分,海南岛居民看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A 错误;广州地区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B错误;我国锋面雨带自长江流域逐渐北移,C 错误,正值我国夏秋季节降水多,我国因暴雨天气

11、导致的飞机航班延误率增加,D正确。11 B 【解析】游客自塔心窥见到的太阳光线是可见光,属于短波辐射,A 错误;阴天比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到达地面的强弱受天气影响大,B 正确。光线来自太阳的光球层, C错误;地球上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12 【答案】(9 分)(1)夏至日昼长夜短(2 分)(2)C、D , 20 (2 分)(3)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北半球南(3分)(4)远日,慢(2 分)【解析】(1)图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图示五点线速度最大的是赤道上的C、D第 2 页,总 2

12、 页两点; E点夜长昼短,图中经线间隔是30 度,即相差2 小时,图示E所在纬线昼长是4 小时,夜长是20 小时。(3)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是北半球;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4)近日点是1 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是7 月初速度慢;图示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13 【答案】(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北南(3)D 快(4)C C A C 【解析】(1)当图甲中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指北

13、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当太阳直射点处于D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根据图乙中地轴倾斜方向可知,a 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依据地球公转方向, b、c、d 位置依次为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太阳依次直i 射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因此,ab 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3) 从上题分析可知, 图乙中地球运行到c 处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应图甲中的D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1 月初最快,此时为12 月 22 日前后)。(4)图丙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对应图乙中的c 点。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

14、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四点线速度最大的是C点;该日全球越偏北的地区,昼长越短,因此昼长最短的是A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图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C点。14 【答案】(1) ( 2分) 23.5 N(1 分) ,夏至日( 1 分)(2) (3 分)逐渐变快(1分) ,昼短夜长(1 分) ,昼渐长 ( 或夜渐短 ) (1 分)(3) (2 分)南( 1 分) ,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1 分)(4) (1 分) 173 【解析】(1)地球公转图中ABCD对应的节气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在A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23.5 N。(2)由 B 到 C 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到 D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不断向北半球移动,此时邯郸昼短夜长,且昼长逐渐变长夜长逐渐变短。(3)为保证北楼采光,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北楼也应受到阳光照射。故楼间距=100 米 tan300=173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