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冲刺卷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514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冲刺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模拟冲刺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模拟冲刺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模拟冲刺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模拟冲刺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冲刺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冲刺卷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模拟冲刺卷 (二) ( 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48 分) 1 左传 哀公二年 载:晋国大夫赵鞅在与范氏、中行氏的战斗中,对属下的军队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段材料说明A县的地位比郡重要 B分封制度受到郡县制的冲击C郡县制的普遍设立 D等级制度受到军功制的冲击2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六朝忠臣无殉节者称:“盖自汉魏易姓以来,胜国之臣,即为兴朝佐命,久已习为固然。其视国家禅代,一若无与于己,而转借为迁官受赏之资。故偶有一二耆旧,不忍遽(j 骤然) 背故君者,即已啧啧人口,不必其以

2、身殉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儒学危机,君臣观念淡化 B分裂割据,政权交替迅速C民族融合,戎狄文化影响 D政局动荡,人们无暇自顾3元人虞集道园学古录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这表明A行省独立于中书省管辖之外 B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C行省与中书省具有平等关系 D行省和中书省没有隶属关系4苏格拉底说:“真正的教育, 不管它到底是什么,必然具有相互之间以及与受他们保护的人之间使他们的关系文明化、人性化的作用。”这反映在希腊A注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B公民均可得到良好教育C重视培养公民道德素质 D美德与知识来源于教育

3、516 世纪末时,葡萄牙的人口不过100 万,国土面积不过9 万多平方公里,但却以自己的实力称霸全球。促使葡萄牙走向好望角,走向印度, 走向大西洋彼岸,从而开启全球化之先的首要因素是A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环境 B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D殖民探险成为举国一致的要求6美国早期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伊利泊克说: “我们的肤色不同,我们的宗教信仰不同,我们的能力不同,我们的背景可能也不同。那么我们的共同点何在?是什么让我们都成为美国人?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A生而平等 B民主共和 C自由冒险 D上帝子民7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袁克定说:“中国的东邻日本,奉天皇为神权;西面的英、

4、俄,也以帝国为根本制度。中国地广人众,位于日、英、俄之间,离合众共和的美国则很远。美国人断然不能远渡重洋,来作中国的强援。如今中国的共和制度刚刚建立,执政者多为帝国旧臣,而革命分子势力脆弱。以袁大总统的威望,一变民国为帝国,变总统为皇帝,这正是英、日、俄各国的愿望。德国誓以全力襄助此事!”袁克定大喜过望,回国后即转述于袁世凯,极力怂恿称帝之事。这则材料说明A德国支持袁世凯称皇帝 B袁世凯极力获取西方列强支持C德国意图借此谋取利益 D英、俄、日均支持袁世凯称帝8 “正如历史研究已经证实的,19 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工业产品对于由小农经济支配的中国市场而言, 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竞争力, 英国打开中国大

5、门所依赖的并非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只能是大炮和鸦片。”以上材料表明,真正摧毁了中国以小农为主体的经济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 B市场公平竞争的破坏C市场经济的快速扩张 D物美价廉的商品冲击9下图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 截至 1951 年) ,该图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A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 B注重工农业生产的恢复C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D控制欧洲和对抗苏联10厉以宁在 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中说: “说资本主义没有改变,是就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而言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远未退出历史舞台。说资本主义改变了,是就资本主义从刚性体制向弹性体制转变而言的,20 世纪后半

6、期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同于工业化前期甚至工业化中期的资本主义了。”从中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资本主义的弹性体制下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B资本主义制度弹性体制下实行混合市场经济体制C资本主义刚性体制下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存D资本主义体制转换的标志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111946 年 2 月,当国共两党及其他各党派在重庆签订一个基本方案后,美国特使马歇尔致词:“此协定为中国之希望。我相信其将不为少数顽固分子所污损,盖此少数顽固分子,自私自利,即摧毁中国大多数人民所渴望之和平及繁荣生存权利而不顾也。”材料表明A美国此时不希望中国内战 B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建国纲领C美国秉持不偏不倚立场 D中国和平面临顽固

7、分子威胁12下图为1958 年吉林某地“大炼钢铁”的场面。它反映出当时A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B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C “大跃进”的盲目性 D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 小题,第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齐)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摘编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材料二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 今民 ) 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摘编自商君书农战材料三惟始元六年 ( 公元前 81 年) ,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

8、间所疾苦。文学对曰: “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 (qu 诚实) ,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

9、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材料四在任何一个国家,减少工匠及制造业工人,就会缩小国内市场,即原生产物的最重要市场, 因而就会进一步妨害农业。所以, 为了增进农业而特别重视农业,并主张对制造业及国外贸易加以限制的那些学说,其作用都和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并且间接妨害他们所要促进的那一种产业。就这一点说, 其矛盾也许比重商主义还要大。重商主义为了鼓励制造业及国外贸易,而不鼓励农业, 虽使社会资本一部分离去较有利益的产业,而支持较少利益的产业,但实际上,总算鼓励了它所要促进的产业。反之,重农学派的学说,却归根到底实际上妨害了它们所爱护的产业。这样看来, 任何一种学说, 如要特

10、别鼓励特定产业,违反自然趋势,把社会上过大一部分的资本投入这种产业,或要特别限制特定产业,违反自然趋势,强迫一部分原来要投在这种产业上的资本离去这种产业,那实际上都和它所要促进的大目的背道而驰。那只能阻碍,而不能促进社会走向富强的发展;只能减少,而不能增加其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亚当斯密国富论(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两种经济思想。在齐国和秦国,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为什么都获得了成功,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是什么?(8 分) (2)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商业政策的变化及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并简析其原因。(10 分 ) (3)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的

11、经济理论,并揭示它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区别。(8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 18 世纪末期,中国与欧洲一样,都面临着以木材短缺为首的生态危机,但是,中国与西方克服这种生态危机的办法却是不同的,西方采用的克服生态危机的办法,一个是 “向下” ( 掘煤 ) ,一个是“向外”( 掠夺美洲殖民地资源) ,西方世界通过这样两个方式来应对生态危机, 一方面造成了工业革命,造成了矿产能源对于日照能源的替代,而另一方面, 它也造成了野蛮的殖民主义和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掠夺,资本主义最大的后果就是前所未有地破坏了地球生态, 导致了种族灭绝式的殖民战争这是此前任何一种人类文明也没能做到的。总的来说,中国克服

12、生态危机的方式与西方是不同的,即主要是通过劳动的密集型( 充分组织,调动人力资源) 、通过贸易的中继等方式,以节约自然资源的方式来面对生态危机。, 正是中华帝国这种傲视周边一切竞争对手的强大,中国长期的战略优势,一方面使得中国和亚洲保持着400 年的和平,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没有必要”通过欧洲那种“以战养战”的方式( 即以战争的方式掠夺资本和资源,又通过掠夺资源和资本不断发动战争)寻求生存和发展摘编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评析材料中关于克服生态危机的方式。(26 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方式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及解析1 【解析】左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此材料中反映的是春秋战

13、国时期诸侯间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度濒临崩溃。由“克敌者,上大夫受县”等信息可见军功授爵现象的出现,说明传统宗法基础上的等级制度受到挑战。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D 2 【解析】“六朝” 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吴、东晋、 宋、齐、梁、陈。这一时期恰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大分裂、战乱频仍之际,佛道兴起,传统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君臣纲常思想日益淡化,这是出现材料中反映现象的思想根源。【答案】A 3 【解析】由材料中“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可知,行省乃中书省的分支、外派机构,二者是隶属关系。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答案】B 4 【解析】材料中反映苏格拉底对教育的主要任务的探讨

14、: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人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做一个文明人, 在与他人相处中,保持关系的文明化和人性化。这反映出苏格拉底重视对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答案】C 5 【解析】题目考查支撑葡萄牙这个小国最早得以远航的首要因素。此时葡萄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常微弱,相反封建王权强大,故C 项错; A、B 两项是条件,但非葡萄牙独具的,不能说明葡萄牙为何能早于西班牙远航,用排除法可得正确选项为D。【答案】D 6 【解析】材料中美国早期的黑人民权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冲破美国固有的种族歧视,追求黑人享有与白人平等的地位和权力,其主要思想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因此正确选项应为 A。【答案】A 7 【解析】此题中“说明”

15、的设问旨在考查考生对德国皇帝实质目的的准确理解。德国皇帝在袁世凯称帝亟待支持之际假以“全力襄助” 的空头许诺, 反映其根本目的在于借此拉近德国同中国最高实权人物的关系,使德国未来能够巩固并扩大在华侵略利益。A 项只是现象, B项脱离了材料核心意思,D项只是德国皇帝的托词,并不能说明三国的真正意图。故正确选项应为C 。【答案】C 8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英国工业革命后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但在中英正常的商业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处于严重入超局面。恰如材料所言: “英国打开中国大门所依赖的, 只能是大炮和鸦片”,即以战争和鸦片走私等非常手段破坏中英间正常的市场竞争。故选B。【答案】B 9 【解析】材料显示时间截至1951 年,而刚刚经历二战的西欧正处于战后社会重建和民生困顿之际,据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示意图可以看出,占比达到近62% 的资金也主要用于购买粮食、 燃料等急需的生活必需品和用于灾后重建的原料和半制成品。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主旨在于C 项, 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