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8132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新做2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顾: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统一是各个时期先进人物的共识,孔子:大一统,孟子:定于一,荀子:“天下不一,诸侯欲反”,吕不韦:“一则治,两则乱”,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康有为: “中国只可一统, 万无分立之理”。,孙中山: “统一成 而后一 切兴革乃 有可言。”,2、反对分裂,坚持统一, 是中华民族自古以

2、来就 有的光荣传统。,(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 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之所在。,统一,和平安定,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民族合作 交流,分裂,战争和 破坏,外力入侵 和压迫,人民痛苦,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邓小平:中国的统一是中国人民的愿望, 是一百几十年的愿望,一个半世纪嘛!从鸦片 战争以来,中国的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不是哪个党哪个派,而 是整个民族的愿望。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中国历代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

3、态度,习近平强调,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阿里山,日月潭,绿岛:哈巴狗和睡美人,乡 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写这首诗时,他44岁(1974年)离开大陆已经20多年. 诗朗诵,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2)了解“一国两制”构

4、想的形成过程和伟大实践。 2、能力目标: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对统一前景充满信心。 (2)树立起对国家观、民族观和主权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台湾问题的实质 2、对台方针政策的转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内容和实践;,本节主要内容,课前任务驱动:,1、古代史上的台湾与大陆的交往情况。 2、近代史上台湾的历史遭遇。 3、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4、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 5、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事实。,你准备好了吗?,一、从武力解放台湾

5、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的简明概况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三)从武力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的简明概况,台湾的地理环境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64个岛屿,以及目前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2300万。图形似番薯,岛内多山,东高西低。,(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美国等国外反华势力的插手干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根源,史缘,卫温赴夷洲 隋通流求岛 元设巡

6、检司 成功收台湾 清置台湾府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历史上,台湾主权曾两次失而复得,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复台湾主权,国民党将领陈仪接受日本(最后 一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投降,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解放南京,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 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 台湾,美国政府插手干预中 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

7、造 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 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美国等 国外反华势力的插手干涉。,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分裂势力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两国论”炮制者李登辉,潜伏,结论:,(三)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台湾问题产生60多年来,党和政府在对台方针和政策上大致经历了由“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以20世纪70年代末前为限): 50年代中期前,武力解放台湾;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和平解放为主,武力解决为辅。,1、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指出:

8、“我们必须准备进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敌视 和孤立中国,不承认中国的合法地位。国内形势:蒋介石扩军备战,要反攻大陆。,解放一江山战役 我军鱼雷快艇海上编队,1955年4月,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指出, 中国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周恩来: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

9、55年5月14日 ),国际形势: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 国内背景:一五计划开始实施,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1)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2)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3)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4)和平解放,互不破坏。,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1958年8月23日,475000门大炮炮击金门,不但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也粉碎了美国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 同时也说明了两岸在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上,存在着“共同语言”。,政治对抗为主,军事对抗为辅,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1960年周恩来的和平解放台湾的

10、“一纲四目”,“一纲”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 (1)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2)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4)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几种模式,“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模式(蒋经国) 文化统一中国模式(陈立夫) “联邦”模式 “邦联制”统一中国(连战) “一国两席” (亲民党) “一国两制”模式 (中共),“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第一,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既尊重了历史和现实,又照顾了各方的利益。 就台湾方面而言

11、 就整个中华民族而言 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 就整个亚洲和世界而言,第二,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 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前中共曾经实施过的“一 国两制”2、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实践(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发展,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前中共曾经实施过的“一国两制”1)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 全会: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

12、政府”,红军改 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革命委员会之 领导- 特区政府接受国民政府之领导-特区政府 保持高度自治。,一个中国、一个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两种制度,主体,中华民国特区政府,部分,国民党领导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2)建国后,为和平解决西藏问题实行类似“一国两制”的政策,“对于西藏的现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变更。”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0年5月西南局关于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条件 中央管理国防和外交,西藏现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暂时不变, 达赖、班禅的原有地位和职权不变,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有

13、权管理地方的一切事物。 以此为基础1951年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改变西藏自辛亥革命以来 的半独立状态,完全与祖 国实现统一,一个中国、一个中央政府,主体:中央人民政府,部分:西藏,新民主主义制度并走向社会主义,封建农奴制,高度自治,为和平解决西藏问题实行类似“一国两制”的政策,(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2、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实践,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2)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九条方针” 3)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这一概念。 4)1982年9月,中国政府准备用“一

14、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一国两制”构想明确形成。 5)1983年,“邓六条”,使”一国两制”构想更加充实、具体化,(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2、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实践,叶九条,两党可以对等谈判; 双方在通邮等方面达成协议; 台湾可保留军队;享有特别自治权; 台湾社会生活与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等不受侵犯;台湾政界领袖可担任领导,参与国家管理;中央政府补助台湾财政;台湾人民不受歧视;保证台湾工商界人士在大陆投资的合法权益与利润;欢迎台湾各界提供统一的建议,共商国是。,邓六条; 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治不能

15、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某些独有权力; 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 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邓小平论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3年,邓提出了和平统一 的 “六项主张”,“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实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第一,一个中国。(前提与核心)第二,两种并存。 “一国”同“两制”的关系:实质上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两制”之间的关系实质

16、上 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第三,高度自治。(1)行政管理权(2)立法权(3)司法权和终审权(4)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有权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对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的初步表达,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对“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的再认识,一个中国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大陆和台湾同属 一个中国,中 国的主权和领土 完整不容分割。,台湾统一后在 中国的地位问题,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方、一个特 别行政区。中央政府在北京,北京是统一 后的首都。国旗是五星红旗,青天白日 满地红只能是区旗。,在一个中国的原 则下,什么问题 都可以谈,可以 谈台湾当局的政 治地位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