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81238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课件(40张)(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列 子,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第16课,学习目标:,1. 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和写作特色。 2. 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寓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3. 熟读并背诵课文。,作家作品的介绍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方七百里2.指通豫南 3.阳 阴 4.曾不能损魁父

2、之丘 5.如太行、王屋何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8.汝心之固 9.虽我之死 10.何苦而不平,(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通“直” 一直)(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把怎么样),(用土筐),(指山上的草木),(固执,顽固),(即使),(愁),(削减),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3、。,愚公究竟“愚不愚”?,本文中作者用哪个词写愚公。,整体感知,请复述故事情节。,愚,情 节,背景:,设伏,(方七百里,高万仞。),开端: 发展: 高潮:结尾:,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行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决心,(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成功,(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主旨: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 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 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 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绕道” “搬家”固然比移山便捷,但困难始终是客观存在的,“绕” “搬”只会使

4、我们向困难屈服,向自然低头。,思 考,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1.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2.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a.杂然相许b.杂曰。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5.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a.“年且九十”(说明年老)b.“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目标之宏伟) c.“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小结:这一节突

5、出了愚公的“毕力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 比,智叟,愚公妻,愚公,遗男,献疑,(关心),“毕力平险”的决心,“叩石垦壤”的 行动,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 加增”的认识。,(大智若愚),跳往助之,(移山之举深得人心),嘲笑 讽刺,(形智实愚),帮助分析移山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对比鲜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合作探究,“丘”,“一毛”,“止”,愚而不愚、大智若愚 胸怀大志、远见卓识坚定信念、毅力顽强。,智而不智、安于现状鼠目寸光自作聪明,因循守旧,害怕困难。,人 物,愚公,智叟,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智叟:“以残年余力,

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3.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智叟,愚公之妻,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献疑 ”,“笑而止 ”,关切,嘲笑,忧虑,讥讽,愚公与智叟,愚公:目光长远

7、积极奋斗 全面 发展持之以恒 雄心壮志,对比,智叟:目光短浅 冷漠逃避 片面 静止,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 “操蛇之神惧其不已”及帝感其诚。,烘 托 (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大,极言移山的困难。,时间漫长、路途遥远、极言移山过程的艰辛。,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强烈愿望。,从侧面表现出其力竭其心诚其志坚。,神 话,内容上:,结构上:,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 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的是古代 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 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增加文采, 文章生动有趣,

8、 充满着理想主义 浪漫主义情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说明人定胜天。 突出主题。,写作特色,1.反衬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 对比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节曲折,归纳总结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

9、了 心中祈愿 无路难啊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有人说愚公移山到最后是靠神仙的力量把 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 还是无能的,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马克思说:“任何 神话都是用想象和 借助想象以征服自 然力,支配自然 力,把自然力形象 化。”,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思考,我们还需要 愚公移山的精神吗?,提 示,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 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年来的辉煌成就?哪里会

10、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 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面对波涛滚滚的长江,当代建设者,发扬愚公精神,让“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终于实现了人们改造长江的愿望。,在四川岳池县的一个小山村,有这样一位老党员,自1995年退休回到农村老家后,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自费20万元义务为村民改土,改田,建池塘,修公路。10年劳苦, 百米乱石沟变良田。,当代“愚公”:彭昌祥,年届六旬的李双良,立军令状要治渣山。渣场是太原钢铁生产企业倒废渣的地方。这座渣山最高处有7层楼那么高。每当倒渣时,灰尘滚滚、烈焰升腾,不仅威胁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正常生活,也成为太原的

11、一大环境污染源。李双良,不用国家给一分钱,7年,搬走这座渣山!经过综合整治,渣山如今绿树成荫。,当代“愚公”:李双良,当代文化愚公:他就是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他要倾尽所有,广收天下墨宝镌刻于石,自筹资金,兴建一座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当代最大碑林,为后人留下一座新的文化不动产。他对家人说:“一个人吃穿再好,如果庸庸碌碌虚度一生,那有啥意思?虽然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只要咱们子子孙孙一直干下去,肯定能实现这个理想。”李公涛的坚持感动了大家,全家十几口人都加入到了筹建碑林的行列。 李公涛,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地为碑林的建设做贡献。,当代“愚公”:李公涛,谈一谈,学完这课以后,你收获了些什么联系实际谈

12、一谈,说一说、写一写(作业),如果你是愚公,那么 你认为是搬家好还是移山好? 写篇200字的练笔.,词语复习巩固,方七百里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方其远出海门 吾义固不杀人 年且九十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且焉置土石 今亡亦死 曾不若孀妻弱子 河阳之北 曾益其所不能 阴阳割昏晓,“而”的用法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其”的用法 1. 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惧其不已也 2. 其如土石何?,连词,表修饰 不译,表顺承,表转折,代词,“他的”,代词“他”,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且”的用法 1. 年且 九十 2. 且焉置土石?,“于”的用法介词 达于汉阴; 告之于

13、帝,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毕力平险: 2、名词活用作动词: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面山而居:,7,副词,“将”:,连词,“况且”:,“到”,“向”,险峻的大山,用箕畚装。,面向着。,“之”的用法 1. 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曰,5,归 纳:,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 “这件事”,人称代词,“他们”或 “他”,结束语,愚公矢志能移山, 而今汝等堪当担。 深省列子良苦意, 随心未来映笑靥。,谢谢,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