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0271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中同步测试卷 (六)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A 卷) (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60 分) 117001830 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 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 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2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五口通商口岸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D赔款 2 100 万银元3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2、)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4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 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在这组照片中,一张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 如图 ) ,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 丝绸( 输

3、美 ) 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 A领事裁判权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C开放通商口岸2 D协定关税6他们将居民按性别分住,取消了商业,按需分配产品,有城无市,城市经济一潭死水;他们“信天不信人”,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形成反比。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土地革命7有些史学家认为, “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D兴办学校教育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

4、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 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 )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C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D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9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B北伐和西征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10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摘录了右面一段笔记。他摘录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19 世纪 4060 年代B19 世纪 6070 年代C19 世纪 90 年代中期D20 世纪初期至五四运动11近代前期, 中国有份 盟约书 中表示为保卫国土, “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

5、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 3 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天京保卫战12 微历史: 18401949 历史现场 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 ”这反映了义和团 ( ) A滥杀无辜百姓B盲目排斥洋货C极端排外情结D维护传统社会13古代中国历史撰写有些特殊传统,如以“狩猎”来指代君王出逃。据此推断, 与近代著作庚子西狩丛谈记载的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14右图是1909 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

6、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 ) A灵活的策略B洋人的朝廷C无奈的选择D末日的徘徊15辛亥革命期间,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其中能体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是 ( ) A 大总统令禁烟文B 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C 慎重农事令D 大总统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16 临时政府成立记载: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 孙总统遂于阳历1 月 1 日行就任礼,宣读誓词。孙总统“行就任礼,宣读誓词”标志着( ) 4 A辛亥革命已经胜利B中华民国正式成立C清朝统治已被推翻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7下图是某研究小组收集到的近代中国某个政党的党员证,该实物应该可以作为

7、下列哪一研究的直接史料( ) A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兴中会的宗旨B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同盟会的宗旨C国民党及其排满反帝思想D中华革命党及其反帝反封建指导思想18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公布了江夏临时审判所条例,它规定:“本所为图司法独立,特提前办理,以为各属之先导”,“本所民事,刑事两庭均用合议制组织”。此条例表明( ) A三权分立原则被引入到地方政治制度中来B此时中国已经是民主共和国C湖北军政府为反动势力所控制D湖北军政府只进行了司法改革19李敖在 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 对这个梦

8、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20孙中山在南方建立革命政权对抗北洋政府。1919 年,北、南政权各派代表组团参加巴黎和会,共同拒绝和会签约。对此解析最合理的是( ) A南北政权均坚持中国权益B列强扶持各派分化瓦解中国5 C南北消除对抗实现国家统一D革命党和北洋军阀同流合污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9、 题, 21 题 12 分, 22 题 14 分, 23 题 14 分,共计 40 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 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足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使准行。摘编自清

10、实录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乾隆皇帝与近代清政府在处理国家关系时的差异,结合这种差异的不同后果,论证你认可的处理方式。(12 分) 22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 年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 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 所过之境 , 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 , 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 ,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 ,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

11、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 年材料三1862 年, “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 , 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 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 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材料四1863 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 太平军 )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 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

12、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6 豆均极富饶。 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 年出版(1) 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2 分) (2) 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持否定态度?(4 分) (3) 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观点一是“( 洪)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

13、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 分) (4) 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 分) 7 23辛亥革命是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偶然与必然张鸣认为,“起义前一个月,革命党人在汉口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暴露了据点。清政府拿到了他们丢下的革命党人名册、武器,湖广总督瑞澂抓了20 多个人。之后就有传言说瑞澂要按图索骥把所有革命党都抓了,当时新军军营里有不少革命党,包括一些跟革命党有过交往的人, 大家都人心惶惶 , 其实瑞澂未必打算追查,但谣言四起”形成一种人

14、人自危的恐怖气氛。武昌起义其实是出乎意料地爆发,并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金冲及则认为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 分) 材料二成功与影响列宁说: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 摒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它所应做的一切,即加强资本主义发展。”(2) 结合列宁的观点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6 分 ) 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 C。1830 年以后,英国为了扭转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向中国走私鸦片,8 题中

15、讲的主要是“ 1700 1830 年”, 故 A、B项错误; 1700 1830 年间, 英国主要对华贸易是用白银换取丝茶,故C 项正确; 1840 年左右,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当时棉布对于英国来讲并不缺少,故D项错误。2 导学号: 38850050 解析:选 C。A项的危害是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B项的危害是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C项的危害是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题目要求选择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条款,故正确答案为 C 。 D项的危害是不仅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

16、,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3解析:选B。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A、C项仅是对中国的影响,D项体现的文明史观。答案选B。4 导学号: 38850051 解析:选B。注意题目中的时间“ 19世纪中期”,据此可排除 C、D两项;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并未占领大沽炮台,排除A。故选 B项。5解析:选D。由材料可以看出美国进口中国货物征收高额关税,而出口商品入中国却缴纳极少关税甚至免税,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协定关税”条款获得这一侵略权益的,故 D正确; 领事裁判权是指洋人在中国犯罪按照其本国法律判决,故 A错误; 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故B错误;开放通商口岸显然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