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956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06 届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对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叙述,正确的 是A运用连续培养技术可以使菌种持续高速生长B将培养液中的C/N 比控制在41,有利于提高产量C培育出不能合成谷氨酸脱氢酶的菌种,可以提高产量D发酵过程中pH 呈酸性,代谢产物将会是琥珀酸2(南师大二附中2006 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欲从细菌中分离出霉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将其分离出来B观察黑藻叶片装片,细胞质随叶绿体按一定方向流动C欲获得“白菜 甘蓝”杂种细胞,可直接用诱导剂诱导两种植物体细胞

2、融合D调查校园内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要在该种群集中的区域内选择样方 3(南师大二附中2006 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下列对生物学原理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 Na+/K+的值变小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B牛肉膏只能为某些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C在一定范围内体温下降时,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D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4(南师大二附中2006 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下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编号成分(NH4)2SO4 KH2PO4 FeSO4 CaCl2 H2O 含量0. 4g 4. 0g 0. 5g 0. 5g 100ml 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但不能用于植物的无土栽培

3、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3 类,即水、无机盐、氮源C若除去,此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圆褐固氮菌D表中各成分的重量按照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确定 5 (2006 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病毒侵染细胞,可将重组DNA 导入受体细胞B禽流感病毒具有囊膜和刺突,由衣壳控制其性状 C病毒不具有核糖体和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DSARS 患者必须依赖细胞免疫才能彻底消灭冠状病毒 6(2006 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关于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整期合成的酶都是诱导酶B对数期只有细胞分裂,没有细胞生长C稳定期是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D衰亡期细胞大量死

4、亡,没有新生细胞7(2006 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的酶是组成酶,而分解乳糖的酶是诱导酶。 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酶。现将大肠杆菌培养在以有限的葡萄糖和大量的乳糖作为碳源的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最可能是C8(2006 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运用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时应选择的培养条件是( 注:下列项中通气均为通入无菌空气) 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隔绝空气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隔绝空气对数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 1,通气培养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隔绝空气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4:1,通气培养稳定期培养基碳氮比为3:1,通气培养 (

5、 ) A B CD9(2006 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C 甲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粉状硫10g K2HPO44g FeSO40.5 g 蔗糖10g (NH4)2SO40.4 g H2O 100ml MgSO49.25 g CaCl20.5g (注:表示

6、培养基中加入了这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 10(2006 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某些细菌的芽孢出现的时期和原因分别是 ( ) A 对数期,营养物质的消耗 B稳定期,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C 衰亡期, pH值的改变 D调整期,温度的升高11(2006 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培养基配方中,能作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的依次是 ( ) 原料蛋白胨10g 10 g 10g 10g 乳糖5 g 5 g 5 g 5g 蔗糖5 g 5 g 5 g 5g K2HPO42 g 2 g 2 g 2g 伊红04g 美蓝0 065 g 琼脂10 g 20g NaCl 20 g 蒸馏水1000

7、mL 1000mL 1000mL 1000mL A B C D12 (2006 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正确说法是A病毒外面有一层由蛋白质、多糖等构成的囊膜,囊膜上有刺突,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B细菌的许多抗性基因都位于质粒上,这些抗性基因的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C当营养物质因大量消耗而不足时,菌落中的细菌会由于竞争而大量死亡D当溶氧不足时,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的代谢产物可以是琥珀酸13 (2006 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筛选 ” 是生物技术中常用的手段,下列筛选不能成功的是A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出共生固氮菌B在细胞工程中利用双亲细胞的特性可对杂种细胞

8、进行筛选C小麦试验田中设置低温条件筛选抗寒小麦品种D基因工程中通过对细胞单独培养并检测目的基因产物进行筛选14. (2006 年苏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调研测试)在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能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下列前项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后项是能分离出的微生物,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酵母菌B盐酸,放线菌C高浓度的食盐,金黄色葡萄球菌D适量的伊红和美蓝,大肠杆菌15. (2006 年苏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调研测试)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类干扰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类干扰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B. 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 导入受体细菌C. 通常通过检

9、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 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D. 受体细菌内能合成人类干扰素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16.(2006 年苏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调研测试)与其他生物相比,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这是因为A. 它的细胞结构复杂,有利于代谢正常进行B. 它的细胞内含有多种酶,有利于物质的合成与分解C. 它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 它的生活方式多为腐生,能分解各种各样的有机物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其它情况不给分。1(扬州一模)下列关于NaCl 溶液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既能溶解DNA 又能析出DNA B可作为选择某些菌种的培养基成分C可作为

10、微生物的生长因子D对维持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2(扬州一模)“筛选”是生物学中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筛选能成功的是A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出共生固氮菌B在细胞工程中利用双亲的特性可对杂种细胞进行筛选C在小麦试验田中普遍喷酒赤霉菌筛选不抗赤霉菌的小麦D在基因工程中通过对细胞单独培养并检测目的基因产物进行筛选3(淮安市 20052006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右边的图示表明,某种原核生物通过一套酶系统将某种原料转变成自身必需的氨基酸3,根据图示选出错误的结论 ( ) A氨基酸3 是该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B氨基酸3 含量的增加,能够抑制酶1的活性,这属于酶合成的调节C如果基因2

11、发生突变,则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2 或 3 才能使该生物正常生长D如果要利用该生物生产氨基酸2,可以选育出不能合成酶3 的菌种,但需在培养基中适量添加氨基酸3 培养4 (2006 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酶与诱导酶的合成受细胞内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无关B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的调节方式C连续培养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处理,使微生物的生长维持在对数期D在发酵工程中控制好温度,有利于谷氨酸高效持久的合成5(2006 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人们对所需对象进行筛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12、在基因工程中依据标记基因筛选可得到用于生产的工程菌B 在杂交育种中利用病菌侵染所育植物品种筛选可得到抗性植物C 在细胞工程中利用双亲细胞的特性筛选可得到杂种细胞D 在发酵工程中依据能否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筛选可得到生产味精的菌种6(南师大二附中2006 年高考适应性考试)“筛选”是生物学中培育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能筛选成功的是A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圆褐固氮菌B在不含精氨酸的培养液中筛选不能合成精氨酸的杂交细胞C在小麦试验田中普遍喷洒赤霉菌筛选抗赤霉菌小麦D基因工程中通过对细胞单独培养并检测目的基因产物进行筛选 三、非选择题1(宿迁市20052006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新华网北

13、京2006 年 2 月 18 日电世界卫生 组织 17 日证实,埃及已有3 个地区发现鸟因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如图是某类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禽流感病毒结构与图示病毒结构_ _。(相似 ,不相似 ) ( 2)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由于它的抗原决定簇外面有 _ _包围,所以需要_ _细胞的处理,将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刺激淋巴细胞形成效应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3)病毒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_ _,但这样的病毒应该含有_ _基因。在细胞工程中病毒可作为_ _。1 ( 6 分) (1)相似(2) 2 囊膜;吞噬(3) 运载体;标记;融合诱导剂2(宿迁市20052006 学

14、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如图甲是大肠杆菌在复合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复合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乳糖。图乙表示大肠杆菌内产生G 物质的代谢过程。(1)图甲中 b、c、d 所指的生长期的正确名称依次是_ _ _。图甲曲线的变化可体现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之一(2)是_ _;图乙体现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之一是_ _。(3) 如图甲的微生物的培养中,如果要缩短a 时期, 其方法有: _ _ _;_ _ _。(4) 图乙中,如果G 物质是大肠杆菌代谢必需的,现要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C 物质,则通过诱变育种,筛选出哪一种酶缺陷型的大肠杆菌? _ _,同时培养基中需限量提供 _ _物质2(7 分) (1)对数期、

15、调整期、对数期(2)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3)选对数 期细菌作菌种加大接种量(或用与原来细菌培养条件相同的培养基) (4)酶 3 ; G 或 D 3(南师大二附中二模)水体微生物对有机物有分解作用,右图所示为一种新的有机物吡啶羧酸 (DPA)(分子式为C6H5NO2)进入池塘水体之后被水体微生物分解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该有机物第二次进入该水体时刻。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吡啶羧酸进入水体被降解有较长的迟延期,其可能原因是:从微生物代谢角度看是_ 。从微生物生长角度看是。(2)由图可知,第一次吡啶羧酸进入水体一段时期以后及第二次进入水体,吡啶羧酸急速下降,说明微生物代谢异常旺盛,其主要原因是_。(3)吡啶羧酸为微生物代谢提供了_营养。这些分解吡啶羧酸的微生物同化代谢类型最可能是。(4)吡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