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8876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之大国工匠(二)国新推荐: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 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 不出现一丝漏点, 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 令人叹服。他们用劳动者的手缔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神话。大国工匠 1: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今年 53 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 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 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 续操作,焊件表面温

2、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因为技艺高 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 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 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 求。 极致:焊点宽 0.16 毫米 管壁厚 0.33 毫米 “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 毫米, 高凤林需要通过 3 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 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 专注:为避免失误练习十分钟不眨眼 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

3、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 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 坚守: 35 年焊接 130 多枚火箭发动机 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 用金钱买不到。 正是这份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以来都坚守在这里。35 年,130 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 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这个数字,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 匠心:用专注和坚守创造不可能 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从蓝图落到实物,靠的是一个个焊接点的累 积,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 专注做一样东西, 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

4、 高凤林用 35 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 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大国工匠 2:工艺美术师孟剑锋 国新推荐: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 巾,在去年北京 APEC 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 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 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纯手工国礼出自我手 北京 APEC 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夫人的国礼中有一件看起来是草藤编织的果盘,里面有一条柔 软的银色丝巾,丝巾上的图案清晰自然,赏心悦目。为了分别作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孟剑

5、 锋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5 天。 追求极致超越自我 追求极致,这是孟剑锋给自己提的标准。支撑果盘还需要4 个中国结作为托儿,工艺标准并没有 规定它们必须是手工加工。技师们准备用机械铸造出来,再焊接到果盘上,但是,铸造出来的银丝上有砂眼,尽管极其微小,孟剑锋心里却怎么也过不去这道坎。在他心目中,没有瑕疵,并且是纯手工, 这才配得上做国礼。 如今,已经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的孟剑锋,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他觉得要干好工艺美术 这行还应该懂绘画,现在有时间就和爱人一起出去写生、练素描。孟剑锋说,有一天,他一定会拿出 一个像样的绘画作品,就像做錾刻那样,他就

6、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极致。大国工匠 3: “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 国新推荐 :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 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 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43 年来,他埋头苦干、踏实钻 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 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 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两丝”钳工顾秋亮 0.2 丝,一根头发丝的1/50 “蛟龙号”的载人球是在俄罗斯定制的,安装的难度是在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要控制在0

7、.2 丝 以下。 0.2 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50 。 除了依靠精密仪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顾秋亮自己的判断。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仪器 干的活儿,顾秋亮并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 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因此人称“顾两丝”。 “蛟龙号”潜航员以生命相托 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顾秋亮和他师傅级的前辈们一起被抽调到这个项目上。而且凭着 “两丝”的功力,顾秋亮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他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潜水器的密封性。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组装起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顾秋亮他们只能一点 点摸索。时间长了,顾秋亮两只手基本上

8、没有纹路了,打卡都成问题。 目前在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有两个,组装工作都是由顾师傅牵头。4500 米载人潜水器或许是他 组装的最后一台潜水器,载人舱的玻璃装好了,他还是那么精细,那么专注,反复确认它的安全性。 让人信任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容易,要一辈子信任很难。顾秋亮43 年来,用他做人的信念,埋头 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 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大国工匠 4:国产大飞机的首席钳工胡双钱 国新推荐 : 胡双钱是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人们都称赞他为航空“手艺人”。在35 年 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令人称道的是

9、,其中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今年,国产C919大飞机 将迎来立项后的第九个年头,胡双钱也将迎来人生的第55 个生日。距离退休还有5 年的时间,老胡 觉得这个时间太短了,他最大的理想是为了中国的大飞机再干10 年、20 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贡献。 C919的首架飞机正在为早日首飞作准备,在这架有着数百万个零件的大飞机上,有80% 是我国第 一次设计生产,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航空工业要的就是精细活,大飞机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达到十分之的时一毫米级,对此胡双钱这 么描述:“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三分之一,这个概念的公差。”胡双钱已经在这个车间里工作了35 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在中国

10、民用航空生产一线,很少有人能比老胡更有发言 权。 胡双钱回忆:“一个零件要100 多万,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 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 毫米。”0.24 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 却只能依靠老胡的一双手, 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连图纸都没有。 打完这 36 个孔,胡双钱用了一个多 小时。当这场金属雕花结束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大国工匠 5:深海钳工管延安 国新推荐: 管延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 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

11、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 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他说,参与国家工程,是自己抛家舍业的初衷,也是甘受寂寞的精神支撑,更是他铭记终身的荣誉。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 正在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澳门和香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 桥。工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茫茫大海中央修建一条5.6 公里的海底隧道,长度、规模、施工工艺都 是我国首次尝试,因此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技师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钳工管延安就是其中的一个。 管延安所安装的设备中有一种叫截止阀,沉管对接时,它的作用是控制入水量

12、,调节下沉速度, 从而让两节隧道在深海中精准对接。同样是安装阀门,拧螺丝,如果是普通设备,只需要牢固稳定就 行了,但在深海中操作,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一毫米。这样的间隙 无法用肉眼判断,管延安只能凭借手感来操作。 凭着手上的感觉,就能判断一毫米的间隙, 从 2013年港珠澳大桥完成第一次海底隧道对接到现在, 经管延安的手安装的设备已经成功对接16 节海底隧道,操作零失误。管延安的技术不仅超越了当时挑 中他的师傅,连两名大学生都成了他的徒弟。 现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对接工程已经完成近半,全部工期结束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五年深 海钳工的职业生涯,也让管延安成为我国从事

13、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说,参与国家工程,是自己抛家 舍业的初衷,也是甘受寂寞的精神支撑,更是他铭记终身的荣誉。 管延安只有初中文化,却成为安装海底隧道对接设备的第一人,甚至专业院校的大学生都成为了 他的徒弟。 能成就这一切,是管延安对技工这个职业的尊重,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 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 每个大工程背后,离不开这些技工人才,他们是颗闪光的螺丝钉,是中国制造不可或缺的人才。大国工匠 6:捞纸大师周东红 国新推荐: 制作宣纸已经有 1500 多年的历史了,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经历三百多天,一 十八个环节,一百多道工序。但是现在做宣纸的人都已经是越来越老,愿意学这行

14、的年轻人是越来越 少了。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捞纸工。30 年来,经周东红捞的近千万张纸每张重量误 差不超过 1 克, 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 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 画院的“御用画纸”。 2015年,周东红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在他依然每天都要长时间下水捞 纸。对老周来说, 他捞每一张纸都融进了情感,也从中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他把捞纸当成一种责任, 希望老祖宗留下的技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著名国画家李可染曾说过,“没有好的宣纸,就作不出传世的好国画。”而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 纸,需要一百多道工序。而决定宣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周东红就是一名

15、捞纸工,国内不少著 名的书画家都点名要他做的宣纸。 周东红现在是当地出了名的捞纸大师,每年经他手捞出的纸就超过30 万张,没有一张不合格。 看 着周东红捞纸如行云流水,其实在他刚进厂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这个行业。当时他和另外一个人起 早摸黑干了一个月,竟然没完成任务,于是就打了退堂鼓。 周东红说,如果自己换一种工作,不一定能干到现在这个成绩。“中国有句古话说行行出状元, 我能坚持到现在,我心里不也是一种荣誉感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东红说,他不知道什么叫工匠精神,但他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勤学苦练。也正是带着这 个念头, 30多年来,经周东红捞的近千万张纸,没有一张不合格。不忘初心,方得始

16、终,周东红在传 统技艺上的精益求精和极致追求,让他不仅体会着劳动的快乐,也增添了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自豪。大国工匠 7:殷瓦焊工张冬伟 国新推荐: 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漂洋过海,运 送液化天然气。 LNG船上殷瓦手工焊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殷瓦钢薄如纸张,极易生锈, 在焊接中,不能有一颗汗珠,一个手印,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 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 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张冬伟是我国第一批掌握这项焊接技 术的工人。每次看到自己焊接的LNG船缓缓驶向大海时,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变成了值得的付出和内 心的自豪。 钢板薄如纸焊接如绣花 3.5 米,走路可能只需要4 秒钟,而张冬伟焊完一条这样长度的焊缝却需要整整五个小时。张冬 伟说:“我烧出来的焊缝基本上能够辨认出来,都是一次成型的,像鱼鳞一样比较均匀,我个人追求 就是像绣花一样,一针一针一针很均匀的。” 苦练技艺通过考核外国考官竖起拇指 殷瓦手工焊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张冬伟的师父秦毅,是我国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