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875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高二高三高考语文题试卷试题同步练习教案诗歌鉴赏边塞诗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塞诗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形象分析、感情把握。第一教时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 有一批诗人 (如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维、 李益等) 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2、读边塞诗应注意的几点: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 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1)盛唐之诗风:孰知

2、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2)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花雪月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3)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

3、凄厉,更多一些惆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总的来说是: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1边塞诗派举例: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

4、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归纳特征(1)从内容看特征-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等。(2)从风格看特征雄壮豪迈。(3)边塞诗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二、赏析方法1词句分析法2形象分析法附:常用词语从用品看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

5、刀、铩、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 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三、分析举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问题一、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问题二、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景物特点: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辽阔、寒冷的沙漠景象。内容特点:劝别友人,前路莫愁。情感特点:旷达胸襟,豪迈情怀。表达

6、: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四、课堂演练: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问题一、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答: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问题二、本诗最后一句用了什么手法,写出唐军的气势。回答: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全诗虚实结合。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当堂练习: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

7、候骑,都护在燕然。 僻字难典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燕然:本来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燕然”二字。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

8、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4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 字左右5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 地名 ) 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 侦察兵 ) ,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答案: 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是春天的

9、景物特征。)6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 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答案: A(并非轻松愉快。因

10、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塞下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注: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紫骝:骏马名。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含义? 答案:边塞的艰苦。2“皆共尘沙老”描写怎样的生活?作者对“幽并客”表现什么态度? 答案:献身于保卫祖国的征战生活。赞扬他们的慷慨豪迈精神。3“矜”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作者用此词包含怎样的感情色彩? 答案:自夸贬抑4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两种人,并说说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答

11、案: “幽并客”和“游侠儿”。赞扬戍边战士慷慨豪迈,保卫祖国的精神。批评那些骄矜恣纵、 自夸勇武的人, 他们徒有从武的外表,却只停留在向人夸耀骏马,而并没有捐躯赴难、为国牺牲的豪侠实质。5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八月萧关道”既点明了时令又点明了边塞的具体地点。B“出塞入塞”暗示边塞形势紧张,“处处黄芦草”显示将士戍边环境的艰苦。C“尘沙”指边塞沙场,诗人歌颂了戍边战士长期守卫边境沙场,愿与“尘沙”共老的精神。D七、八句劝勉戍边战士勤练战马,掌握保家卫国的杀敌本领。答案: D (并非“劝勉”,而是劝戒不要学“游侠儿”。) 6对这首诗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是写边塞征战之诗,唐代的

12、塞下曲( 以及塞上曲) 源于汉乐府,但又是乐府新诗。B第一句中的“空”字既表现桑叶已经落尽,也表现林中空空,渲染了边地荒凉冷落。C这首诗重在描写萧关仲秋的自然环境,然后抒发了对驰骋沙场的健儿们的歌颂,由景到情。D诗人将戍边战士与“幽并客”作了正反对比,目的在于突出戍边战士长期驻守边塞的决心。答案: D ( 诗中用“幽并客”指戍边战士,把他们与“游侠儿”作正反对比。)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上片描写了边塞景物,溶进作者的感情。用 60 字左右的短文把诗人在这种景

13、物中的感情描绘出来,可以有适当的想像。参考 整体赏析 。2“浊酒一杯家万里”,句中“一杯”、“万里”分别包含着什么言外之意? 孤独之感思乡之情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3诗人为什么在“归无计”之前加上“燕然未勒”四字? 答:4 。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胸怀壮志的将军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感慨。 选择题 5 对这首词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衡阳雁去无留意”,句中“衡阳”借指南方。雁无留意,反映出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苍凉。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凉心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此句从听觉上

14、进一步渲染沉重的气氛。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心情沉重的将军,边喝酒,边想着极远的家乡,可是敌人没有打败,哪里说得上归去?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 “将军” 和“征夫” 都是作者自称。 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这首词是作者戍边生涯的真实写照。答案: D ( “征夫”指一般士兵,不是作者自称。而且“将军”和“征夫”都应该是泛指。)6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阙写边塞景象。既有雄阔背景,又有典型的意象。秋来的萧瑟,塞上的荒僻,烘托了早闭的孤城,描画十分生动。B词的下阙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战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由生活细节的描写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时间也由薄暮转到深夜。C“

15、将军白发征夫泪”好像特写镜头,说明他们内心的苦闷,也反映出孤城陷入重围,危在旦夕,扣人心弦。D这首词是咏叹边防将士的内心抑郁的。它的风格是沉郁悲壮而不消沉,意境开阔雄浑,词风和“苏辛”相似。答案: C ( “反映孤城陷入重围 , ”不对,词中无从体现这种形势。)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表述题 ) 1 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1 词中

16、“睡觉”两字与现代汉语中“睡觉”一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答:从梦中醒来,不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3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答案: 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选择题 4对这首词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此词以梦境写心境,上片写梦中见到的战争情景,下片写梦醒后心情的悲愤。B词中回忆发生在雁门西、青海际的一场战斗,描写出当时整肃的军容和浩荡的军威。C“睡觉寒灯里”是说词人从梦中回到了现实,见到的是凄凉寂寞的情景。D“鬓虽残, 心未灭” 对比强烈, 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流露了激愤心情。答案: B ( 词中所写是梦境,不是具体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