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限时训练答题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873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答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答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答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限时训练答题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三次限时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3 题。 (9 分) 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 “ 文的觉醒 ” 与 “ 人的觉醒 ” 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 魏晋风度 ” 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 魏晋风度 ” 所代表的这种文化,有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 “ 竹林七贤 ” 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竹林七贤 ” 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

2、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

3、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 神韵 ” 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

4、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 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1下面对 “ 魏晋风度 ” 文化内涵

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B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C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D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2以下不是 “ 魏晋风度 ” 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B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C魏晋名士放浪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D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源泉。3下面的

6、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的觉醒 ” 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B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痹自己。C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和意义。D魏晋风度以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

7、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班级姓名考号考场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齐与楚从亲, 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8、,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於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於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於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

9、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於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4.(3分)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平属草稿未定属:编写。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讨伐。C屈平既绌绌:通“黜”,被罢官。D竟死於秦而归葬竟:最终。5.(3分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张仪闻 / 乃曰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臣请往如楚 /

10、 如楚 /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 B.张仪闻 / 乃曰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臣请往如楚 / 如楚 /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 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 C.张仪闻 / 乃曰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臣请往如楚 / 如楚 / 又因厚币 / 用事者臣 / 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 D.张仪闻 / 乃曰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臣请往如楚 / 如楚 / 又因厚币 / 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於怀王之宠姬郑袖/ 6.(3分) 阅读以上选文,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并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怀王的宠妃郑袖,让她在怀王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B怀

11、王决定放走张仪,在朝廷做官的屈原劝谏他放了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C张仪欺骗楚国使者秦国允许割让的土地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D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不听屈原进谏,而听从子兰建议去到秦国,却被截断了归楚的后路,最终死在秦国并埋葬在那里。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2)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2 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6 分)9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