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862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6 页)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答到答题卷上。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谁是红楼梦里唯一的成功女性在一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悲剧里,也会有成功女性吗?有的,老祖宗贾母便是。界定什么是成功女性,通行的衡量指标是有事业、有家庭、有尊敬。贾母兼备一切成功女性内在和外部的条件,才貌双全,更兼福慧双修。虽然贾母出场时已是个富贵尊荣的老太太,但就遗传学的观点看,有宝玉和黛玉这样品貌的孙子、外孙女,样貌可以推想也不

2、差,至少是耐看型的。她品位高雅,很有生活情趣,爱听琴,讲究赏月之道,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比小资还小资;她的音乐审美趣味,是“铺排在藕香榭的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在潇湘馆发表的窗纱配色理论,更显示了她在家庭装修方面的艺术天分。她的见识和修养,固然是有优越的家世撑着,但活得粗砺的女富人女强人还少吗?她在细节上的婉转心思,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作为领导者的贾母, “当日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稳坐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遥想贾母一生,必定历经风浪,在鼎盛期的贾府管理层,在数十年媳妇熬成婆的过程里,在大家族的勾心斗角中,她积累了比凤姐更多

3、姿多彩的人生经历,见识过更宏大壮阔的世面,具备了更丰富有效的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60 年里她经历了太多,这些阅历让她洞悉人生,所以她会有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通达。但千万别忘了她还有睁着的一只眼。表面上不亲庶务自得其乐的贾母,在关键时刻明锐果决、凛然不可犯,看看她在贾赦谋娶鸳鸯一节时的发飙,就会明白,她一把手的位置和与之相应的警觉,从来没有放弃过。 大观园下人聚赌, 贾母听说, 极为重视, 不但问得邢夫人、 凤姐等“都默无所答”,并且直接表态“这事岂可轻恕”,不容置辩。该严刑峻法的时候,她是决不手软的。贾母禁毒一段,是她一把手之道的集中体现,不使霹雳手段,不见菩萨心肠。贾母的管理理念相当先进,

4、知人善任,抓大放小,适时退居二线,在一切场合力挺主事新人凤姐,既能放权享受,又能统领全局。她还善于带队伍,她调理的丫鬟,遍布大观园各房,紫鹃晴雯辈,从相貌到资质到才干,哪个不令人称羡? 作为女性管理者,贾母有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她怜贫惜老,优礼刘姥姥,宽待犯错的小道童,女性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贯穿贾母的为人处事。真正让贾母超越所有红楼女性的,最终还是时机。宝钗堪有贾母的资质,却没有运气像她那样生逢其时。贾氏家族的成长期成就了贾母这样一位成功女性,此后,当投身的事业整体滑坡时,即使个人潜质再优秀再肯付出,也只是勉强挣命罢了。1下列表述,不属于红楼梦中贾母作为成功女性条件的一项是()A. 贾母才貌

5、双全,福慧双修。品位高雅,很有生活情趣。又处于贾氏家族的成长期,具有良好的成功机遇。B. 贾母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稳坐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有事业,有家庭,有尊重。C. 贾母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见识过更为宏大壮阔的世面,洞悉人生,具备了更丰富有效的理家之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6 页)才和治家之威。D. 贾母管理理念相当先进,知人善任, 抓大放小, 进退适时。 又运用一些柔性的管理方式怜贫惜老,宽待下人。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人们界定成功女性的标准看,贾母兼备一切成功女性内在和外部的条件,是红楼梦中的成功女性。B.贾母的见识和修养,不仅仅源自她优

6、越的家世,更多地来自她在平时生活细节上的婉转心思。C.当王熙凤走上贾府后院的统治地位时,贾母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权利的重心已经旁移。D.贾母除了具有女性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之外,更有明锐果决的一面,该严刑峻法的时候,她从不手软。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简明的文字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运用设问形式,提出问题,醒人耳目,吸引读者。B.在文中,作者把贾母和凤姐进行比较,是为了表现贾母比凤姐更具有理家之才和治家之威。C.作者认为贾母善于带队伍,她调理的紫鹃、晴雯等丫鬟从相貌到资质到才干,无不令人称羡,所以遍布大观园。D.作者认为宝钗具有贾母的资质,却生不逢时,

7、即使宝钗再优秀再肯付出,也不可能像贾母一样成为成功女性。二、古代诗文阅读(29 分)(一)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章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

8、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 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

9、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矣。(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属:连缀、作文章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6 页)B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秀才:才学优异C孝文帝说之,超迁超迁:破格提拔D冯敬之属尽害之害:陷害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

10、项是()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书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为赋以吊屈原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嫉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D贾谊多次上奏书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

11、他们的势力。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2)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3)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 题。鹧鸪天宋?周紫芝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8.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 分)9. 这首词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2、 1 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3)寒衣处处催刀尺,。(4)画图省识春风面,。(5),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语文试题第 4 页(共 6 页)(6)此情可待成追忆,。(7)_,唯见江心秋月白。(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9)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四、现代文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告别崔砚君一个人如果能见到对自己的吊唁或追悼那该多快慰啊!魏贤踏着月光回家的时候这么想。10 分钟以前,在铁道边,他遇上了本村的全福,并叫了他一声。那小子惊诧而恐惧的神态使魏贤感到惊奇!全福战战兢兢地说了句:“ 你不是死了吗?家里正闹呢

13、。” 就匆匆攀上了火车,留给他一个比活见鬼更害怕的眼神。“ 我活着,你怕什么?” 魏贤颇不以为然。他是半月以前同丝织厂的采购员出差,在千里之外的异乡遭遇了洪水,他们都被卷进旋涡,冲散了。采购员水性好,无疑是逃生了,回来为他报了丧。然而他并没有死,两个船夫救了他。家里正怎样闹呢?媳妇和孩子们哭死哭活?可能。朋友、同事,会用沉痛的哀悼和隆重的葬礼告慰死者的。来的人很多,挤满了屋子、院子。院子虽然宽绰,摆花圈要占去很大一片地方。这使他感到欣慰。尽管他当民兵连长的时候违反过政策,他还是有威望的。如今他成了社办企业的负责人,交际面大了,人们对待他的死也还会尽心的。全福说“ 家里正闹呢 ” ,恐怕是少说了

14、一个“ 热 ” 字,这小子有点 “ 二百五 ” ,像他爹。他爹太倔了。那年自己带着民兵要刨他家房后面的槐树,老头子急了,扒光了膀子搂着槐树骂街,骂他这个民兵连长是土匪。他叫人把老头子捆起来,挨村批斗。想到这些,魏贤突然感到心上压了块石头,这些人是要痛恨我的呀!听到我的死讯,怕是高兴坏了。村里很静,地上铺满了树和房的阴影,月亮显得高远了。他推开家门,院落里的情景,使他想到已经开过了追悼会。他有点惋惜,在门口站了一会,缓缓地向深处走去。他这才看到了一盏油灯,一些花圈摆在摇曳着的油灯前面,为他默哀。倏地,他看到了自己 摆在桌上、披着黑纱、夹在镜框里的一张照片。似乎刮来一阵凉风,他觉得有些冷,打了个寒

15、颤。顷刻间他想到了许多事情,生与死,善与恶,过去与现在 他的脸,他的流通着血液、交织着神经的脸抽搐了几下,从心底发出一声叹息。北屋里嘤嘤的哭泣声,是她媳妇;东屋里小声争吵,是他的3 个孩子。北屋里似乎挤着不少妇女,不断有人说话。“ 想开点吧,哭也哭不活啦!”“是啊,孩子们都大了,能不管你?再说还有乡亲们,有什么事你找我” 女人们的声音,声音好熟,又有点陌生。东屋里似乎人更多,大家七嘴八舌的。 突然, 有人捶了一下桌子,接着爆发了一声吼叫:“ 不商量商量怎么抚养你妈,就想着分财产,像什么话! ” 是全福他爹!这种声音和气势与当年搂着槐树骂街的时候一样,现在听来却使他震颤,使他惶恐。他没有勇气走进

16、屋去,站在自己的 “ 遗像 ” 前面,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仿佛同过去的自己告别(选自北京晚报 ,有删节 )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A全福并没有说错话,他话里的那个“ 闹” 字,与魏贤理解的“ 热闹 ” 的“ 闹” ,并非一个意思。B魏贤回到家里时错过了开追悼会的时间,他觉得有点惋惜,是因为他很想看到一个隆重的葬礼,以此获得内心的安慰和满足,这说明他心里有些阴暗。C小说着力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主要人物 自私的魏贤与善良的全福爹,目的就是告诫人们,活着要与人为善,不能与人为敌,否则死了也不得安宁。语文试题第 5 页(共 6 页)D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主要人物不少,有魏贤、全福、全福爹、魏贤媳妇和儿子、乡亲们等,作者对他们进行了生动地描写,使人物具体可感。E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通过日常的琐事,表现人性中的善良,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