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762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 10 月份历史月考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这样的时代, (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了郡国并存制B、实行了宗法制度C、实行了郡县制D、采取了分封制度2 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3.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

2、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 ,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A.秦律严苛细密B.皇权至高无上C.三公九卿互相制约D.丞相大权独揽4.唐宪宗时,给事中李藩在门下省,凡制赦有不当着,即于黄纸后批之,有人建议另外用白纸批改,李藩说:“别以白纸,是名状也,何谓批赦。 ”这说明A.三省制下的皇权有名无实B.李藩之举不利于处理政事C.门下省在决策过程中行使审批权D.门下省是负责拟定决策的机构5.潘维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 : “古代中国社会很少能看到欧洲那种数百年的世家贵族, 根据有人统计,宋代一半以上的进士,前三代没有人任过官。明清两代有43的士绅出身于贫寒家庭。可以说,在平民与精英之间,

3、以及在社会三大主要阶层(精英)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这一“循环与对流”的枢纽是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度 D.世袭制6.“淳化中 , 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军权的显著特点是A.分化事权 B.重用亲信 C. 废除宰相 D.频换丞相7 史记记载:“ (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 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见 (表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千代宰执(指宰相), 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 “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殿阁

4、大学士仅供顾问, 而无实权 B.明朝实际上并未设置殿阁大学士C.殿阁大学士地位与六部等同 D. 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一般能力较低8.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生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只要内容B.制度的良善不断的改革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9.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 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

5、民和贵族的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10.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 “把全区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的沿海,十区属于内地; , 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 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11. 从公元前 490 年到公元前 322 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

6、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B.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C.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D.公元前 4 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矛盾激化12. 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 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贵族和平民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 ,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

7、的基础13. 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 “一切债务,由于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而消灭。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 , ”材料表明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利益B.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和平民间的关系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查士丁尼法典加剧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14.1688 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15. 历史学家在评论 1832 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 “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

8、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A.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C.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16.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A.实行两党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采取联邦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17.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 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 年宪法 D.美国 1787

9、年宪法18.1787 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天使统治人, 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政府B.美国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政府,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 美国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政府,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D.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19.19 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A.中央集权原则 B.联邦制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20. 有学者认

10、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 “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半专制”特点的是帝国国会由直接选举产生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驶立法权帝国皇帝主宰议会A. B. C. D.21.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 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由此看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监督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22. 马克垚认为: “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创新”主

11、要指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D.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主共和国23. 从 1792 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到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的共和制确立经历了80 多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其主要原因是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温和B.法国缺乏民主共和的思想基础C.法国缺乏民主共和的群众基础D.由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使法国君主制的传统深厚24.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 , ” 。这里的“粉饰门面”是指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

12、相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B.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5.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注重A.门第 B.品行 C.才能 D.军功二、非选择题:其中第26 题 18 分,第 27 题 16 分,第 28题 16 分,共 50 分。26.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式,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本朝鉴五代

13、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四(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 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 “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4 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

14、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 分)(3)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 分)(4)材料四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什么缺陷?(2分)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 分)27. (16 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 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近代以来, 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公元前 8 世纪,雅典、斯巴达等城邦逐渐发展起来,雅典是最大的城邦,面积才不过有1000 平方英里,鼎盛时期人口约 40000人, 各城

15、邦在彼此分立的同时,又频繁交往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 希腊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使得雅典这些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贸易活动频繁, 雅典等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依山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听演讲,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统治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 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1)材料一中当时雅典公民到剧院看戏时,为什么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呢?(2 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雅典城邦具有哪些特点?(3 分)(2)材料二源自于欧洲哪部法律文献?(1 分)指出据此文献该国建立了何种政治体制?(1 分)其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 分)(3)材料三中美国的 “费城制宪” 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献? (1分)并由此确立了哪些“新体制”和原则来维护民主的?(2 分)该文献规定总统与国会各行使什么权力?(2 分)它们之间关系如何?(2 分)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