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854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名句默写一诗经二首(1)诗经氓中写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的诗句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2)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溺爱情的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具体原因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4)诗经氓中写女子婚后具体生活状况的诗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面对女子遭受

2、的苦难,家人的反应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5)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女子的痛苦没有尽头,女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诗句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6)诗经氓中男女双方小时候交好的诗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7)诗经采薇中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8)诗经采薇中写归来路途艰难的诗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写自己满心伤悲,无人体会到的诗句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9)诗经氓中写女子因无良媒而未允婚,后又冲破礼教束缚与男子约定婚期的诗句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10)诗经氓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

3、行为前后不一致,而且感情一变再变的诗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离骚(1)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疾苦而流泪叹息的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离骚中表现诗人为追求真理和理想即使死也不后悔的诗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离骚中写自己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4)离骚中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遭受极刑,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的诗句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5)离骚中写群小对自己的造谣中伤的诗句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及周围风气的败坏的诗句是:固时俗之工巧兮

4、,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面对如此污浊、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作者爆发出痛苦而又无奈的慨叹的诗句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面对各种丑态、伎俩,诗人宁死也不与周围群小同流合污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6)离骚中写自己因为美好的品德而遭受不公平待遇的诗句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具体的原因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7)离骚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写到自己和周围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诗句是: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8)离骚中写自己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又因迷路不算远而返回的诗句是:悔相xi

5、 ng 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最终有着明确的想法,选择让步的诗句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9)离骚中以衣着配饰比拟诗人美德的诗句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的诗句是: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三、诗三首(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采莲人自问自答的诗句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用对写法,从对方写起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从现在想到将来,两地相思而终老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

6、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4)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的诗句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5)短歌行中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比喻在

7、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诗句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诗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6)归园田居中指出诗人的本性是热爱田园生活的诗句是: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诗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中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中写诗

8、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四、兰亭集序(1)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集会时文人雅士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良辰、美景、贤才、乐事的情况下,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的诗句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

9、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文中类似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是:夫(f)人之相与,俯仰一世。(6)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燥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7)描写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令人发生感慨的句子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8)描写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的句子: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当我们对于所喜欢的事物

10、感到厌倦时,所产生的生活感受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9)文章中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的句子是: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批驳死生之大的句子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五、?赤壁赋?1、?赤壁赋 ?中苏子与客泛舟赤壁, 投入大白然怀抱中, 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 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2、?赤壁赋 ?中描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 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句子是: 白露横江 , 水光接天。3、 ?赤壁赋 ? 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扱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句子是; 少焉 ,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4、?赤

11、壁赋 ?中描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江面上, 乘一叶小舟夜游赤壁的句子是: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5、?赤壁赋 ?中描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江面上, 乘一叶小舟 , 随波飘荡 , 就好像在太空中乗风飞行, 悠悠忽忽地高开人世, 超然独立 ; 又像长了地勝费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6、?赤壁賦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苏子. 与客夜游赤壁, 兴之所至 , 所做之事的句子是; 举酒属客 ,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7、?赤壁賦 ?中描写作者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 , 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惆怅、失意的胸怀的歌词句子是

12、: 歌曰 :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描写表达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 任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 而不甘沉沦的句子是 : 桂棹兮兰桨 ,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8、?赤壁賦 ?中描写客人倚歌而和时, 借助考张、想象等手法,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 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 , 突出箫声悲凉、幽咽哀怨的特点, 使人如闻其声, 几乎也要潸然泪下的句子是; 其声呜呜然 ,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舞幽望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9 、 ?赤壁赋 ?第三段中客

13、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 连用两个问句, 其中描写以曹操的 ?短歌行?发问的句子是; 月明星稀 , . 鸟能南飞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描写以眼前的山川形胜而写到曹操当年被周瑜战败的句子是; 西望夏口 , 东望武昌 , 山川相缪 , 郁乎苍苍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描写通过追述当年曹操志得意満, 趾高气杨 , 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诵自己诗篇的一代枭雄英姿而引发感慨的句子是: 方其破荆州 , 下江陵 , 顺流而东也 , 舳舻千里 , 旌旗蔽空 , 酾酒临江, 横架赋诗 ,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 10、 ?赤壁赋 ? 第三段中与历史英雄形成对比, 描写客人认为我辈平凡面又渺

14、小的句子是: 況吾与子 , 渔樵于江渚之上, 侶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感叹自已生命短暫, 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京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描写因人生渺小、 短暂而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和神仙相交, 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携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描写在客人看来这理想终不可实现, 回归现实 , 只能把悲伤愁苦通过箫声传达出来的句子是 ;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11、 ?赤壁赋 ?第四自然段中, 苏子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 以宽解对方。针对客人曾说的 “羡长江之无穷“而愿“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拾

15、取眼前景物, 即以江水、明月为喻,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认识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 , 而未尝往也 ; 盈虚者如彼 , 而卒莫消长也。描写以江水、明月进而延伸指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 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 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的句子是; 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列举江水、明月一说明去留、増減的辩证关系, 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 指出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的句子是: 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6、,而又何羡乎!) 描写作者认为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的句子是: 且夫天地之间 ,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虽一毫而莫取。描写作者认为江上的清风有声, 山间的明月有色, 江山无穷 , 风月长存 , 天地无私 , 声色娱人 , 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适。12、?赤壁赋 ?中描写客人听了一番谈话后, 转悲为喜 , 主客皆大欢喜 , 开怀畅饮 , 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的句子是; 客喜而笑 ,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六、?游褒禅山记?1、 ?游褒禅山记 ? 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人们游览风物时的现状的句子是; 夫夷以近 , 则游者众; 险以远 , 则至者少。描写天下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 又常常在险阻偏远的地方, 人们却又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