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298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攻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非攻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非攻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攻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攻学案(教师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墨子选读之墨家的战争观非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墨子及其主要思想。2、 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识记文中出现的通假字。3、 学习本文议论说理的技巧。4、 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依据,学会辩证看待墨子的“非攻”思想,领会对待人生、世界的道义关怀。导入新课:从古至今,战争一直就是人类可怕的梦魇,它使战争双方都遭受深重的灾难。今天,虽然“ 和平与发展 ”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战争在世界范围内依然存在。如何看待战争, 或许我们能从先哲墨子大力宣扬的“ 非攻 ” 思想中获得更多启示。第一环节:自主学习一、走近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平民,起初学习儒术,后来嫌儒家的

2、“礼”过于烦苛,而另立新说,并且聚徒讲学,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学派墨家,也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之一。他的基本思想包含“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等,其核心是“兼爱” ( “兼相爱,交相利”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二、知识梳理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犬豕鸡豚大猪、小猪至杀不辜人也清白无罪的人从而誉之称赞情不知其不义也确实、的确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2、 找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解释其不仁兹甚兹,通“滋” ,更加。扡其衣裘扡,通“拖” ,强夺或费力取得。

3、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辩,通“辨” ,分别。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他们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如何解释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第二环节:合作交流1、 选文中,墨子例举了哪些“不仁”“不义”的行为,他重点要谈论的哪一个方面?墨子例举了“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攘人犬豕鸡豚/ 入人栏厩,取人牛马/ 杀不辜人 / 不义攻国/ 杀一人 / 杀十人 / 杀百人 / 不义攻国”等行为,作者重点谈论的是对“不义攻国”的看法。2、 选文共有三段,结合每段结尾的句子“此

4、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辩义与不义之乱也。”思考这三句话反映了墨子怎样的看法。墨子认为,在如何看待攻打别人的国家这件事情上,天下的君子们显示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他们指责那些违背“小义”的事情,却不去谴责“大不义”“攻国”的行为,反而去赞誉。3、 结合全文思考,墨子为什么反对“不义攻国”的战争?墨子反对不义攻国的战争,是因为这样的战争是最不“仁”的,对人的损害最惨重,罪过最大,本质就是“亏人自利”。4、 墨子的“非攻”是反对一切的战争吗?墨子反对战争,却不是简单的和平主义者。他只主张非攻,而不主张非战;他反对攻,却讲究守;他不主张“去兵”,而主张备

5、兵自守;他既不赞成国家间的攻伐掠夺,也不盲从“春秋无义战”的看法。墨子将战争分为“诛”与“攻”,即诛战与攻战,认为诛战是讨灭害民君主的正义战争, 攻战则是大国、 强国以掠夺土地、财富、 人口为目的的非正义战争。因此,“非攻”绝不是不加分析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在分清战争性质的基础上,对诛战赞同,对攻战反对。第三环节:巩固提升1、 结合思考与练习二中两则选文,对选文中宋襄公、子鱼、司马子反、楚庄王在战争中的言行,和同学们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宋襄公在面对楚军时, “不鼓不成列” ,他考虑的首先是做君子的道义,所以屡屡贻误战机,导致一战败;而子鱼认为战争“以胜为攻”,他看中战争的结果,关注现实的利害。

6、司马子反面对宋国“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困境产生怜悯之情,对宋国“不欺人之臣”有敬佩之意,所以把战争成败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促使楚庄王退兵;楚庄王仍然是以攻国取胜作为最终目的。这两则故事启示我们在战争中应该有什么样的道义关怀,应该如何去落实这一方面的关怀。2、 结合全文思考,这篇短文的说理有什么特点。本文在说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条理清晰;采用类比论证的说理方式。作者以“入人园圃,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以至于“杀不辜人”等“不义”之事为例,再三论证如果一个人损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越突出,其罪过也就加重的道理,进而论断“不义攻国”的错误。同时,用类比的方式,以人们不辨“黑

7、白”、 “甘苦”的事例,进一步论证天下君子们分辨不清义和不义。参考译文:1、 非攻上(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

8、大。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他们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么如何解释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辨别黑白的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

9、个人是不知辨别苦甜的了。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2、思考与练习二(译文):十三年(前638)夏天,宋国讨伐郑国。子鱼说:“灾祸就在这里了。”秋天,楚国为援救郑国而讨伐宋国。襄公要出战。子鱼进谏说:“天抛弃商很久了,不可以战。”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与楚成王作战。楚军渡河未完时,目夷就劝说:“彼众我寡,要趁他们渡河时攻打他们。”襄公不听目夷的意见。等到楚军渡完河还未排列成阵势时,目夷又建议:“可以攻打了。”襄公却说:“等他们排好阵势再打。”楚军阵势排好,宋

10、军才出战。结果宋军大败,襄公大腿受伤。宋国人都怨恨襄公。襄公辩解说:“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阵势的军队。 ”子鱼说:“打仗胜了就是功劳,说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真的按襄公说的做,就当奴隶服侍别有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史记宋微子世家 )(楚)庄王围困宋国都城,军中只有七天的粮食了。这些粮食吃完了还不能取胜,就准备离开宋国回国了。庄王于是派遣司马子反登上土山去窥探宋国都城,宋国华元也登上土山出城会见他。司马子反说:“您的国家情况如何?”华元说:“疲惫了。”马马子反说:“怎么样的疲惫呢?”华元说:“交换孩子来杀了吃,劈开死人的骨头来烧火做饭。”司马子反说: “唉呀!太疲惫了!不过,

11、我听说过:被围困的人,将木头衔在马嘴里再喂它饲料,用肥壮的马应付宾客。 您却透露了真情,这是为什么?”华元说:“我听说过:君子看见人家的苦难就怜悯,小人看见人家的苦难就庆幸。我见您是位君子,所以向您报告实情。”司马子反说:“好,努力干吧!我们的军队也只有七天的粮食了,这些粮食吃完了还不能取胜,就准备离开这里回国了。”说完作了一揖,就离开了华元, 回去报告庄王。 庄王说: “怎么样?”司马子反说:“他们疲惫了。”庄王说:”怎么样的疲惫呢?”司马子反说:“交换孩子来杀了吃,劈开死人的骨头来烧火做饭。 ”庄王说: “唉呀! 太疲惫了! 不过,我现在要拿下这座城邑,然后就回去。 ”司马子反说:“不行。下臣已经告诉他,军中只有七天的粮食了。”庄王生气地说:“我派你前去观察他们的情况,你为什么告诉他?”司马子反说:“以小小的宋国,还有不欺骗人的臣子,楚国就可以没有吗?所以告诉了他。”庄王说:“好,盖起营房住下。不过,我还是要拿下这座城邑,然后回去。”司马子反说:“那么君王请住在这儿,下臣请求回去了。”庄王说:“你离开我回国,我和谁住在这里呢?我也跟着你回去好了。”就带领军队离开了宋国。( 公羊传宣公十有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