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250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游览解说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青川,青川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因“其水清美”而始名于唐代, 2300年前已是繁盛家园,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接壤川、甘、陕,素有“鸡鸣三省”和“大熊猫故乡”之称。马鸣阁栈道、景谷道、阴平古道交汇于此,“北控秦陇之师,南据西蜀之粟”,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有75 平方公里水面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西有本次旅游的目的地生命家园- 唐家河,相对高差3400 米;形成了“摩天岭上雪花飘,白龙湖畔菜花黄”的绮丽景观。现在我们到的是青川县金子山乡,这里是进入青竹江百里大峡谷景区的第一站,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南下天下雄关- 剑门,北接岷

2、山脚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唐家河。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沿江而行,南北横贯青川,全长 115 公里,形成于 1000 多万年前的地质断裂时期。景区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厚重,风光旖旎,自然生态奇特。生命家园唐家河、地下仙宫荞鱼洞、蜀中奇径阴平古道,国家质标的黑木耳,十万亩的绿茶园,野生鱼、跑山鸡,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让你在大饱眼福的同时逞足口腹之欲。现在看到的是天下第一印 - 印把石,因山似大印而得名, 印把高 300米,阔 300平方米。相传为封神榜中的广成子一日来剑门修行,见一洪荒巨兽为害乡里(其实就是剑齿龙) ,即拿出法宝翻天印镇压,谁知巨兽武艺高强,广成子用尽法力,方才征服,却再也无力

3、收回翻天印,翻天印随即幻化2 为山,与剑门七十二峰融为一体。也有说此印乃是秦始皇用和氏璧所做的传国玉玺,玉玺通灵,不忍见始皇残暴,飞出皇宫,见剑门天下雄关,灵气充沛,就化印为山,在此修行。石当关“一夫当关,万夫没开”,沟山带河,连山险绝,百步九转,关雄隘险,史载此处大小数十战,是川西北入蜀之要冲。康熙年间,四川顺庆府官员聂凤鸣,在此因山就势,择险而建关,楼高4 米,门宽 2 米,以防御敌寇土匪入川,斗转星移,岁月流失,关门已不复存在。但关旁的桃花仙娘庙依旧香鼎盛,美丽动人的故事仍代代相传。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竹园镇,竹园镇是青川的南大门,宝成铁路穿境而过,这里是西南地区的硅砂基地,也是全国的岩

4、沥青生产基地。当然了,作为游客的你,我向你隆重推荐这里的黎渊石砚,黎渊石砚因黎渊石产于古村名“黎渊里”而得名,早在明清时代已负盛名。清康熙三年,北直内丘人乔钵任剑洲知洲时,到黎渊里采料作砚,以赠送京城名流。并撰文黎渊石砚铭 :“龙坡北峙,剑阁东排,黄沙马鹿,黎渊以开,崇山之阴,寒泉之底,冻雪凝骨, 苍云润理, 于万斯年,麇踏龙嘘,岚气瘴罩,, 端不独兄,歙不可弟,宝此文坛,泰山而砺。”铭文中把黎渊石砚与端砚、歙砚并列为三大名砚。黎渊石砚石质细腻精密,触感似婴童肌肤,凡砚内墨未用完,只要将砚盒盖好,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保持数日不涸,作画写字不损笔毫,故有砚中三霸(即:发墨、护笔、保水)之称。青竹江

5、百里森林大峡谷是一处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依托,以川北文化精粹为内涵,以青山绿水、奇峰怪石、溪流飞瀑、莽莽林海和现代游乐为特色的生态风景区。峡谷内山地、沟壑幽谷、深潭浅滩、细流急湍、飞瀑喷泉、奇3 树怪石等景致比比皆是,以“峰险、谷幽、水绝、石奇、雾幻”著称。峡中江水,湍急时,如万马齐奔,声势浩荡;徐缓时,似少女轻动莲足,信步闲庭;更有水中鱼儿结队往来游弋,安宁祥和,自在悠然。山中飞鸟争鸣,清脆响亮,如珠走玉盘,闻之精神振奋,心神空灵;峰回路转,飞瀑垂挂,轻风徐来,谷中林木枝叶摇摆生姿, 一片自然毓秀之态, 奇峰罗列, 怪石嶙峋,有的似苍鹰展翅,有的似犀牛望月,也有的似老猿击枝,更有奇石峭立如同宝剑

6、指天,威风八面。这儿叫七佛乡。相传远古之时,佛祖释迦牟尼携六弟子来东土传经,路经青川大佛滩时,神困力乏,见山间有一奇树,碧叶繁茂,翠绿欲滴,异香扑鼻,采而食之,入口生津,清凉布体。又见高岗峡川,云雾缭绕,轻流妙漫,佛祖觉山水有缘,弹指点化,瞬间玉树琼花俱变为茶,茁壮满山,异香扑鼻,入口生津,气爽神清,众弟子咀之神情振奋,奋力东行,自此大佛滩地名更为七佛。唐时州官以七佛所产之茶贡奉则天女皇,女皇品饮,见茶芽栩栩如生,直立杯中,鲜灵滴翠,幽香袭人,滋味鲜爽,欲仙似醉,令人心旷神怡、尤其喜爱,命岁岁纳贡。遂在七佛专置茶官,特植贡茶,自此盛传“女皇平生饮最爱,唯有七佛贡茶来”,“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

7、敢先开花”。贡茶园内千年古茶树仍枝繁叶茂,古茶园遗址尚存。七佛贡茶曾作为珍稀物品进贡周武王,这是迄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的最早文字记载。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七佛贡茶”、“白龙玉竹”、“明镜碧剑”等名优品牌连续多次在全国茶叶评比中荣获“中茶杯”一等奖和“甘露杯”金奖。这里是二星级农家乐贡茶山庄,是我们县打造青竹江野生鱼宴的一个乡村旅游接待点。“游唐家河,走阴平道,吃野生鱼。”青竹江野生鱼宴已成4 为青川森林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竹江野生鱼宴是用来自岷山的雪水,煮青竹江的野生鱼。青竹江野生鱼宴烹饪方法众多,但文火慢煨最佳,佐以生姜、蒜末、泡椒、茴香、砂仁等物,用约两个小时,点上几许嫩绿葱花,少许井盐,

8、则汤色泛白,鲜香四溢,引人大动食指,待食之入口,必觉其味鲜美,爽滑细腻,且食后齿颊生津,回味无穷。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景区还有冯杨鱼庄、清江鱼府、雄娃子鱼庄等十余家野生鱼庄,“筏青竹江水,尝野生鲜鱼,吃跑山土鸡,品青川绿茶”便是对这里乡村旅游特色的最好写照。沿亲水路径而下,可以到青竹江边,热情的老板备有竹筏、鱼杆供您轻松写意的享受戏水、垂钓的乐趣。就在昨天,一位青川的钓鱼爱好者,就在这里钓到了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鲤鱼。现在我们来到了凉水镇,凉水最早叫凉水井,因旁路有古井一口,水质清凉而得名, 古井开凿年代久远, 已有千年。井水从岩石中沁出, 水质天然,冬暖夏凉, 甘醇可口,清香滋润。 无论天干下雨,

9、 井中水位始终不变。 据说,喝了凉水井的水,能消灾去祸,健身养体,长久喝古井水,可以返老还童,乡民因之奉为神水,在周围修建了很多庙宇,每逢庙会,人头攒动,井水为之一空。现在我们快到的是关庄镇,对面就是养生寺,养生寺原为禹王宫,座落飞来石上。此石悬江而立,独自成山,相传是上古时大禹向天上神仙借来的镇水法宝。禹王宫毁于战火,宫中的大钟沉入江底,每逢青竹江洪水泛滥,江底的神钟就会预先响起,为沿岸的百姓报警,人们为了感谢钟神,就将各种鱼儿放入潭中,孝敬钟神,也体现了众生平等,放生、养生的慈悲善举,故重建后改为养生寺,寺前的碧潭就是放生的养生潭。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5 这尊大佛呢,是一尊高10 米的弥勒坐

10、佛,这尊弥勒佛与我们常见的袒露胸腹的笑颜弥勒有所不同,他是仿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弥勒的庄严宝相,经过我们关庄的巧匠能工用心堆塑而成。大佛的本身高9 米,取佛家九品莲台之意,当然,九,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 有着更多特别的含义, 比方说有长久,永久之意,也有至高无上的意思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叫踏水桥,是青竹江百里森林大峡谷景区一个非常秀丽的景点。踏水桥,相传是上帝的神来之笔: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红光这片乐土上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自给自足,与世无争。 但唯一遗憾的是,山间横着一条大河,两边乡邻往来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一位老人家自告奋勇的带头搭桥,然而困难是巨大的,虽然人们

11、几经努力,但最终还是在一场洪水之后,功亏一篑。上帝悯其辛苦,遂将一片玉笏投下,落地化而为桥,从此两边的乡亲们便不必绕道往来,踏水即过。为感谢上帝的恩德,乡人便将此桥命名为踏水桥。当然,在踏水桥附近还有很多有名的景致, 如玉佛瀑布,悬挂如练 , 黑龙潭瀑布 , 飞泻千尺,气势磅礴;大佛岩上,石佛讲法;清竹江畔,天龙听宣;精铁索桥,天堑变通途;食人深山,曲径可通幽,食人洞中,钟乳百怪千奇。青竹江源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出自岷山山系深处, 无任何污染,水质优良,两岸植被丰茂, 2000年成为县级野生鱼保护区。江中有大鲵、黄腊丁、胭脂鱼、桂鱼、雅鱼、白甲鱼等野生名贵鱼种10 多种。种群数量庞大、重

12、达两三斤的各种鱼群随处可见。江水清灵,水清沙白,流泉飞瀑、幽涧碧潭,或激流险滩冲浪,或如镜潭中戏水,或纯净水中畅游,让你饱享受智者水之乐。两岸山峦起伏,雄伟嵯峨,树木森森,云雾缭绕。青川数百万6 只的跑山土鸡就是在这里喝青竹江的水,吃森林大峡谷的食长大的。这里就是乐安寺乡,因寺而得名,位于两水之间,形似渔船,因而又名船镇,境内有秀丽的船镇八景。乐安寺乡历史悠久,从大桥社区曹家院下的古墓我们得知,早在公元年,羌、藏、回等少数民族就在此居住。乐安寺几经毁损、复建,现存寺庙已成为乐安寺小学教室,不过从庙宇的规模我可仍可看出乐安寺原来的气象,庙中的大树更是历诉着数百年岁月的沧桑。这会我们来到的是三锅石

13、乡,为什么叫它三锅石呢,传说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在此屯兵,见军中午炊无灶,搬巨石三块,垒砌而成,故而得名。在这里我们还设了乡村酒店和旅游购物点。前面呢就是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30761公顷。区内景色如画,奇峰异石,飞瀑流泉,石潭小溪,莽莽林海,蔽日林阴,鸟语花香,动植物种类丰富,自然风光十分秀美。五台山颠的寺庙香火弥久而不衰, 近年来游客增加, 香客日多,亦初见鼎盛风景。青溪镇阴平村是我县的生态休闲度假村,以精品果园为支撑,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依托唐家河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空气佳、水质优、生态好、文化浓的资溪优势, 着力打造“美丽田园, 梦中生活”的乡村旅游景点。 2007年在全县的阶

14、段性旅游项目建设工作中,阴平村共投资近千万元, 对原有 18户农家乐全部进行了风貌改造,新建农家乐5 户,新建停车场 1 个,文化广场 1 个,游人路径 2 条,文化长廊 1 条,生态小亭 7 座,设置旅游标识牌11块。全村现有接待床位600 余个,至今已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 多万元。“春游菜花黄,夏时闻稻香,秋来鲤鱼肥,冬日狩猎忙。”在这里,家家户户有果园品种优良,四季均有鲜活时令水果,可供你品尝。以7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为素材,精心创编的青川民俗歌舞情景剧让你充分领略山区淳朴的民风民俗。做农家活,说农家话,吃农家菜,看农家戏,让你逃离城市钢筋混泥土的冰冷,远

15、离尘世的喧嚣,回归你梦想中的宁静乡村世界。沿着金唐沿线我们已经走了很多个乡镇,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乡镇是旅游景点最多的地方,青溪镇,青溪(原青川县城 )华阳国志载,建兴七年(公元 229年),析阴平道、刚氐道辖地新置广武县于青溪,委诸葛亮之参军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它是古阴平道上的重要关隘,历代王朝都派将把守,修池建廊。古镇历史悠久,因此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文化积淀厚重,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晚清学子袁汝萃曾写下描写青溪风景的八景诗:“西望金牛气,东晖白马鞍,桥高金柳折,泉涌玉华繁,洞口鱼渊跃,关头虎石盘,醍湖不觉晓,雪霁万峰寒”。青溪这八大景每一个景都有一个有趣的

16、传说,下面我就简洁的为大家的介绍一下,青川石牛寺在今青溪镇城西一华里的小山上,因寺后有一石象水牛而得名。青溪八景诗中“西望青牛气”便是描述此处。史载石牛寺建于明成化四年( 1468 年) ,迄今已有 525 年,是附近县乡有名的古寺。石牛寺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是古代川北匠工的智慧力作。寺内院中有古柏五株,苍翠青秀,生机昂然,前四株是规整的矩形,后面一株在前四株的中轴线上,从树距大致可测算出当时所建寺庙规模宏大,古柏虽两人也难合抱,树龄千年以上,以此也可看出石牛寺历史之悠久。殿中神像,造型丰满, 神态各异:或正襟危坐, 或肃立合十, 或拈花微笑, 或持兵怒目, 数十神象, 绝不偶同,充分体现了佛家法门,众生之相,同时,也展现了川北匠工的精湛技艺和无8 穷智慧。据乡人言,每逢佛主诞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便有十里八乡的乡亲前来“赶佛会”,热闹非凡,就如同过年一般。所以,这石牛寺的香火较青川境内其他寺庙就鼎盛多了。寺中的送子观音和财神爷最是灵验,礼佛抽签无不应验。马鞍山,“西望青牛气,东晖白马鞍。”青溪第二景,当数马鞍山。”站在这里举目远眺,那座酷似马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