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72381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群众心理与行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心理学导论,陈挺 13817056256,第九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群体的定义,你身边有哪些群体?,群体的特征,共同的目标 各成员的心理与行为,以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为宗旨。 共同的情感 各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各成员具有群体意识,即具有“我们同属于一群”的归属感; 共同的价值规范 成员之间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相互影响; 一定的组织结构,构成和维持群体存在的基础条件,群体的作用,群体是将个体力量合成新的力量 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 安全需要 信息来源 身份认同: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群体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完成组织所赋予的基

2、本任务,有困难,找组织,小游戏:新诺亚方舟,请在以下10个项目中选择6项作为人类得以延续的种子。,小学教师 小学教师怀孕的妻子 职业足球运动员 12岁的少女 外国游客 优秀的警官 年长的僧侣 男流行歌手 著名小说家 慢性病住院者,群体的分类,按正式程序与否(梅约:霍桑试验) 正式群体 那些被人们规定好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明确提出各成员权利和义务,并有固定编制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 那些无正式规定的、自发产生的、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不明确、也无固定编制的群体,它主要用于满足人们某种生活需要。,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区别,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群体的分类,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的

3、程度来划分( A彼德罗夫斯基) 松散群体 指人们仅在空间与时间上结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并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联合群体 参加这种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目的,但这种共同活动都只有个人意义。 集体 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共同活动不仅对成员个人有意义,而且对社会也有意义。,内容提要,群体现象的产生,群体的建立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领地的需要促进了群体间的竞争 社会认同的需要发展出种族中心主义 分辨群体内外的成员,并认为群体内的比群体外的优秀 紧密合作的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竞争的成功反过来又加强了团结,从而最终形成了以种族中心的观念。,与他人建立联系是人类生存下来的重大优势,社会认同:

4、内群体效应,内群体与外群体 社会认同:“我们”相对于“他们” 提高自尊/团体内惩罚 易产生:偏见负面行为 对外部团体成员消极和不公正的评价 压力,和挫伤他人自尊 内群体同类性效应 与社会认同感、社会文化、认知态度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在群体之间的比较、接触和交流中增加群体内的“团结性”和“内聚力” 主动维护群体形象,群体选择与利他行为,群体间的竞争导致了群体选择 群体间的竞争,导致群体内部的亲近和利他 亲缘选择理论(汉密尔顿) 亲缘关系与彼此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成正相关 亲缘选择目的是自身基因的有效传递 利他,不局限与亲缘,还包括互惠利他(无血缘) 互惠利他 互惠利他会考虑成本和收益。 互惠利他的形

5、成需要较高程度的认知以分辨哪些是可以互惠的个体。,“母爱和父爱”vs“夫妻之爱”?,群体合作与竞争,竞争是个人或群体以追求最高利益为目标,力求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 有共同争夺的目标; 竞争的各方必须是争夺同一对象; 竞争的结果必须是一方获胜。 合作是群体成员为了共同利益同心协力实现同一目标的行为。 目标共同、利益共同; 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群体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人类的利他主义和合作行为都是其所在种族与其他种族的群体之间冲突和斗争的结果; 竞争与合作是相互对立的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二者却难以截然分开。 利他合作型的群体具有更大的生殖适应

6、性,有利于产生更多资源,同时它可以通过压制其他群体之外的成员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群体合作与竞争,鲁斯的“囚犯困境”实验 系统地研究和理解日常生活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合作因素的所谓混合动机的互动关系。 弗里德曼把“囚犯困境”实验改成赌博游戏进行研究,群体合作与竞争,道奇的实验 合作的特点 有关各方对于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帮助有所认识 每个人都对他人采取积极态度,具有喜欢的感情。 竞争的特点则在于: 一方面各方都清楚知道自己要实现目标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竞争对手采取消极冷淡的态度,具有不喜欢的感情。,顺利地通过主线,+15美分 退让,等对方过去之后再使用主线,0 采用备用线, -10

7、美分。,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动机 动机对个人选择合作抑或竞争,影响很大。成就需要和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竞争。 威胁 在冲突中人们一般使用威胁手段,希望对方屈服,使冲突按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得到解决。 交流信息 “囚犯困境”的实验表明,拥有沟通信息的机会+彼此说的话都是可以相信的,竞争容易成合作。 个性特征 好胜的人倾向于同别人竞争,富有自制力的人较易于同别人合作,而多疑的人则难于同别人合作。,合作与竞争的性别差异,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群体活动、更具冒险性、也更加争强好胜。 男性“尚武假说” 相对于女性,男性为了获得更多的诸如交配和繁殖权利等个人利益等必须参与群体间的竞争,男性也更有可能

8、频繁的参与群体间的竞争活动。 通过“社会两难任务”得到验证。,内容提要,群体运行的机制,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 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定义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当没有群体共同意见时,个体各有各的反应模式。 在每个成员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制约着每个成员达成共同意见的行为准则 通过群体规范的压力作用于个人心理,非强制,自发作用,群体规范的作用,群体支柱的功能 群体内的成员是根据规范来互相认同的。 评价准则的功能 作为衡量成员言行的标准,告诉成员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与其他群体相区分 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 舆论是

9、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或事件的共同意见。群体中的舆论对个体行为进行评判和约束 行为矫正功能 群体成员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受到群体舆论的压力,迫使它改变行为,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此群体规范具有矫正功能。,群体压力,定义 在群体成员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明显感受的来自群体的一种压力。为了减轻这种心理压力则会产生与他人的趋同行为。不具有强制性,但难以违抗; 作用 促使个体自我约束 促使个体发挥积极性 维持群体稳定,群体压力的不同阶段,辩论阶段 辩论分成多数派和少数派 规劝阶段 多数派劝告少数派服从自己的意见 攻击阶段 攻击不肯妥协的少数派 心理隔离阶段 若仍然不改初衷,大家开始断绝与

10、他交往,孤立他,就你逞能,大家都是隔天生蛋,你为什么天天生蛋?,群体凝聚力的测量,测量的方法 直接询问 你觉得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怎么样? 这个群体对你有多大意义? 间接询问 最亲密的朋友是谁,有几个等等。 行为测量 成员们在群体中花费了多少时间,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可以离开这个群体,以及他们是否愿意为该群体贡献力量 。,群体凝聚力的测量,社会测量学是群体凝聚力测量的基本方法 使用社会测量学的技术询问个体成员喜欢和谁工作、度假、参加晚会等等; 据得到的回答描绘出群体成员间的情感图。,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成员间的相似性 相似,容易使人感到彼此接近,从而产生好感,发生认同,容易

11、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 领导者的所作所为,对群体至关重要,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群体内部的协作 群体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进行协作 合作依赖好感凝聚力加强 群体间的竞争,群体凝聚力的后果与表现,凝聚力强的群体,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个体往往会非常自豪成为该群体的一员。 凝聚力强的群体内的成员愿意更多地承担群体的责任,关心群体的存在和发展。 高凝聚力群体里个体的特点,必然影响着群体的特性。,群体凝聚力的负功能,沙赫特实验 凝聚力高可以使工作效率高,也可以使工作效率低。 原因 凝聚力越强,成员越遵循群体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要求成员努力工作取得好成绩,那么就会使生产效率提高,如果群体

12、不要求取得好成绩,那么就会降低生产效率。 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凝聚力,而是取决于群体的倾向。,内容提要,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促使群体决策的主要条件是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越高,整合力越强,成员就越是愿意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的类型及意义,头脑风暴法 Step1:讨论,提出尽可能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出主意者不加任何限制,优点是可以鼓励群体成员的积极性,不使他们有任何负担 Step2:对提出来的各种建议进行分类 尽可能多地保留其中可能有用的建议,目的是为下一步的决策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Step3:对剩下来的不同方案优选,这就是群体的最后决策。,群体决策的类型及意义,综合

13、法 U高尔顿提出 实质是将各种观点尤其是对立的观点结合起来 Step1:让成员提出尽可能多的建议而无论对错或是否相抵触 Step2:在群体中划分出“综合者”,与群体一起参加讨论,找出明确对立的意见,使全体成员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中的两个“极端”。 Step3:对他们全面评价,采取大家都满意的决定。,群体决策的类型及意义,群体决策的作用 减少偏见 是一个讨论的过程,各种意见都已“登台亮相” 获得决策者们的支持 决策是群体每个成员共同协商后定出的 满足成员自尊心、增强成员责任感 群体成员都参与了群体的决策,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决策是共同制定的,增强他们执行决策的责任感 提高成员执行决策的效率 决策是

14、成员共同参与而制定的,会增强群体成员执行决策的自觉性。,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差异比较1,1 张克昕、张凤林等主编,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197页。,群体决策中的优势与问题,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 速度慢、准确性高、创造性强、冒险性强、效果好 群体决策中的问题,小群体意识的产生机制,极端性转移(群体极化),定义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即群体往往容易铤而走险,或极端保守。 原因 责任分散 领袖人物作用假设 社会比较作用假设 群体偏向 文化价值,运用积极的群体决策提高工作效益,增强积极的价值观念 加强信息的交流、更好地了解决策的内容 增加相互的理解和信任,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