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6314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陆燕荪谈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 2011年 3 月参观“十一五” 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时强调,要着力突破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发展经济、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已成为各界共识。 紧接着,工信部组织编制了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其主旨在于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在指南的前言中明确指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是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产生影响和瓶颈制约的技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 由于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难度大、

2、周期长,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关键工艺、核心元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工业和通信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原机械部副部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陆燕荪长久以来一直呼吁国家对共性技术的重视, 他从我国目前电工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密切关注着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热忱的发挥着光与热, 对电工行业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被电工人们尊敬的誉为行业的航

3、向标与指明灯。陆燕荪指出,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的成就,我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科技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 但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与经济规模还不相适应;虽然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水平,但其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大幅提高。以科学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我国科技发展走过的道路, 发现在科学技术从产生到应用的整个链条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特别是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弱化了以共性技术研究为特征的产业创新体系,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不能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导致在国际竞争大背景下难以形成有效的国家竞争力。陆燕荪谈到: 首先,共性技术这四个字是中国工程院在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4、战略报告中提出来的。温家宝总理看后批示:这个报告很有价值。所以,将这个概念纳入了“十二五”规划。我们要明确,产业共性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知识转变为生产力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应用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是产业基础技术。相对于企业专有技术,它属于“竞争前技术” ,其研究过程涉及领域宽、交叉学科多、工业基础强、覆盖面广、与产业结合紧密, 是知识创新成果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其次,科学技术一般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执行主体是不同的。目前笼统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不尽合理的,缺少从知识研究到产品开发之间

5、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体系;再次,目前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影响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一是以各类计划项目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模式缺乏系统规划和有力的组织实施,存在重复投入、 分散投入等问题, 不能满足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也无法凝聚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 二是共性技术相关的科技项目采用竞争模式、强调产品目标, 使科研人员忙于申请项目、 疲于应对检查, 难以集中力量在一些关键的共性领域实现突破,导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接着,产业部门大部分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 属性不明, 虽然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但为行业和其他企业提供公益服务的能力却大大削弱。 如,作为产业共性技术重要方面的标准和合格

6、品评定,其研究与服务机构大多设在转制院所,企业为了防止暴露技术不愿送去检验和认证,造成许多国家级检测与认证中心地位尴尬。许多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产品直接投放市场, 造成了严重后果。 同时,这些转制院所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的地位继续削弱;随后,加快构建并完善共性技术研究与服务的产业创新体系。根据国际产业竞争、 国内制造业“由大变强” 的迫切要求, 审时度势,体制创新: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 成立产业共性技术推进领导小组、二是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管理部门和机构、 三是设立产业共性技术财政专项,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发展基金、四是采用不同模式组建共性技术研究院,并将标准与合格品评定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之一

7、、 五是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的共享和推广使用;最后,为保障多模式国家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应创新资金投入与使用机制、 创新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机制、 创新科研条件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成果共享与扩散机制、 创新监督与评价机制。陆燕荪强调,科学技术创新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产业共性技术是基础科学知识和产品设计开发之间的桥梁纽带,也是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给力点。直接将知识变成产品投放市场,既不符合科学规律, 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我们必须遵循科学技术的自身规律和产业发展特点,才能最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纵观目前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缺陷,我们认为:对于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来讲,只强

8、调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是不够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这一中间环节的缺失和薄弱最终将导致核心竞争力的不足。要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产业共性技术必须“落地”。而关于如何具体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陆燕荪特别强调说, 2012年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一段阐述: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基础性技术、 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这段文字就是重新建设创新体系的指导原则。他说,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首先要有紧迫感。在发电装备领域如何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原则建设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平台?这个平台谁是主体

9、,怎么建,怎么体现这个原则?具体说怎样体现以企业为主体,而又相互配套、开放共享、高效利用?机械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提供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提出一些论点可供我们研究参考。吴邦国委员长曾在钢铁研究基金会的一个报告上批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那么创新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之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派出工作组进行调查。 工作组到上海进行了调查, 上海电科院的陈平同志参加了调研会。现在上海电科院正在考虑按照这个思路建设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我在上海曾和上海成套院、 上海电缆所等开过一个座谈会, 调研和探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是走回头路,而是建立真正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希

10、望能够影响政府的顶层设计。当年,242 个研究所“一刀砍” 的做法,造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都强调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陆燕荪提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发展共性技术迫在眉睫。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切要求共性技术给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产业界对加强共性技术研究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是保持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为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服务的需要。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存在问题,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体系亟待明确和建立。院所转制后,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工程应用笼统的以企业为主

11、体、 市场为导向不尽合理, 在不同的研发阶段应该是以不同的主体为主。我们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日本三菱等,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三大电气集团现在初具规模,但是我国广大的中小企业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原机械工业部有研究所、大学、设计院,他们提供技术标准, 甚至统一设计, 企业照做就行了, 当年的中小电机开关柜都是统一设计。但现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可能这么做了。他指出,当前,创新联盟、工程中心、实验室还处于探索阶段,近期内难以成为共性技术的创新主体。许多工程中心和实验室,如发电设备工程中心、清洁煤燃烧中心、 水电工程中心都是在为自己服务。中小水电的转轮模型如何提高效

12、率,相关的研究所都不愿意做, 无法实现开放共享、 高效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不得不承认, 目前科技计划的管理体制也影响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科技计划项目更多地强调技术与产品目标。共性技术研究大大缩水, 以计划项目的形式支持共性技术研究,重复投入、分散投入,无法凝聚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现在采用的竞争模式, 科研人员忙于申请项目, 疲于应对检查, 难以集中力量实现共性技术研究的突破。目前提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到底“研”在哪里?“研”都去赚钱去了。当然还有一些,不能说一点没有,相对的削弱了。但这些研究所的产品开发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为研究所有很好的技术储备, 转化成产品就很方便。研究所的体制改革使成

13、果转化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陆燕荪强调,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亟需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科研院所转企后,原有的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在不断弱化。因为搞共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收入不一样, 而共性技术需要长期研究、 短期出不了成果的, 或者转让共性技术赚不到钱的, 因为中国的技术不太值钱。 又没有一个高收入弥补, 所以很多人都去搞产品开发了。 科研人员忙于追求短平快效益型的研究项目,需要长期跟踪的共性技术研究项目无人问津, 造成共性技术研究队伍缺失日益严重。另外,产业共性技术亟需长期稳定的专项资金的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周期长, 研究又不能中断,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

14、所需资金规模很大。 国家现有的科技项目如 863、973 等,成果一经鉴定验收就结束了,难以对共性技术研究形成长期的支撑,而共性技术研究需要10 年、20 年才能取得成果。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600耐热钢,我们自己没有蠕变强度数据。因为实验最长的时间需要10 年(8 万小时) ,没有长期的经费支持,怎么能拿到长期的数据,而拿不出长期的数据,产品技术水平如何提高。陆燕荪最后语重心长的说, 要构建共性技术研究和服务的产业创新体系,我们的思路和原则:政府主导、社会推进、顶层设计、分层布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资源整合、优化共享、主体独立、队伍稳定、持续投入、大力支持,我们应该按照这个思路从顶层设计来

15、解决问题。创新体制: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里,插进去一个共性技术研究与服务承上启下的产业创新体系。前面是基础研究和高校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后面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体系。政府推进: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深化改革转制院所的内部机制(如一院两制);利用科技专项长期支持共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 财税政策要保障、支持共性技术成果的扩散和产业化;重组国家级产业研究院,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人力资源,实现开放共享。创新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产业为辅的资金投入体系。财政不是没有钱,但是分散使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科学院各把一块,互不通气,总体科研机构拿到不少,但各自为政。创新产业的技术资金使用机制:建立研发基金,基金的使用要实行专项管理。创新共性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机制:包括技术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技术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共性技术人才奖励机制。 这些人才如何培养, 如何耐得住寂寞,真正深入下去, 一点一点的研究, 用什么样的机制保证这些人才的生活、进步等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以燃气轮机为例,人才中间断档,领军人物有的都 70 岁了,所以说人才是共性技术研究的头号障碍。创新产业共性技术科研条件共建共享机制,创新产业共性技术成果共享与扩散机制,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监督与评价机制,都需要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