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61656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尔山伊尔施教学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尔山市伊尔施教育园区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应阿尔山市规划局委托,本设计院对阿尔山市伊尔施教育园区进行规划设计。该教育园区北面为机场路,南邻贮木场,东西均为现状住宅,占地面积为9.28 公顷。现状用地为调整为公共用地。 其中第一小学规划占地面积35568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 28244 平方米,按在校生 2184 人,住宿生 600 人,48 个班核定;第一中学规划占地面积27864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 17900 平方米,按在校生 1500 人,住宿生 1000 人,30 个班核定。二、规划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规范4、 宿舍建筑

2、设计规范JGJ 36-875、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368-2005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8、 内蒙古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 15-T 59-19979、 阿尔山市重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10、国家和有关地方技术规定、标准参考文件。三、设计指导思想1、把握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深化的总体构思。教育方式正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校园规划也应体现这一发展内涵,以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提供多种交流的可能性。2、着重校园整体环境、塑造生态环境保护。现代教育概念深化了学校教学行为的各项内容,丰富了师生的日常生

3、活, 将学生简单的 “ 三点一线 ” 的生活模式扩展到了整个校园环境,所以单纯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是不能不满足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园总体规划时要十分注意校园整个环境的意境,营造新生态环境保护。3、创造有特色的形象工程。伊尔施教育园区是阿尔山市教育事业的标志性工程,创造有鲜明个性的优美校园形象特征, 是非常有必要的。 独特的北欧建筑与景观风格,与城市总体风貌相协调,充分展现阿尔山北欧风情。四、总体规划构思与布局特点本规划全力营造一个优异的集教学、生活、运动、交流于一体的,具有独特北欧风格的校园环境, 并结合校址原有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将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有机相结合, 把

4、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展为全面的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模式实质是注重启发示的教育,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促进与学生对话交流,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对学校规划提出相应的使用功能,育人功能、 审美功能等全方位的要求。学校中部设主要出入口开口朝向北面机场路。行政区放置在地块中心,为两校共用区域, 小学部以及图书馆位于地块的西北部,中学部以及科技馆位于地块东北部,中间分别为体育馆、400m、300m体育场以及食堂。这一规划方案两校区独立性较强, 通过中央活动区实现两校区的相互联系,同时中间的开阔空间也为师生们带来了更多的运动休闲以及交流场所。五、交通结构分析1、规划原则校区内采用封闭管理模式,外来车辆不允许

5、进入校区;校区的主要道路宽5米,贯穿整个校园,从而使各区间交通最为便捷。主干道畅而不透,处处有景可观。2、道路结构规划区主要通过用地周边的城市主次干道沟通外部交通,地块内部交通的组织主要结合各地块交通特性进行,充分考虑各功能的交通需求特性,进行地块内部人流、车流的交通组织。(1)车行系统以主机动车道联系各主要建筑,同时尽量减少机动交通对各区的干扰,保证各区内部以及各区之间有舒适的步行环境。(2)步行系统主车行道沿路设置步行道, 同时结合绿化小品构成有机的步行系统进行人车分流,真正地实现了 “ 环境育人 ” 的目标。(3)停车场园内机动停车采用集中式停车场区,设置在行政楼前。自行车停车则结合小部

6、分户外场所与路边停车场。六、绿地规划1、以绿为中心的规划指导思想,提高局部建筑密度扩大绿化面积。2、变单纯的景观绿地为融绿于校园生活之中的绿地规划,充分发挥环境对品性,人格的熏陶作用。3、绿地系统讲究点、线、面的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地系统。七、简洁明快的北欧建筑造型校园总体规划的立足点是以校园整体环境为主,单体从属于环境,是环境中的点缀,是环境的构件。 单体建筑在与整个环境相协调基础上,突出北欧建筑特色。建筑形态既充满个性, 又积极配合整个环境秩序要求,同时以体现校园面向21 世纪的时代特征为原则,充分考虑北欧建筑的技术性,形成校园建筑的统一风格。平面上在教室采光、

7、通风及流线中兼具使用性与经济性。力求建筑立面根据内部功能简洁实用, 虚实形体比例关系的推敲使之优雅宜人,主体建筑以统一的母题和尺度彼此协调。 整个校园以北欧建筑风格设计,在立面处理上采用了北欧建筑简约大方的处理手法,借助坡顶、红色砖墙、腰线等视觉特征和体量、比例关系,来延续校园文脉和空间肌理。色彩上,以红砖墙为主,并辅以部分玻璃幕墙。材质上,可根据经济条件选用面砖、石材等材料。电力电信工程规划设计说明1、规划设计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8、-1994 2、规划原则与设计要求(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根据本工程用电特点,因地制宜地做好校园配电系统的规划,确保校区供配电网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2)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定性、定量地预测出合理的用电负荷。(3)合理布局、成环成网,减少迂回和交错,系统设置满足远近结合,灵活多变的要求。3、负荷预测按照校区总体规划的布局, 结合建筑单体面积和功能要求, 估算出各类负荷的大小,用需用系数法计算出计算负荷的大小作为选择变压器的依据,同时也考虑到一些不定因素和今后发展需要,留有一定的裕量, 以满足校区近远期用电的需求。4、配电设计(1)配电变压器选型原则:为了减少低压线路

9、的损耗,变压器采用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变电所单台变压器最大容量不超过1250KVA,箱式变电站最大容量不超过 630KVA。变压器选用结线组别为D.Ynll 的干式电力变压器, 负荷率控制在 7085%之间。(2)配电房的位置应结合配网接线模式和作用具体选定,选址时考虑到运输方便,并留有消防通道。设计满足防火、防震、防潮等各项要求。环网点配电房所选设备均应具备配电自动化接口,开关设备应配置直流电动操作机构和可靠的直流电源。(3)开闭所的接线力求简化,以配电为主的开闭所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不少于二路进线, 610路出线,开闭所最大转供容量不宜超过15000KVA。(4)终端配电房的进线回路及设备

10、应按照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 倍考虑,环网点配电房进线回路及设备均按配电环网所能达到的最大电流配置。5、供配电设计(1)负荷等级:本工程用电为二级负荷。(2)电压等级:为了减少电压层次,根据我国现行的电压标准,校区按二个电压层次考虑,高压为10KV,低压为 0.4KV/0.23KV 。(3)供电电源:电源总进线为二路,要求供电回路从不同的变配电站引来(4)变电所位置及主容量的确定: 根据新校区用电负荷的预测和分布情况,考虑到供电半径、运输方便等因素,合理地进行10KV 变电所的配置,全校区拟设置 10KV/10KV 开闭所 1 个,10KV/0.4KV 变电所 2 个,开闭所可和变配电所合建,

11、附设在建筑物内。它们应按建设序列、终期规模予以配置或预留。6、主结线方式10KV 配电网架结线方式:本工程10KV 供配电网架拟采用环网接线,开环运行的方式。每个开闭所由两路进线,采用单母线分段,610 路出线所构成,每个环路的承载负荷不超过5000KVA。正常情况下开环运行,故障时通过配电自动化装置自动切换负荷,迅速恢复供电。7、电缆线路(1)导线选择原则: 10KV 导线按经济密度进行选择,铜芯电缆经济密度系数为 22.5,同一个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尽量统一。环网主干线路以3 300mm2铜芯铠装交联聚乙烯电缆为宜,次干线截面为3 150mm2,分支电缆应根据负荷大小选定,一般截面不小于3 5

12、0mm2。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三芯铜芯电缆(有钢铠护套)载流量见下表:缆芯截面( mm2)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允许持续载流量( A) 182 223 276 317 359 413 481 552 (2)导线敷设方式:高低压配电干线在室外均采用直埋方式,统一敷设在道路的东侧和南侧,电缆应敷设于不少于100mm 的软土或砂层,并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 50mm 的混凝土保护板,控制电缆穿U-PVC 管埋地与电力电缆同侧敷设。电缆埋深不得小于0.7,米穿越道路或进户时应预埋钢管或PVC 管,并且至少有一根备用。(3)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造物等相互间

13、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中表 5.3.5 条的要求。8、路灯规划(1)路灯电源及控制:本工程分四个控制点,它们分别对应于四个供电区域,电源为 380V/220V,由所在区域变配电所专用回路供电,路灯控制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方式。(2)灯具布置与光源选择:校园主干灯采用双侧交错排列布置,单侧间距45 米;支路灯采用单侧排列,单侧间距为25 米。灯柱中心距人行道边0.5 米。施工时应根据地形作适应调整。 主干道路灯的光源一般选用150W 高压钠灯,支路灯具可选用庭园灯。(3)导线选择及敷设:路灯的分支线路即从路灯控制箱引出的回路采用YJV-1KV-5 16

14、聚乙烯电力电缆, 电缆穿 U-PVC 管埋地敷设。线路统一敷设在人行道路牙 0.5 米处,单侧布置的路灯位于道路的东侧和南侧。弱电工程规划1、规划设计依据城市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通信设计标准GB/3200P-006-93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电话通讯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2、弱电工程规划设计内容(1)电信网络工程(2)广播电视工程(3)综合布线工程(4)安全防范工程3、规划设计指导思

15、想弱电作为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技术, 涉及的学科很广。弱电工程是学校重要的基础工程,应与学校的基本建设同步发展,其规模和科技应用水平将是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规划设计根据校区总体规划的要求,遵循“投资合理、 规划统一、立足现在、适度超”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教学与科研、生产与管理的实际应用特点,以满足目前应用需求为基础, 同时考虑到今后技术发展趋势使校区弱电工程具有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扩展性强的特点。4、电信工程(1)指标确定:本规划拟设置市话虚拟网交换设备,对各类性质建筑的电话需求指标按照国家邮电部对城市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装机指标的规定,同时参照同类学校

16、所采用的指标。(2)电信设施的设置按照校区的总体规划布置,在办公区行政楼设置电信综合服务设施,主要设置电话虚拟网交换设备, 交换机房的规模由电信部门与业主共同确定。机房内设置总配线架, 各区分别设置电话交接箱, 由总配线架至各分交接箱采用大对数铜缆或光纤。在校区适当位置设置公用电话, 公用电话可采用有人值班公用电话、IC 卡电话多种形式。(3)通信网络纳入综合布线系统。5、广播电视工程规划(1)有线电视( CATV)系统规划设计要求a业主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当地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和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自身的需求和经济条件确定。b本工程有线电视用户图书馆内设一个信号源总前端,经干线传输到各区分前端,再进入用户分配网。 有线电视网络建议采用光纤、 同轴电缆混合(HFC)网络结构。c有线电视系统,单向传输时选用500MHZ 邻频系统;双向传输时选用750MHZ,提供给用户的电平范围为6080dBuv。所选设备部件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有线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