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224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亭送别(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亭送别(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亭送别(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亭送别(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了解元曲及作者。2. 疏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 收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3. 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教学重点: 1.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 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教学难点: 1. 通过鉴赏景物把握诗人感情。2. 作者在融汇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性。教学手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教学。知识链接:(一)元曲与唐诗、宋词鼎立并称为“一代文学之胜”。元曲的组成, 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包括小令、 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也可以这么说:元曲有大概念和小

2、概念之别。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数(散套)和小令。散曲相当于元杂剧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清唱。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元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2、曲牌:俗称“曲子” ,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 山坡羊等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的要求4、平仄:每首末句的平仄。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

3、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有:关汉卿 窦娥冤、马致远 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 倩女离魂。此外,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杂剧。(二)介绍作者王实甫 , 名德信 ,字实甫 .大都 ( 北京 ) 人,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所作杂剧14 种, 现仅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三)介绍长亭送别在西厢记中的位置、作用和本折中的字词。西厢记 共五本二十一折, 长亭送别 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

4、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1)旦:女角。(2)末:男角。(3)洁:和尚的别称。这里指长老。(4)回避:避忌,顾忌。(5)做亲:举行婚礼。(6) 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供旅行休息用, 常常是饯别的场所。探究过程:一、给下面加粗字注音。张珙()玉骢()揾()做谂()知玉

5、醅()泠泠()谨赓()暮霭()二、疏理剧情,整体感知。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经过的时间线索。度依据送,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三、品读赏析。1赏读曲词端正好 。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2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 收尾。提问:和端正好一样, 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望情景,景中有人、 有情,虚情实写, 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3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

6、读滚绣球和叨叨令。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 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纱好辞”, 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当堂检测: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下题。 正宫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煞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1. 对 正宫 端正好 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

7、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C “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D “染” 、 “醉”二字, 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2. 下列对 一煞 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C

8、 “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D “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3. 试以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江城子 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一比较分析。总结归纳: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曲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时一步赏读共余曲词。课后作业复习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上步作吟诵体味。诵读自脱布衫和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反思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