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农村词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73774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弃疾农村词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辛弃疾农村词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辛弃疾农村词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辛弃疾农村词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辛弃疾农村词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辛弃疾农村词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农村词初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弃疾农村词初探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家们由于自身的地位、接受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对农村题材不太重视。即使有人在这方面进行创作,成就也有限。 这就使得辛弃疾的作品在这方面的成就显得分外突出。辛弃疾的农村词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内涵极为丰富 ,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侧面;他的词不拘一格,风格多样,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图画;词中成功塑造了农民美好的形象,让农民在文学中获得了主人翁地位。另外,辛词在语言上打破了诗和词的界限,这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又一贡献。关键字: 辛弃疾 ;农村词 ;思想内涵 ;风格 ;农民形象 ;语言一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历来备受文人们的推崇,他是屹立在辞史上的丰碑。辛弃疾的农

2、村词在其全部词作中所占比重并不很大,只不过二十多首,但却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宛如一幅长卷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宋代农村的风土人情。他既描写了农村恬静淳美、充满生机的自然风光,如“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鸭”( 鹧鸪天) ,又比较全面地描写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辛弃疾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疾苦:“丰收在望,父老展眉;甄中生尘,足见往岁生活的困顿” ( 南歌子山中夜坐 ) 。的确,辛弃疾的农村词所反映的内容是以往传统田园诗作和词作中极少涉墨的,显得尤为珍贵.。一、辛弃疾农村词的归隐意

3、识辛弃疾晚年被迫退居上饶、铅山农村达二十年之久。这一时期,他的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也是这一机缘使他在农村词上挥洒满腔报国热情,创作了许多刚健清新的农村词。在他创作的这一时期中,经常出现的一位古人就是陶渊明。在他的六百二十九首词中仅提到陶渊明的就有七十余首。可见他对陶渊明的敬重和爱慕。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祖,其诗冲淡自然。陶渊明目击当时社会政治腐败黑暗,既无力扭转乾坤,又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弃官归隐,躬耕于山水田园之间。陶渊明的田园诗描绘出朴素的田园生活,宁静的田园风光,以及自己的恬静心境,风格自然,不使用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既没有刻意的描写和渲染,也没有难懂的典故。作者只是把握

4、景物的特征,运用白描的手法和平淡无奇的“田家语”,自自然然地表现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辛弃疾晚年隐居带湖时,营造带湖新居,曾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将其宅取名为稼,字号“稼轩居士” 。这些都可以看出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当然也是学陶的结果。陶渊明退隐后心中已无晋宋之间事,辛弃疾自然非常羡慕。然而虽然他学陶,慕陶,但他的退隐农村和陶渊明的隐居田园是大不相同的。他自己也说:“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他的这两句词正是道出了他隐居时期的思想和心态的真实状态。陶渊明对当时社会的现实着实不满,为保持自身的高风亮节而归隐田园。他说自己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辞去官职后享受摆脱世俗,舒展本性的

5、欣喜。然而辛弃疾不同,他虽然也非常痛恨社会的黑暗,但他仍在自己卑微的职位上努力治民,希望终有一日能得以实现抱负。他的归隐田居是被迫的,他的心态是复杂的。辛弃疾词中将陶渊明说成是“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他把陶渊明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辛弃疾所认可的陶渊明雄豪狂放一面多于平淡静穆一面,也可以看出辛弃疾虽然人在乡村,却时时心系国家大事。这种心态在他的农村词作中也有鲜明反映。如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实际上作者对于在山村消磨时光十分的焦虑,他的心思总是系于国事,但是眼见得出征无望,

6、心情已经“天凉好个秋了”。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农村词中归隐和出仕这两种心境的矛盾。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是环境的被迫,二是自身性格使然。即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也可以说辛弃疾之所以有这样的矛盾情怀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特殊人物的心境使然。二、辛弃疾农村词的艺术成就(一)恬静秀丽的农村自然风光辛弃疾的农村词,在他的词作里,能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带湖,瓢泉一带的自然风光,他的词无疑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一定的意境。试看他的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桑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晴冈细草眠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鸭。山远近,路横斜,看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阕词,紧扣初春时节江南农村的

7、自然特征。一开头,便点出才绽的桑芽、初生的蚕子春的帷幕拉开了。接着:晴冈、细草、在温暖的阳光下躺着的黄犊,组成一片初春山村晴昼的近景;斜日、寒林以及阵阵归鸦,则又以远景展现寒意未消的初春山村向晚的风光。词里,写景而不止于写景,作者对这才从沉睡中醒来的土地注以无限深情,歌颂它宁静而有生气,平凡而非庸俗,没有都市的马足车尘而又有别于世外桃源。辛弃疾歌颂农村自然风光之作,也有从其它角度来融情入景的。满江红词写道: 春雨满,秋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又如鹧鸪天娥湖寺道中: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罢亚香。这些词句,有的写村田景色,刻画得比较细腻,具有“点色风华,掩映妩媚”的艺术美,仿

8、佛向人们展开一轴清新明丽的画卷;而略写的则劲健多姿,让人产生 “走云连风” 的感觉。 有的写村舍风光,本来几于俯拾即是的寻常事物,一经作者拈出,就能着手成春。这些词句,共同描绘出作者所憧憬的农村生活图景,表现了当时农民的迫切要求,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由衷的忻悦,言简意深,耐人寻味。(二)豁达愉悦的农村生活辛弃疾是一位爱国将领,一直主张抗金复国,但由于投降派不断加害,几起几落,贬居乡村几十年。虽是迫不得已,虽然怨愤满腹,但几十年的磨砺,乡村诱人风光的熏陶,特别是居地乡民对他的尊重、关爱以及乡民的淳朴厚道感动了他,使他由衷地爱上了这片沃土、这片滋养着他的山水。他也将自己的命运与村民联在了一起,与他们

9、一起快乐、一起痛苦、一起欢欣、一起享受。只要是面对大自然、面对乡情、面对农民,他的心就能脱离苦怨,自由起来,轻松起来,豁达起来。这在他的农村词中,体现明显。看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阳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初春图景:柔桑、幼蚕、细草、黄犊,都是因春而起,显示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生气象。远近峰峦起伏,田野阡陌纵横,路旁青旗招展,樽前美酒飘香,都在逗人驻步流连。这首词显示出农村风光的野性美、自由美和灵动美。而城市生活繁华难久,不如乡村常得春意。 这是作者屡遭打击,被贬乡居,

10、虽有千般无奈,但置身乡村终被美景陶醉、被乡情感染而悟出的人生真谛。辛弃疾的农村词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总是用一种欣赏羡慕的心情去塑造农民形象、描绘农村生活,寄托了他对当时朝庭昏慵、官场腐败的憎恨和厌恶,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民淳朴性格的歌颂,同时也寄寓他无法实现“金戈铁马”报效祖国的志向,只能终日纵情田园、纵情诗酒的自怡心态。三、辛弃疾农村词的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由于文人自身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等诸多因素,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生活的词作并不多。从词的发展史来看,最早写农村词的是苏轼。苏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创作了清新明朗、朴素无华的农村词

11、。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农村题材,他常常用通俗浅近、朴素清新的语言创作农村词。辛弃疾的农村词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承继了苏轼的农村词,并且有所发展。并且他对于农村词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于农村生活的描绘上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在农村生活的描绘上,辛弃疾进一步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其词也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及农民的生活场景,但题材更广泛,反映的也更全面。辛弃疾把农村的一虫一鸟、一鱼一雁、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等自然景物都摄入了笔端。如“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 “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 满江红山中即事 ) ; “朱朱粉粉野蒿开” ( 鹧鸪天鹅湖归,

12、病起作) ; “春入平原荠菜花” (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鹧鸪天戏题村舍 )等词句,都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农村朴素清新的自然风光。在表现手法上,辛弃疾虽然与苏轼创作农村词时运用的白描手法一样,具有通俗潜近、清新健康、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但在此基础上,辛词的语言特点又有所发展。他大胆地“以文入词”,并且能够娴熟地把农民的语言习惯,常用词汇运用到词中。如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满江红山居即事 ) ; “

13、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等词句,语言淳厚、质朴得直如农民。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扩大了农村词的内容和范围,塑造了一系列充满泥土气息、纯真质朴的农民形象,创造性地运用农民语言入词,把农村词的艺术手法推向了新的高峰,为宋词开出了一条宽广的革新之路。参考文献:1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 邓广铭 .稼轩词编年笺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季续 .简论辛弃疾的农村词J.宁波 :宁波师专学报 ,1981,(1) 4 刘乃昌 .辛弃疾论丛 M. 济南 :齐鲁书社 ,1979 5 陶渊明 .饮酒 (其五 )A. 逯庆立校注 .陶渊明集 M. 北京 :中华书局6 邹祗谟 .远志斋词衷 A. 唐圭璋 .词话丛编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7 陆侃如 ,冯原君 .中国诗史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 .重庆人民出版社,1983 年重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