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772068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本溪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本溪市 2019 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 题。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

2、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

3、。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2 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

4、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

5、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D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B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

6、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着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 的一瞬行刺, 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C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二、古文阅读(25 分)(一

7、)文言文阅读(19 分)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 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 ( 沛公 ) 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

8、“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

9、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 即道引不食谷, 杜门不出岁余。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 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始臣起下邳 / 与上会留此 / 天以臣授陛下 / 陛下用臣计 / 幸而时中 / 臣愿封留足矣 / 不敢当 /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 /

10、 与上会留 / 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 / 幸而时中 / 臣愿封留足矣 / 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 / 与上会留此 / 天以臣授陛下 / 陛下用臣 / 计幸而时中 / 臣愿封留足矣 / 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 会留 / 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 / 幸而时中 / 臣愿封留足矣 / 不敢当 /三万户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4 一等。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

11、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 , “卒”后为死亡的通称。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找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2、)(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5 分)(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5 分)(二)名篇名句默写(6 分)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2) 桃花源记用“,”表明桃花源中人长期与世隔绝,对外面的社会状况却无从知晓。(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高睿1907 年 10 月 15 日,

13、在古城河南开封一户原籍浙江湖州的中医世家,一个男婴呱呱诞生了,他就是赵九章。幼年的赵九章,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国家的栋梁。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5 赵九章的思想影响很大,少年赵九章不仅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以“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为己任。1925 年,他考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在这里,赵九章与一些进步同学走到一起,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爱国的民主学生

14、运动中去。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不幸被捕入狱。所幸赵九章的姨夫戴季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由他出面疏通关系,终于将已经奄奄一息的赵九章从狱中保释了出来。赵九章虽然出狱了,但大革命失败后,进步势力遭到严重挫折,革命形势十分严峻。有戴季陶这么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做靠山,而且本身还曾做过戴季陶的机要秘书,以这样的资历,赵九章若要走上仕途,前程自然不可限量。但他却看不惯国民党官场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时常与戴季陶发生矛盾。 1930 年,他毅然北上,考进了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 年 7 月,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和海洋学等课程。 1937 年,他在现代

15、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这篇论文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把数学、物理引进气象学领域的想法。同年,他在整理大西洋高空探测资料的基础上,用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从热带高压到赤道途中信风主流中得到的水汽和热量的多少问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该文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他也因此受到国际专家的瞩目。1938 年,赵九章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大半个中国都成了抗战区,当时,凭赵九章的社会关系和自身条件,他若要

16、继续留在国外,完全不在话下。可赵九章念念不忘的是用自己的学业报效祖国,因此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1945 年,赵九章针对30 年代末 40 年代初由著名气象学家CGRossby 等首先创立的大气长波理论的不足,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1946 年,赵九章正式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职务。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但赵九章决不屈服,他顶住国民党当局的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持不撤离大陆。身为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洞察到世界大国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并敏锐地意识到,新兴的空间物理研究将在国际上兴起,新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1957 年春,赵九章向国6 家提出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和提交技术实现途径的分析报告,成为我国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第一人。针对当时国际上对中国技术封锁的现实,他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