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53406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画坛四僧之八大山人(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墨点无多泪点多 八大山人,生平简介:,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汉族,南昌(今属江西)人 。,清代著名画家朱耷,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他生于1626年,卒于1705年,为明朝皇族江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第九世孙。19岁时国破家亡,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3岁在奉新山出家为僧,由于长期积忧抑郁,遂患颠狂之疾,颠态百出。有人曾经问他,取这个别名是什么意思。朱耷头也不抬地回答:八大,就是说四面八方,数我最大。大家听了,还是不明白。后来这个别名用

2、得多了,人们才慢慢品出味来。原来,那八字紧点在大字头上,活像个草写的哭字,又像个笑字 。山人两字连在一起,看起来像个之字。就是这样,几个字连起来看,既像哭之又像笑之。,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作品特点: 朱耷以绘画为中心,对于书法、诗跋、篆刻也都有很高的造诣。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 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

3、美于世。三百年来,凡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清代张庚评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八大山人,梵高,都是划时代的伟大艺术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都是精神病人,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对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被社会排斥,都是精神病人,画风特点:,一、出家为僧的时期(1648-1680),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驴” 、“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画面比较精细工致,

4、劲挺有力。,墨花卷,二、还俗矛盾期(1680-1690),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一悬一足,岌岌可危。,画风特点:,三 .艺术成熟期(1690-1705年),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 局部,在北京匡时春拍古代书画专场上八大山人的传世名作仿倪云林山水以1100万元起拍,8400万元成交落槌,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这幅仿倪云林山水也由此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中国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