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隔代可风流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729018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华隔代可风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风华隔代可风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风华隔代可风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华隔代可风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华隔代可风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华隔代可风流风华隔代可风流最近难能上网,只 QQ 开着,日前跳出消息框一条,言有梁教授委员有说隔代结婚,20 岁女孩可嫁给 40 岁买得起房的男人,而20 岁买不起房的男人可等到 40 岁再娶 20 岁女孩。初一看到,喷茶水之余,也愤慨出一句:他姥姥的,我和你十八代祖宗隔代结婚。 可是这愤慨不该是我们精神的,正是 40岁的男人,不能再非黑即白再作愤青了,仔细想过也并非不在道理不切生活。怎么说呢?你如果将婚姻放在经济学范畴思考,就会发现婚姻其实只是两个住到一起的人能够减少交易费用,比如从此只需一台电视一台冰箱而不是两台,房子也是一样。知道了吧,结婚,要考虑的是和那个人能不能减少交易费用,而那个

2、人究竟什么样,货币化的眼睛里看去并不重要。莫说冷漠,当年电影甲方乙方里刘蓓台词:我好象是喜欢上这房子了。记不得了,差不多这样吧。 可是,既然是经济学了,就有经济学的问题,稀缺,40 岁的未婚男人尤其是 40 岁的有房未婚男人肯定是稀缺的,供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我们能想象响应梁教授委员倡议下的社会景象吗?满是思女怨妇,个个白发三千丈且还个个愁泪东流,若是诗人对此,倒也可咏比梨花入水涟漪,可是凡俗却一定是恐怖于这白茫茫一片肃杀的。凡俗惊恐,上颜想必也添上皱纹几许,圣言若是如之奈何,我辈计将安出? 有的有的,不妨事的,忧关天下从来匹夫当责,沿着梁教授委员的经济学思路顺下去,可号召 40 岁有成匹

3、夫广置房产,而且无须聚于一处,杭城姑苏金陵扬州,揽天下美色而览天下美景,此时愚下可代梁教授委员拙作诗句:尽是波摇红烛影,神州处处望秦淮。这和过去各地有无数种汽水,现在只有两种可乐道理上是一样的。 此际,情若可分,则复“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轻闲至极;此际,情若能深,则复“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凄婉而绝。想必,梁教授委员住在价格日涨的房子里,该由衷感叹唐宋雅韵再有,非但物质上早就超越前朝,精神上仿佛也将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在此时了。又或许镜中华发,幽怨而发“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也是未可知得的。 只不过,梁教授委员寂寞满怀的同时,所有 20 岁的男人却是可以希冀无限灯火无尽阑珊的。梦去车马簇簇梦去娇颜如菽,不如现时立志求学,只待有成有用之时,恩,为中华雄起而读书。可是可以有学难求有成,会不会有个有学而无成男士与梁教授委员“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呢?想是应该会有的。愁虽各自,目的却可只寄于一物,房子。会不会那男士学秀行棋圣当年“你快死吧,你死了,把房子留给我”呢?棋圣是为围棋公益,投身伟大洪流也不就一定只是私心。 也是,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