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723701 上传时间:2018-08-2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二首》课件1(17张)(长春版八年级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词二首,渔家傲 水调歌头,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词的大意,感受词中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3.体会作者豁达的心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树立正确且积极的人生观;体会词中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大意,背诵并默写整首词;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感受词中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体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传达的是不为任何纷扰所动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抒发的是以天下为己

2、任的政治抱负。这两句千古名句皆出自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崇高理想和博大胸怀之人。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首词渔家傲,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伟大的词人。,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三、复习有关词的基本常识。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

3、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歌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每个词调都有限定的句数、字数、句式、声律;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段落也有数种,一段的称为单调,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或四段的称为三叠或四叠,其中以双调者为多,通常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阕或上阕,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阕或下阕;词的句式或整齐,如浣溪沙,或参差,如渔家傲,但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式长短不齐,短者仅一字,长者达十一字,因此,词又名长短句。,四、落实字词。 五、朗读词。 1.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2.学生

4、自读,感悟文义。 3.学生齐读,加强理解。,六、理解词。 1.范仲淹所作的渔家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致?从哪句词体现出来的? 描写的是边塞之景,“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塞下”交代了写作的地点,“秋来”写了时间。“风景异”概括了这里景致的特点。 2.词分为上阕和下阕,本词的上阕以“异”字统领全文,词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着重表现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与中原大不相同。 (1)雁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塞之地的荒凉。 (2)号角凄厉。“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夹杂着

5、风吼、马嘶的声音,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明月为主题吟诗作赋,大量的咏月诗词不断涌现,请回顾我们曾接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词人苏轼感慨良多,遂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体会作者是如何借月抒怀的。,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苏轼

6、(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与此同时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三、朗读词。 1.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2.教师领读,落实读音。 3.学生自读,感悟文义。 4.学生齐读,加强理解。 5.指名朗读,强化记忆。,四、理解词。 1.请在本首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一句为众人知晓,并流传甚广。根据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当时苏轼与弟弟已六七年未见,他们饱受离别之苦,这句应饱含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兄弟二人的情谊天长地久,借此抒发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2.此句除传达一种美好的祝愿之外,你还读出哪些内涵?让我们结合前文词句详加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问月问天,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之所以向往是由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失意,故寄希望于天宫,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要乘风归去是想离开现实直奔天宫而去,幻想借此忘掉一切。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

8、忘情于现实。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此时,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使他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欲登琼楼玉宇,却又留恋美好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句写景表现出作者因为思念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3.小结。 此时作者的情感并未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是延展开来,以此祝愿天下人,更加突显其博大、豁达的胸襟。,五、拓展延伸。 积累以下苏轼的两首诗词,可选取感兴趣的一首加以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