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610385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山东省临沭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临沭一中临沭一中 2011-20122011-2012 学年高一学年高一 1212 月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月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 I 卷 (选择题 36 分)一、(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嗟悼 桂棹 泥淖 掉以轻心 B、形骸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垓下之围C、点缀 辍学 掇拾 啜泣 D、会稽 稽首 无稽之谈 旁稽博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笼罩 葱茏 拉拢 拢络 B、闲暇 瑕不掩瑜 闻名暇迩 不假思索C、阑珊 蹒跚 厮杀 撕扯 D、壶觞 彭殇 前倨后躬 事必躬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

2、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 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 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C

3、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 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2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今天天气晴朗,我凭窗远眺,但见远处 ,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啊,这儿真是气象万千! 啊,那儿的美景真是千变万化!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 变成了许多楼台,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 古木参天,绿荫蔽日A BC D二、阅读下面

4、的一段文字,完成 68 题。 (共 9 分,每题 3 分) 艺术接触者掌握艺术语言的内涵,并不容易。主体的感受与判断虽是由客体的特定形态所引起的,但客体自身的特殊内容既未直接说出,它对观赏主体来说就带有模糊性。四川民谣里“扯倒叶叶藤藤动” ,和成语“一叶知秋”相似,当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的一种生动概括来理解,当作对于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比喻来理解,不能否认这些用语有模糊性。那么为什么它能普遍流行,为人们所乐于应用而富于概括作用?这是因为社会经验有个性的主体,拥有特殊的主观条件,在接触这些一般性的语言时,结合着自己的特殊感受,经过或迟或快的思索,领悟其中的深刻意蕴。因为它的意蕴可能普遍作用于广

5、大的语言接触者的领悟,所以说它的意蕴有广泛的社会作用。习惯中的“不假思索” ,其实有它的片面性。不论接受者多么聪明,当他掌握对象的内在意义时,也不能没有即使短暂得不曾自觉的思索。所谓审美的敏感,也是以有所思索引起来的。大家都承认,白居易的语言形式通俗。通俗得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但是老妪所能听懂的诗意,对诗意的深度的掌握,是否可能和更有理解能力的读者的理解深度相等同?3当然不能。即使同样熟悉诗词的知识分子,对白居易的名作草的意蕴的理解也有矛盾。例如其中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人把这些原上草当作卑鄙小人的象征来理解,有人却认为这是对战斗者的顽强意志的比喻。为什么同一客体可能引起这种对

6、立的理解?这种理解的审美个性的差别,主要是以不同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感受个性为条件的。王朝闻月与指月 (节选)6以下不能作为“它(艺术客体)对观赏主体来说就带有模糊性”的依据的一项是( )A观赏主体是有个性的、有社会经验的,且拥有特殊的主观条件。B观赏主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感受个性常常是千差万别的。C观赏主体掌握艺术客体的内在意义时,会有哪怕是短暂的思考。D观赏主体在接触艺术客体的时候,结合着自己的特殊的感受。7第段中引用白居易诗句的例子想要说明的一项是( )A熟悉诗词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老妪对诗歌的理解要深刻得多。B不同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感受个性,决定了审美个性的差别。C白居易诗

7、歌语言通俗,内容贴近生活,就连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D对同一艺术客体的理解可能是完全对立的,而这正是其魅力之所在。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全文是讲审美主体对同一客体理解的模糊性及消除模糊性的方法。B “扯倒叶叶藤藤动”这类艺术语言生动,富有概括性,能够普遍地流行。C造成艺术语言的模糊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直接说出客体自身的特殊内容。D有所思索才能引起审美的敏感, “不假思索”的说法有片面性。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共 12 分,每题 3 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B、山川相缪 缪:盘绕C、知不可乎骤得 骤:突然,一下子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用10、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乌鹊南飞 B、顺流而东也C、西望夏口 D、东望武昌1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B、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C、而卒莫消长也 而卒葬之D、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虽世殊事异12、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凌万顷之茫然C、渺渺兮予怀 D

1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第 II 卷 (选择题 36 分)四、(共 24 分)13、翻译下列句子。 (共 7 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 分)(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分)(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 分)5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词(唐)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4 分)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4 分

11、)15、名句默写。 (共 9 分,每空 1 分;任选三个小题。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余不忍为此态也。(2)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3) ,桃李罗堂前。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4)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五、 (共 12 分)16、下面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段细节描写。请点评画线句子中“搀”字的表达效果。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 40 个字。 (4 分)下一天早上,欧也妮更有一些新的理由,觉得和她出生的、受过多少痛苦的、母亲刚在里面咽气的这所屋子分不开。她望着堂屋里的窗

12、棂和草垫的椅子,不能不落泪。她以为错看了老父的心,因为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6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点评:_17、近日,福州一公司在某论坛上发帖,称公司新推出了清明节代理扫墓的业务。公司称,这项新服务保底消费 100 元,即在客户无暇参加扫墓时,代为到墓地除草、烧香和献花;如代替客户磕头,另收费 50 元。代扫墓的帖子在论坛上引起强烈反响。该公司这项新服务,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你来跟帖,表达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4 分)论坛跟帖:_18、仿照下面的例子,请以你熟悉的另外两位作家及作品为素材,另写一段话。 (4 分)

13、如果说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畔的依依杨柳。答:_六、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的题目。 (共 18 分)落花枝头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

14、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个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倘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早就听说石榴花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7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