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52583994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权威预测试卷(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现的,因此要注重培养 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2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 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3 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参考答案:C

2、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所以教育目 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4 瞬时记忆又被称为( ) 。 A知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感觉记忆 D声像记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记忆的分类”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用来说明人的感觉作用 和记忆形成的术语。刺激物体的信息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使其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做感觉记忆。5 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

3、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解析】B。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 6 张三高考落榜后大哭一场后,心情变得好多了。这属于情绪调节中的( ) A转换认知 B自我暗示 C期望调节 D适当宣泄 参考答案:D7 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通过对教育理论的了解可知,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严重违背了个体身心发 展的阶段性。8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 是(

4、) A让孩子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C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参考答案:D10 青春期外形最明显的特征是( ) A身体迅速长高 B体重迅速增加 C四肢发育不平衡 D脸部变得粗糙 参考答案:A11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12“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的原则是( ) A导向性原

5、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C13 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 心理学家是( ) 。 A奥苏伯尔 B班杜拉 C阿特金森 D艾宾浩斯 参考答案:D14 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先排除 AC,B 项是撤销惩罚,所以选 D。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基本规律:强化,逃避 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15 道德判断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是( ) A前习俗 B习俗

6、C后习俗 D超习俗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 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定向阶段以及相当功力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 9 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本解析由 MrsQuero 提供)16(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17 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 ,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 。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传统性 D垄断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

7、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 “六学二馆” ,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 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 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 少数,鲜明地体现了 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18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A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成 分。19 勤奋和懒惰属

8、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诚实与虚伪、勇敢 与怯懦、谦虚与骄傲、勤劳与懒惰描述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20“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的种类”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

9、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 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心境情绪的表现。21 儿童最早出现客体永恒性是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23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参考解析 错误。理由: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管理机制。24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教学中必须避免无意注意。 参考解析 答:错误。任何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必然是两种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在教学

10、中也可 以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凡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应尽量赋予无意注意的特征,以 让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而不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应尽量避免无关刺激对学习的干扰。 25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提出受 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 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 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参考解析对【解析】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 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

11、成 某种个性结构;-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 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参考解析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27 迁移的作用是什么?参考解析 迁移的作用包括: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8 人格的特征参考解析 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

12、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 (1)、独特性。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这是 因为不同的遗传、家庭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人格是一种稳定的特点,在个人行为中偶然出现、一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 格。当然,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 境的改变,人格也能产生变化。 (3)整体性。人格受意识的支配,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常常标 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但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否则,可能会难以适应生活和社会。 (4)功能

13、性。人格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 生成败的根源之一。29 简述泰勒关于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参考解析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中明确提出,任何层面的课程设计都要 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经验最有可能实现这 四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也就是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实施学习经验、 评价。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

14、识点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 握。 【参考答案】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 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不符合课程 改革理念,都不能被采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 (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 ,也不能“随意调整” 。 (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 并纳入到学生世界中加以组织。 (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 态度。 (4)在

15、选择课程结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 (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的情境。31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四人上剧院看戏,但都迟到了。张三和检票员争吵,企图闯入剧 院。他分辨说,剧院里的钟快了,他进去看戏是不会影响别人的,并打算推开检票员进入 剧院。李四立刻明白,检票员是不会放他进入剧场的,但是通过楼厅进场容易,就跑到楼 上去了。王五看到检票员不让他进入正厅,就想“第一场总是不太精彩,我在小卖部等一 会,幕间休息时再进去” 。赵六心理想“我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 ” 接着就返回家去了。请运用气质类型理论分析以上材料。参考解析 张三属于胆汁质,李四属于多血质,王五属于粘液质,赵六属于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 境带来刺激的学习。 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 粗枝大叶。 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表现内倾、有些死板、缺乏 生气 抑郁质的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明显内 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