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83024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在宋淳熙二年(1175 年)六月, “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A.万物本源和穷理的途径之争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D.“格

2、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2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 B.C. D.3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恰通透。 ”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4唐宋时期我国古代“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里“三教合一”的主要含义是A.佛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儒、道哲学的影响B.道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儒、佛哲学的影响C.法学体系的丰富、

3、更新,深受儒、道哲学的影响D.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2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6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三次征服世

4、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B罗马法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罗马法制定的目的是维系罗马统治D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7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 B.外邦人C.全体公民 D.奴隶8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政体三分法:一人主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主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主治的民主政体。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宋太祖“杯酒释

5、兵权” B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C清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D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9下列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制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制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制内阁则由首相提名任命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制内阁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A. B.C. D.310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氛围;也促进了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被西方誉为“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11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 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

6、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D.民主进程历经艰难12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是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指的是A.君主立宪政体 B.社会主义联邦政体C.联邦共和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1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的意思是说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

7、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制度终结14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B.C. D.15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

8、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6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下列四首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作于 1943 年)A. B. C. D. 17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 1920 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空想到科学”特点的史实是A.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B.巴黎公社的建立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十月革命的胜利18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青

9、年学生是先锋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它指哪本著作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资政新篇C 南京条约 D 天朝田亩制度211961 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

10、的不可克服的障碍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 ”这次国际会议是A联合国成立大会 B日内瓦国际会议C亚非万隆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22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 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实施马歇尔计划5C.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 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320 世纪 70 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

11、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 材料不能表明(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C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24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 D中美关系26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

12、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27下图是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年份1960 年1970 年1980 年1990 年2000 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2%27%37%36%43%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

13、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8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6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292012 年 11 月第八届珠海航展成功举办,中国航空产品的卓越表现,使“中国制造”拿到了 300 多亿美元的创纪录订单。航空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 ,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A.区域集团化趋势B.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C.经济全球化加强D.全球政治军事政治合作的大趋势30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40 分)31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有这些(18 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 14 世纪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其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