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81575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特)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上饶县中学上饶县中学 20172017 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化 学学 试试 卷卷( (理特理特) )命题人:郭谣贵 审题人:蒋 炜 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分,共 54 分)分)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

2、变化2反应 4NH3+5O24NO+6H2O 均为气体,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 v(NH3) ,v(O2) ,v(NO) ,v(H2O) (单位:molL-1s-1)表示,则关系正确的是A4 v(NH3)=5 v(O2) B5 v(O2)= 6 v(H2O)C5 v(NO)= 4 v(O2) D3 v(H2O)=2 v(NH3)3已知 299 K 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 1 mol N2 和 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一定大

3、于 92.0 kJ B一定等于 92.0 kJ C一定小于 92.0 kJ D不能确定4对于反应 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 O2 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 SO3 D降低体系温度5对于在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H2(g)+I2(g)2HI(g),能说明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 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C容器中气体颜色的深浅不变 D同时间内生成的 H2、I2的物质的量相同6.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OH 与CH2OHB.CH3(CH2)4CH3与(CH3)2CHCH(CH3)2C.C17H35COOH 与

4、 C15H31COOH D.CH3OH 与 HOCH2CH2OH7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已达平衡的反应 C(s)+ 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已达平衡的反应 N2(g)+3H2(g) 2NH3(g),当增大 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体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 B C D28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9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5、1 mol/L X 发生反应:3X(g) Y(g) + Z(g) Hc(Na+)c(H+)c(OH) ,其可能的情况是 A该溶液可能由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与0.1mol/L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可以由 pH=3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C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符合 c(CH3COO)+c(OH)c(Na+)+c(H+) D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 NaOH,离子浓度大小可改变为: c(CH3COO)c(Na+)c(OH)c(H+) 17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

6、假设 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池负极消耗 mg 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 mg 气体生成 B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 C电解后 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电池中 c(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 pH 变大 18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 500mL 含硫酸铜的溶液进行电解,当电解一会 后(时间为 t)观察到 A 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 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还 是蓝色的;反接电源,再电解相同时间(时间为 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开始 A 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 反接电源后 B 电极发生氧

7、化反应 C反接电源后电解时 A 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4OH-4e-=2H2O+O2 D. 反接电源后, 电解池变成了电镀池,实现了碳(B 电极)上镀铜.二、填空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46 分)19在 400 、101 kPa 时,NO2(g)CO(g) NO(g) + CO2(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 下图所示。 (1)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改变下列条件都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改变,其中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填序号)。 a浓度 b压强 c温度 d催化剂 20 25时, 已知反应:CO2(g) + H2(g) CO

8、(g) + H2O (g) H = 41 kJ/mol。回答 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 判断依据是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混合气体中 n(CO)不变 b. v消耗(CO2) = v生成(CO) c.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d. 容器中颜色不变 e. c(CO)= c(H2O)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 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填序号)。 a.向体系中通入 CO2 b.升高温度 c.向体系中通入惰性气体 d.向体系中通入 H2 e.加入催化剂 (4)25时,已知: 2C(石墨) +

9、 O2 (g) = 2CO(g) H1 = 222 kJ/molH2(g) + 1/2O2(g) = H2 O (g) H2 = 242 kJ/mol 结合题中信息,写出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 1mol 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368 kJ/mol134 kJ/mol421.在容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 C(g) +D(g),在不同温度下, D 的物质的量 n(D)和时间 t 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700时,05min 内,以 B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

10、合气体中 c(A)不变 C.2v正(B)=v逆(D) D.c(A)= c (C) (3)若最初加入 1.0molA 和 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 800时的平衡常数 K=_,该反应为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 (4)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1,c(B) =0.50molL1,c(C)=0.20molL1,c(D)=0.018molL1,则此时该反应将_(填 “向右移动”、 “向左移动”或“处于平衡状态”) 。 22.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 HA 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 液的 pH 如下表:实

11、验编号HA 物质的量 浓度(mol/L)NaOH 物质的 量浓度(mol/L)混合溶液的 pH甲0.20.2 pHa乙c10.2pH7丙0.20.1pH7丁0.10.1pH9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 a(混合溶液的 pH)来说明 HA 是 强酸还是弱酸_ 。 (2)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 0.2_(填“是”或 “否”)。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 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 是_酸(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 小

12、的顺序是_ 。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_mol/L。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 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c(Na)c(A)_mol/L。 2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突发奇想,做了下面几个”在试纸上进行的微型电解实验”。 (1)将一片广泛 pH 试纸浸润 Na2SO4溶液,用两根铅笔芯为电极,接触于试纸,然后接通电源,发现 铅笔芯与试纸接触端各呈现两个微小的有色同心圆。其中阳极附近内圈 pH 显示约为 3,外 圈约为 5。用电极反应式表示该极 pH 小于 7 的原因 。该实验中浸润硫酸钠 溶液的作用是 。 (2)若将广泛 pH 试纸浸

13、润饱和 NaCl 溶液,仍以两根铅笔芯做电极,通电后能闻到刺激气味,阳极电5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红色,请说出其原因 。阴 极则呈现深绿色,pH 约为 13。 (3)若将碘化钾淀粉试纸用蒸馏水浸润,重复上述操作,将会发现阳极电极与试纸接触处的现象是 ;该 极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则无明显现象。若将阳极在试纸上移动,则可”电笔 绘画”。 (4)若将碘化钾淀粉试纸用饱和 NaCl 溶液浸润,重复上述操作,则以阳极铅笔芯为中心,迅速向外 扩散形成一个蓝色的圈,其迅速向外扩散的原因是 。若将阴极、阳极由距离较 远处使之彼此逐渐靠近,阳极所到之处,以电极与试纸接触处为中心呈现大片蓝色向外扩散, 但阴极所到之处,蓝色即刻褪去。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 15 DCCAC 6-10 CDABB 11-15 CCDCB 16-18 BCA20172017 届高二年级第届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理特)三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理特)二、 (19、20 题每空 1 分,2123 每空 2 分) 19(1)放热 (2)NO2(g)CO( g) NO(g) + CO2(g) H=-234 kJ/mol (3)d 20 (1)吸热 H 0 (反应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