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78588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亦菲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 -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李亦菲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三生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三生教育的目标体系,(一)三生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三生教育的内涵三生教育的外延,1.三生教育的内涵,“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从根本讲,实施“三生教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为目标的本真事业。 - 罗崇敏(2010年3月),2.三生教育的外延,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三者之间的关系,生命教育,生命

2、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

3、是方向、是目标。,(二)对三生教育的目标解读,生命教育的目标 生存教育的目标 生活教育的目标,1.生命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解读,知识目标 -认识生命的构成 -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存在和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 -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关系。 价值目标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生存

4、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 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解读,知识目标 -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 能力目标 -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 价值目标 -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 -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存观,3.生活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5、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 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解读,知识目标 -理解生活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价值目标 -认识生活的意义,理解生活的真谛 -培养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社会责任感,(三)三生教育的目标体系,目标概要,认识生命的构成、价值与意义 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 理解生活的组成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 发展基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1.认识生命的构成,自然生命: 生物体所表

6、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现象。也称“物质生命”。 精神生命: 一种能动的创造性力量。 社会生命: 以社会为基础的生命,包括亲缘生命、族群生命、组织生命等多种形式。,2.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顺应自然(基于物质生命)实现自我(基于精神生命)融入社会(基于社会生命),3.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自然生命的发展规律精神生命的发展规律社会生命的发展规律,每个正常发育和成长的生物个体都会经历出生、增长、停滞、消退、死亡的五个阶段,伴随生、老、病、死等现象。,出生,增长,停滞,消退,死亡,自然生命的发展规律,精神生命的发展规律 -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社会生命的发展规律,了解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接纳自我,宽容他人(融入社会) 保全自我,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照顾自我,关爱他人(改良社会) 奉献自我,成就他人(建设社会),4.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5.培养基本的生存/生活能力,应对生存危机 -避险能力(自然灾害) -自卫能力(人为侵害) 选择生存方式 -创造(实物、符号、人) -消费(实物,符号、人) -维护(实物,符号、人),生活自理能力职业能力休闲能力,谢谢聆听,敬请指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