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76754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专题查补 专题7 实验与探究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点击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探究类实验,调查类实验,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随机,对照,测量记录,适宜,变量处理(对变量进 行不同处理),思维激活 1显微镜观察是否可直接使用高倍镜?哪此实验不需要染色?提示:不可

2、,进行显微镜观察必须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目标并移至视野中央后,方可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均不需染色。,2空白对照一定不施与任何处理吗?提示:空白对照未必不施与任何处理,如注射生理盐水、滴加等量蒸馏水、注射用于溶解实验组激素的特殊溶剂等。 3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在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分析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验证性实验的预期的结果与结论往往具唯一性,而探究性实验预期的结果与结论不是唯一的,需针对不同结果分组讨论。,自查 1当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应通过调节 和 使物像清晰。 2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淀粉、油脂所用的鉴定剂依次为 、 、 溶液、。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

3、取剂为 ,分离方法为法,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中自下而上依次为 、 、 。,光圈,细准焦螺旋,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碘化钾,苏丹染液,95%的乙醇,纸层析,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4洋葱根尖 区有丝分裂旺盛,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内 特点,就可以判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 制片。 5进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时流程为:配制 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的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插条的 。为了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有时需要做 ,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关键是在培养酵母菌时一定要严格进行 操作,每次取样时应将酵母

4、菌培养液 。,分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漂洗,染色,一系列浓度梯度,长势相同,生根数目,预实验,无菌,摇匀,自纠 1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采取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可减小实验误差。 (2013福建,3B)( ) 2为减少实验误差,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可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2013福建,4C)( ) 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2012天津,4C)( ) 4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实验是苏丹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油脂。 (2011

5、山东,6B)( ),5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 6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时,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 ( ) 7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植物种类等是无关变量。 ( ) 8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 9一般说来,探究性实验预测往往有三种可能性:正相关、负相关、无关(无影响)。而作为验证性的实验则只有一种可能性。 ( ),必考点一 教材基础实验 1梳理下表中的显微观察类实验,洋葱

6、根尖分生区细胞,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死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蝗虫精母细胞,已染色(为固定装片),死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生物材料,染色剂,细胞的状态,实验名称,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活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活细胞,观察叶绿体,酵母菌细胞、水绵细胞、叶的保卫细胞、鱼的红细胞等,无需染色,活或死细胞,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生物材料,染色剂,细胞的状态,实验名称,续表,2.梳理下表中的鉴定类实验,需要高倍镜观察,花生种子切片,(或)色,(或 ) 染液,油脂,油脂的鉴定,甲乙液现配现用、,苹果或梨的匀浆等,红黄色沉淀,本尼迪特试剂,还原性糖,还原糖

7、的鉴定,无,脱色的叶片,蓝色,碘液,淀粉,淀粉的鉴定,备注,生物材料,颜色,试剂,鉴定对象,实验名称,水浴加热,苏丹,橙黄,红,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A液,B液,95%的 乙醇,层析液,橙黄,黄,蓝绿,黄绿,新鲜的 绿叶,菠菜叶,研磨得更 充分,可防止研磨中 色素被破坏,续表,【特别提醒】 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B液不能过量,因为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液会与试剂A液反应,使溶液呈蓝色,从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绿叶中色素提取的方法95%的乙醇提取法;色素分离的方法纸层析法。,3梳理下表中的调查类实验,标志重 捕法,样方法,取样器,【特别提醒】 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可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对

8、象应用不同的取样方法。 调查选材:为使实验获得成功,常选用一些容易调查的内容,如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选择容易辨别个体的双子叶植物;遗传病的调查选择发病率高的遗传病等。 随机调查:调查的随机性决定了调查的准确性,所以应做到无区别对待调查对象,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典例1】 (2013广东理综,6改编)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B C D,解析 中层析后色素在滤纸上的排列顺序由上至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因此表示叶绿素b,A错误;图中染色体清晰可见,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错误;设置不同的条件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能力的

9、强弱,其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错误,因此答案为D。 答案 D,【应用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预期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4,解析 实验3中未加碳酸钙,叶绿体中的色素易被破坏,滤液颜色较浅。 答案 C,必考点二 设计型实验遵循的原则及答题模板 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1)科学性原则:实验原理的科学性、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结果处理的科学性。(2)对照原则:自身对照、空白对照、相互对照。(3)单一变量原则: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4)平行重复原则:为了使试验结果或实验数据更接近真实情况,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一般在实验中控制

10、相同条件下多设几组,以使得出的结论更准确、科学。如“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同浓度处理的插条要求做35根,以排除个别偶然数据的干扰,求平均数。,2套用模板解答完全设计型试验答题模板(1)审“实验目的”(变量法)从试题中提出的问题“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目的就是实验结论,在答实验结论时可照抄实验目的。,(2)析“实验原理”(三段法) 实验原理一般由三段组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具体过程描述”。 实验原理中“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可作为实验结果的参考;有些题目要求对实验结果分析,其实就是对实验原理的考查,所以对实验结果分析时套

11、用实验原理即可。 (3)辨“材料用具”(消元法) 依据所给材料,消去已用材料,分析选用未用材料。,(4)套“实验步骤”(套用法) 实验步骤一般从以下3点考虑: 取材分组:将若干生长状况、大小等相同的材料(用具)均分为若干组,并用A、B、C进行标号; 材料处理: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或是相互对照组);控制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试剂等量且适量; 观察记录:反应(生化反应类)或培养(生理实验类)相同时间后,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 (5)述“实验

12、结果、结论”(照抄法) 依据实验原理写出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照抄实验目的。,【典例2】 (2013福建龙岩市一级达标学校联盟联测)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气体分子和信号分子,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且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研究表明,动物体内的一氧化氮(NO)可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促使LH(一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雄性激素的分泌。由此推测,下丘脑是NO的靶器官;此研究结果也可表明雄性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2)NO也是植物组织中生长发育的调节分子。科研人员选用不同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对南方红豆杉幼苗进行处理,研究NO对南方红豆杉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

13、,以探究调控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请完成以下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南方红豆杉幼苗若干株、供试土壤、用蒸馏水配制的1 mmolL1SNP母液、蒸馏水、清水等。,.实验过程: 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南方红豆杉幼苗随机分为T0、T1、T2、 T3、 T4五组,每组60株,分别种植在相同的供试土壤中。 对五组幼苗叶片的处理:T0组每天喷洒适量的清水,T1T4组分别定时均匀喷洒等量的(浓度为)0.01、0.1、0.5、1(“等量”没写不可) mmolL1的SNP溶液,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分别在处理后的第1、 3、5、7、9天,随机选取植株顶端已完全展开的叶片5 g,用一定方法测量叶

14、绿素的含量,每组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不同浓度SNP/(mmolL1)对南方红豆杉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相对值)的影响,.实验结果结论分析: 实验表明,NO对植物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0.1mmolL1浓度的SNP对南方红豆杉幼苗的生长较有利,原因是此浓度下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光合速率更大。 若要得到SNP调控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本实验还应如何处理?在0.010.5 mmolL1的SNP溶液浓度范围内按一定的浓度梯度再分若干组,重复上述实验。,解析 (1)由NO可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可知下丘脑是NO的靶器官,因只有下丘脑才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NO、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LH、性腺、雄性激素和我们学的激素的分级调节很类似,故本空为分级;(2)从表格可知T14组的SNP浓度分别为0.01、0.1、0.5、1,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本空应填等量的浓度为0.01、0.1、0.5、1;从表格可以看出有的组总叶绿素含量比T0组的多,有的比T0组的少,可知体现NO对植物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总叶绿素含量相对越多光合作用相对越强,越有利于南方红豆杉幼苗的生长,从表格中可以看出0.1相对较多。要想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应在0.010.5 mmolL1的SNP溶液浓度范围内按一定的浓度梯度再分若干组,重复上述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