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74357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省天水市一中甘肃省天水市一中 2013-2014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第一学段段考试题(文)第卷(选择题,共 5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图呈现了汉字“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启示我们 ( )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的延续A.B.C.D.2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 ,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

2、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B. C. D. 3 “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寓者富不长久。读书是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希望。我们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下列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B文化能使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都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

3、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 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C.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 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25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6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

4、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 )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7150 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8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

5、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 30 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 ,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 B. C. D.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 、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 、纳西族嫁女调 、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志,展现在 CCTV 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

6、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 B CD10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 ) 民族性多样性 交融性 独特性AB C D11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12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

7、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 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 B C D13 “正能量”原为物理术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 14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

8、达而达人。 (论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 )A B C D1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 16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文化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中华文化 ( )在世界文化中历史最悠久 是

9、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具有独特的内容和形式 具有时代性的基本特征A B C D17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5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 B. C. D.18北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石库门” 、广东的“围村” 、陕西的“窑洞” 、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10、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B C D19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 ( )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 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 20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 、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21我们要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必须 遵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1、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AB C D22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 ,因为 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6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 B C D2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 、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