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异同1-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73120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词义异同1-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今词义异同1-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今词义异同1-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今词义异同1-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今词义异同1-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词义异同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词义异同1-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词 汇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一)古用今废词 (现代已经消亡) 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 古代表示等级的词: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 。 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zhu4),五月生羔;羳(fan2),黃肚羊;犙(san1),三歲牛;牭(si4),四歲牛;豯(xi1) (三月小猪)豝(ba1)(二岁)豣(jian1)(三岁)。 古代祭祀名称:祠,春祭;礿,夏祭;禪,祭天;社,祭地。 反映古代酷刑的词:劓、黥、 膑、刖 。 其它:俑、笏、媵(ying4随嫁的人)、耒耜、 耦 、 薨。(GO),(二)古今传承

2、词 古今义同词 (这是汉语中为数不多的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天、地、日、月、水、火、人、手、口、心、耳、鼻 、父、母、妻、子、兄、弟、马、牛、羊、农、牧、土 如:坐,古今坐的方式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雷,古人认为雷是“天鼓”,司雷之神是“雷公”,雷有意志,可以罚暴惩恶。虹,古人认为虹是一种有生命的虫类,传说它能吸饮,人们叫它“虹饮”。甲骨文中 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这是由于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古今义异词 (1)古今词义迥异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抢:在元明以前,都没有“抢夺”的含义,而是作“碰、撞”解。庄子逍遥游“蜩

3、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抢”是“撞”的意思。今有成语“呼天抢地” 即是此义。现代是“抢劫”之义。,。,(BACK),该:古义:完备;今义:应该。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成语 有“言简意赅”,“赅”是“完备”的意思。不过,字型有些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今义:丝织品。诗经中原有“绸缪”的意思,原本也是“缠绕”的意思 。现在有成语“未雨绸缪”,已不是缠绕的意思。 羞: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或泛指“食”。今义:害羞,不好意思。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左传隐公元年:“可羞

4、于王公” ,即“可进献给王公作美食之意”。 挥霍:上古没有“任意花钱”之意,而指“轻捷”“疾速的样子”。 行李:古代指“外交使者”,指人,现在指随旅行者来往的东西,指物。,(BACK),(2)古今词义有同有异,这一类古今词义之间存在着细微差异.王力称“微殊”,并言:在古今词义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处理时,困难不在于相同,而在于相异;不在于完全不同,而在于同中有异。注意求同别异,着眼于异。,凡公女嫁于敌国敌:相匹配(门当户对),非敌对。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穷:阻塞不通。饿:严重的饿,追购:悬赏捉拿,购不是买。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痛恨:痛心

5、和遗憾。非仇恨,怀恨。,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今义为劝说。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今义为探访、访问。 左传僖公五年“太后之色少解。 少:是“稍微”的意思,而不是“多少”的“少”。,二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一)词义范围的差异(GO) 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褒贬方面轻重方面,(BACK),1词义的扩大:指一个词的意义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是指

6、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其扩大方式一般为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菜:古义: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禽、蛋等类食物; 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 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古书中常见“面带菜色”也是指蔬菜之黄绿色。今义: 除主食以外的一切食物。到了吴敬梓儒林外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该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BACK),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目部:“坐寐也。”今义:指一切形式的睡眠。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

7、弗听。” 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古之“睡觉”作“寐”作“寝”。论语:“宰予昼寝。” 皮:古专指兽皮。带毛的叫皮,没有毛的叫“革”。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傅”中的“皮”即为古义。人皮为“肤”不叫“皮”,如“肤如凝脂”、“衣不暖肤”等。今义:事物的外表,都 可以称之为“皮” 涯:本义水边。说文 “涯,水边也。” 后又扩大 到天边、尽处的意思。 醒:本指由酒醉的状态愎复到正常状态。后来词义扩大, 除“醒酒”外,又主要指睡眠状态的结束。,2词义的缩小指一个词的意义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其变化形式与扩大类恰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小,由整体到部分

8、,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 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秽气. 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象兰草一样芳香)。”在表示秽气时在“臭”之前加“恶”,例如礼记大学:“如恶恶臭。”“恶臭”指难闻的气味。 虫:古义:一切动物(老虎叫大虫)今义:昆虫。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今方言中,鸟称虫蚁,麻雀称小虫,蛇称长虫,虎称大虫,仍可见端倪。,宫: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说文宀部:“宫,室也。”先秦无论贵贱所住的地方皆称宫,自秦始皇始专指皇帝所住的地方。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

9、周易困卦:“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为宫也。” 瓦:古义:陶器 说文瓦部:“土器已烧之总名。”凡是用土烧成的器皿都可以称之为“瓦”。“瓦”还可以指纺锤,如“弄瓦”的“瓦”,就是指用泥土 做成的纺锤。给女孩子玩。所以生女孩叫“弄瓦之喜”,而生男孩叫弄璋之喜。今义:主要指盖房屋顶的建筑材料。,金:古义:泛指金属; 说文金部:“五色金也。” 说文把“银”称为“白金”,“铜”称为“赤金”,“铁”为“黑金”。可见,“金”并不单指黄金。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楚王赐给郑国的“金”显然

10、是指铜,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是用铜的。今义缩小为表示黄金 。 救:说文救,止也。(停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挽救;止。”“止”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 救水:阻止水的泛滥。“救火”即止火。今义:帮助,使脱离困难和危险。 丈夫:古义指男子通称,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说文“夫,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 十尺为丈夫。”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 冠,冠而列丈夫。”,朕:第一人称代词 ,我,我的。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以后专用为皇帝的自称。词义范围缩小了。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 兄弟:本义指“兄”和“弟”两个方面。诗经

11、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据:依靠。古代有时还指姊妹。如:“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而现代,“兄弟”只能指弟弟,不包括哥哥在内,更不包括姊妹在内。 亲戚:古代除指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外亲外,还指父母。如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殁,谁与孝?”父母亡故了,还想尽孝,向谁尽孝呢? 子:古义为子女的总称。今义专指儿子。 丈人:古义泛指老年男子、今义指岳父 禽:古义为飞禽走兽的总称。今义缩小专指鸟类。 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今义专指谷子这种农业作物。,3词义的转移:,词所代表的概念发生转移,即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特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就不存在了,而新旧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羹:古义指带汁

12、的肉,今义指汤类的食品。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亦指带汤煮熟的蔬菜。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羹”“汤”同义连文。如今之牛肉羹、粟米羹、莲子羹等。 向:本来指向北的窗子。诗经豳风七月“塞向 户”。引申为“面向”(面向),再引申为“方向”。用作名词。后来,本义废了,词义发生了转移。,涕:古义指眼泪。上古鼻涕用“泗、洟”来表示。后来由眼泪变为鼻涕。上古汉语中一般不用“泪”,汉代才有“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入哭,甚哀,多涕。” 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亨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13、 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于是泪、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汉以后仍有用“涕”表示眼泪者,如出师表:“临表涕零。” 暂 :表示时间范畴这一点上,古今义有联系,但具体的范围却发生了转移。上古:突然,一下子。 中古:短暂 ;中古以后:暂时说文穴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庾信镜赋:“不肯片时入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汤:古义指热水。今义指汤类食品或煮饭的汁。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坟:本指大的土堆、河堤。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汝坟:汝水的大堤。史记文帝本纪“不治坟,欲为省。”不去治大坟,是想节省一点钱。后

14、来,“坟”由土堆转指坟墓,从说文到新华字典,“坟”都只是注“坟墓”这一层意思。 豆:先秦时,它是与植物毫不相干的。本指一种盛食物的器皿。也是一种粮器的名称。而到了汉代,“豆”开始指豆类植物了。 谅:本指诚实,不指原谅。楚辞离骚“惟此党人之不谅兮如果理解为“不原谅”,那就大错特错了。论语“友直、友谅、友多闻”要和正直的人交朋友;要和诚实的人交朋友;要和有学问的人交朋友。“友谅”并不是要和能原谅自己的人交朋友。宋代以后,“谅”有了“原谅”的意义。“诚实”的意义被排挤了。 脚:本指小腿(胫),如“孙子膑脚于魏”(韩非子难言),后来专指足。,(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1.褒贬方面 (1)古褒今贬 爪牙

15、:本为是表示得力民的武臣猛将,是个褒义词。那时带有赞美的意味。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国语越语:“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帮凶。” 复辟:古义:恢复君位,褒义; 今义:恢复旧的反动的势力,贬义,(2)古贬今褒: 锻炼:古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贬义。 后汉书韋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 之成孰也。” 今义: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通过实践使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提高,褒义。“锻炼”完全是褒义,如“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

16、等。 (3)古中性今褒贬 祥:古代用作中性词,既可指吉兆也可指凶兆,后来只指“吉祥的征兆”了,成了褒义词。 如:“是何祥也?吉凶焉在?”。,谤:古义:背后的公开议论、批评,中性。战国策齐策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在这里,齐威王把“谤讥”、“面刺”和“上书谏”分别为三种情况。齐王下令:上赏:当面批评。中赏:写谏书批评。下赏:公开议论、批评。)也证明“谤讥”是背后议论。所以说“闻于寡人之耳”的“谤讥”还能够受“下赏”,这也证明该词不是贬义。 今义:诽谤,毁谤贬义。 淫:古义:过分、过度;今义:特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走狗:古义:走的极快的猎狗;受人豢养并帮人作恶的人。 流氓:古: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