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572155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竣工 疏浚 逡巡 怙恶不悛 崇山峻岭 苗圃 黄埔 哺育 捕风捉影 惊魂甫定 复辟 馥郁 覆辙 物阜民丰 刚愎自用 撤退 清澈 坼裂 彻头彻尾 风驰电掣 1. D,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 _ 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

2、_话 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 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 一挥而就 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 一蹴而就 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 一挥而就 浮光掠影 2. C,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矛盾。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 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4

3、分)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 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3.用正确思想充实学生心灵(2分),能避免错误思想的滋生(2分)。,4.下面是叶培建评价“玉兔”号月球车状态好的报道,请概括状态好的主要依据,不超过40个字。(5分)“玉兔”号月球车14日自主唤醒,进入第四月昼工作期,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 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评价它的状态“出乎预料”的好。按照原定的3个月寿命,“玉兔”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与任务。他希望,今后即便不走不动,也能不断苏醒,“每隔半个月苏醒一次,工作一次”。原来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仍旧没有解决,但测月雷达已经开始工作,

4、全景相机也 已经正常拍摄,月球车搭栽的月基光学望远镜可根据需要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挥控制下开展后续探测工作.据悉,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前三个月昼工作期间,圓满完成了工程任务,获取了大量工程数据和科学数据,为今后月球探 測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4.超过设计寿命后成功自主唤醒,搭载的仪器能正常工作。(一点2分,答出两点给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质朴而且坦

5、率,很自信, 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拜河南穆伯长为师.伯长性情庄重严肃很不合群,即使是挺之也经常处在他的呵斥和怒气之中.李挺之侍奉先生更加恭谨。他曾经参与校订柳宗元的文章好几个月,最终能够传授易经。,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邵尧夫,当时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为母亲守孝,把粗布衣服当做皮裘穿,把蔬菜当做主食, 并且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亲。李挺之上门拜访,劝说他

6、学习关于万物的天赋和禀 受的学说.康节先生恭谨拜师,全将学业继承下来。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的易经,实际上是从李挺之那里学习、传承过来的。,挺之器大,难于识者,栖迟久不调。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以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yu)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或病之,谢 曰:“故事也。”居顷之,忠献谪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应当把小的贬职当做荣升。”只

7、有友人石曼卿说:“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为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 ”又调任孟州司法参军。当时范忠献公守孟州, 也不能够了解他。起初范忠献持节钺镇守延安,送别的人不采用旧例,一直送到境外, 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别。有人诟病非议他,李挺之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没有多久, 范忠献谪守安陆,只有李挺之到洛阳拜见他.以前送他到远郊的人,没有一个来。这时范忠献悔恨了解李挺之晚了。,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因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

8、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曼卿报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遺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友人尹师鲁用书信向舍人叶道卿推荐李挺之,通过石曼卿送信,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纪三十九.他能写古文,语言直白意蕴深邃,既不过于放纵也不显得拘谨,本来就完全可以赶得上前辈,不是我所能品评的。但是他能够安于低微的官位,一点也没有强求升官进职的意思,人们很少能够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达世务,假如稍稍被时世所 用,一定超过当世一般人很多。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石曼卿回复尹师鲁说:“现在专门从事写文章爱好古文的人非常少,

9、而且声名不为人所知,如果遗漏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古学就会更加衰落了,这就是师鲁你尽心来成就他的原因吧。,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选拔官吏)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 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丁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我向来不喜欢屈意拜谒权贵高官,因为推荐挺之的信, 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门上拜谒,直到把信送达后才停止。况且叶道卿乐意举荐他,因此我不后悔。”李挺之于

10、是能应选新的官职,改任为大理寺丞。恰逢石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往河东,征召挺之为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州人刘仲更跟从李挺之学习历法,世人称道刘仲更的历法,远远地超出古今历法之上。在泽州,转任殿中丞,遭逢母亲丧事。刚一除丧,就突然死在怀州守舍,当时是庆历五年二月。当时友人尹子渐镇守怀州,子渐哭悼李挺之过于哀痛感染疾病,不到一个月也死了。李挺之安葬在青社。,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能受易 受:传授 B.因石曼卿致之曰 因:通过 C.曼卿报师鲁曰 报:上报 D.丁母忧,甫除丧 丁:遭逢 5.C (回复,答复),6、下面与李挺之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11、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6.B (邵尧夫被李挺之成功劝说。),7、第段中,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3分) 7. 才华超众(有学问,有才干); 人品好(安于卑位,不张); 人罕能知之。(一点1分。,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3分) 8. (1) (3分)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 职。(“难

12、乎识者”的主语,1分,“栖迟”漂泊失意,1分。语意通顺1分。) (2)或病之,谢曰:“故事也。”(3分) (2) (3分)有人诟病非议他,挺之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病”诟病,1分;“谢” 告诉,1分;“故事”,旧例,1分。) (3)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4分) (3) (3分)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 就他。(“赀”资财,1分;“决其归心”,1分;“知”,了解,1分,“成”,成就,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

13、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3分) 9.全家参与(1分),冒雨进行(1分),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1分)。 (2) “笠是兜鍪蓑是甲” 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3分) 比喻(1分)。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1分),突出了劳动的艰辛(1分)。 (3)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 理解?(4分) “只不答”是说田夫没有答应“朝餐” “歇半霎”(2分),第四联是提醒田妇看管好家 里的鹅鸭,提防它

14、们到田里作践。(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烈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二人同心,_。(周易)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则不复也。”(论语) (3)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4)清荣峻茂,_。(郦道元三峡) (5)所守或匪亲,_。(李白蜀道难) (6)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今年欢笑复明年,_。(白居易琵琶行) (8)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10.(1)其利断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良多趣味 (5)化为狼与豺(6)奈何取之尽锱铢(7)秋月春风等闲度(8)雕阑玉砌应犹在,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垂向大地的杨柳 李天扬丰子恺回来了,回到我们生活中来了 。11月7日,“丰子恺文化专列”开行。上海地铁1109号列车的拉手和车壁上,印上了先生的漫画和哲语。9日是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地铁方面说,开行文化专列,一向大师致敬,二传递“讲文明树新风”的文化正能量。用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作,来树今日之“新风”,说明好的艺术作品能超越时空。先生有一名篇曰车厢社会,有先生的画,这个“车厢社会”,会清朗许多罢?,这两年,先生的画很热。由某家机构推出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在全国报纸上遍地开花。隔几天,就登一回,一登就一整版。发布者的自我定位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

16、中国文化、中国表达”,口气不小,移来形容丰公画作,倒也贴切。网络世界,先生同样广受追捧:微博上,有几个账号常发子恺漫画,粉丝量大,转发者众;微信上,“朋友圈”里,关于先生的帖子,很不少,也很受欢迎。我想,这恐怕与戾气横生、信任缺失的时风有关。先生的画作,像冬日阳光,像新鲜空气,让人温暖、神清。今天,需要这样的正能量。,(5)先生的第一本画集,出版于1925年。编者叶圣陶先生有过生动描写:“画都没有装裱,用图钉别在墙壁上,一幅挨一幅的,布满了客堂的三面墙壁。”子恺黑白漫画,就这样以简陋的面目面世了。先生说:“我不能承认自己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我只承认漫画二字是在我的画上开始用起的。”(6)抗战爆发,先生改画彩色风景人物画,以卖画贴补家用。画润一直很低,画受欢迎,为什么要“贱卖” ?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艺术品犹米麦医药,米麦贱卖可使大 众皆得疗饥,医药贱卖可使大众皆得疗疾,艺术品贱卖亦可使大众皆得欣赏。”持此想法并坚持这么做的大画家,有第二人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