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66847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余四中新余四中 2014-2015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 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 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 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 式抗

2、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 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 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 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 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 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

3、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 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 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 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 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 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 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 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 情怀的文化象征。

4、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 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 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 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 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 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 家庭的思乡情怀。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 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

5、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 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 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 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 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 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2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 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 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

6、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 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1. 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忍受无根的 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B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 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C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7、, 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D乡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化、工业化 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是一种具有 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 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伴随人的一生。 C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只 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D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8、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文化的“集 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自我,感受 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看的、消极 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C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人们浮躁的 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D乡

9、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 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为了生计各奔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 离都变远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 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 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 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 贤,曰“识

10、之”。及报命,奖谕甚至。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 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3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 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 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 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 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

11、寇退,乃引还。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 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 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 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 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 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横甚,来数抑之 抑:抑制、控制 B侍郎于谦抚山西

12、,亟称其才,可置近侍 亟:屡次 C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 听:听命 D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 乏:缺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B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C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D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 皇帝诉说此事,但皇

13、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 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 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 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 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5 分)_ (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5 分)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14、 野泊对月有感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行朝,指朝 廷迁移不定。48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 9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答: (三) 名句名篇默写 (6 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在中用典故赞扬各位堂弟有貌有才的两句是 _,_. (2).君子之于天下也,_,无莫也,_. (3).无欲速,_

15、.欲速则不达,_.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3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3 分) 挂鸟挂鸟 刘泷夜雪下得从容,小山村像铺展开的宣纸,收拢了一地的梅花。老两口起得早,她做饭,他扫雪,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山沟袖珍,叫凤翅坡。别人都搬走了,自家孩子去了城里,一条沟仅剩老两口。他叫她“老伴”,她叫他“当家的”。这么多年,习惯了。见他扫雪呢,她嗔道,当家的,咋忘了自己的营业?是呢!他拍下额头,扔下扫帚,碎步跑到沟里去。沟里场院边一块向阳的坡地上,有两片像渔网那样的挂鸟网。鸟网的线绳为土褐色, 挂在两根坚硬的檩条上,张网以待。当然,人撞上无所谓,鸟撞上肯定走不了啦。他养成了习惯,每天一早要跑到这里。他不是捉鸟,而是给鸟放生的。唉,孩子拴的网,老人不好违拗,只好出此下策。腊八那天,城里的闺女和姑爷回了。姑爷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气不减,开车拉鸟网, 要挂鸟。而且,居然当天真有两只呆头呆脑的山鸡挂在了网上。傍晚,姑爷把缚住双腿的山鸡扔进汽车后备厢,说去城里给领导进贡。行前,姑爷嘱 咐,爸,妈,精心些,有飞鸟挂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