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65589 上传时间:2018-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都七中成都七中 2012-2013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请用 2B 铅笔将 111 题、第 15 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 他题目的答案必须用 0.5mm 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上。第第卷(卷(33 分)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携手隽永勒令勒索肄业肆无忌惮 B蜿蜒宛然复辟开辟朗读书声琅琅 C蹊径奚落沦丧丧失贻误怡然自得 D蜕变兑现不肖生肖揩油白头偕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指摘诬蔑各行其是坚忍不拔 B编篡造诣文过饰非以身作则 C

2、纨绔禁锢民生凋敝众口烁金 D砥砺枷索备受压榨终南捷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既然是“民心工程” ,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广 大市民。 B期末考试前夕,他丢失了主要学科的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定会影响到他的 考试成绩。 C要是有一颗像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抱怨,遇事就会处变 不惊,安之若素。 D暴雨驱走了这几天的酷暑,晚自习后,漫步于校园,凉爽的风扑面而来,心情也随之 豁然开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自从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因 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

3、的体育活动。 B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 ,借助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传播介质,探索出一条 政务微博传递正能量的新路径。 C在消费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旅游市场近年来发展很快,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了 较高增速,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D目前,成都减灾研究所已建立了覆盖四川、甘肃和云南部分区域的地震预警系统,其 覆盖面积仅小于日本地震预警系统。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英国作家雨果在青年时期创作了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 ,这是一部叙说人的“命 运”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B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小说的主要线索是爱情和婚姻纠葛,表现了青 春和美好感

4、情如何受到家族统治的迫害以及年轻一代的叛逆和反抗。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 “风” “雅” “颂”三大类。2D 楚辞中的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苏轼的意义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 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

5、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 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这上与杜、 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 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 ,但他通过 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 、 “归田” 、 “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

6、心绪,已不只是对政 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 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 然比前者又要深刻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 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 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 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才是 最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 境中,所表

7、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 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传 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 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 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 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 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 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

8、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 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 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选自美的历程 ,有删改) 6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的意义的一项是 A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 爱的对象。3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 玄思。 C苏轼在美学上追求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和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 和生活态度,并把这一切提到了哲理高度。 D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

9、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 要的先驱作用。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亮出全文观点:苏轼把进取与退隐的双重矛盾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他 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B第段阐述了苏轼思想中入世和出世两方面的矛盾,重点分析了苏轼无法解脱而又要 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C第段提出了苏轼的美学追求、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然后详细地分析了陶诗平淡朴 质的意境,阐述了苏轼的追求。 D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其死后的各 个时代所产生的先驱作用和深远意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文

10、艺成就不虽如屈、陶、李、杜,然而在中国文艺史、美学史中却有巨大影响, 是一个重要人物。 B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深刻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是苏轼之所以 为苏轼的关键所在。 C苏轼虽然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在其心中仍深藏 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D相对于苏轼,朱熹更赞赏王安石,因为王安石的思想比较平和,不像苏轼那样对当时 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三、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晁错,颖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 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

11、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 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颖 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 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 袁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兵。 ”上问曰:“计安出

12、? ” 袁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削夺其地,以故反, 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 毋血刃而俱罢。 ”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 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 “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 言矣。 ”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 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 景帝喟然长息,曰:“

13、公言善。吾亦恨之!”4(节选自汉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匈奴强,数寇边寇:入侵 B口让多怨让:责备 C复其故地复:恢复 D吾亦恨之恨:痛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上发兵以御之阙秦以利晋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C复故地而罢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景帝时晁错更改修定了 若干法令,引起了诸侯王们的不安。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

14、令等多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 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 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袁盎的话杀了晁错,并非偏信袁盎,他的真正目的在于平息七国的叛乱, 所以不得不让晁错成为牺牲品。 第第卷(卷(117 分)分) 四、 (25 分) 12把下面课内文言语句和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分) (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5 分) 13阅读下面的一

15、首宋诗,回答问题。 (8 分) 北陂杏花【注】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注】本诗写于王安石罢相后隐居江宁(今南京)时,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陂(bi) , 水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1)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写 抒发的情怀。 (3 分) (2)后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荆公绝句,多对语甚工者” ,赞其语言精工、意旨深 远,请结合诗歌三四句对此作简要赏析。 (5 分)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7 分)(1) ,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氓)(2)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5)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6)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7)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五、 (22 分)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518 题。造 心 毕淑敏 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 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 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 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黑无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洁酷 寒。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