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529407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劝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矛盾)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汉武帝,郡国并行 七国之乱,推恩令,“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尤兼三四” “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地方割据势力,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宰相

2、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主要原因是 ?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监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 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 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进军,中国政区图 省 那么省制的开端是什么时候呢?,(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

3、世大典叙录官制,特殊: 行省之下: 行省权力: 意义:,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特点:,君主专制的演进,汉承秦制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中朝、外朝,三省六部逐步形成,皇帝,中书省 (决策),尚书省 (执行),门下省 (审议),吏、户、礼、兵、刑、工,唐朝“三省六部制”,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演进3:宋朝削弱相权,皇帝总揽大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演进4:元朝设中书省,相权不断削弱 君权不断加强,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4、:,1.呈现两大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在中央政权,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3.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消弱。 4.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迈克尔H哈特(美),(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战国)各国纷纷掀起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人民渴望统一,秦的统一,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商鞅变

5、法成效最大,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巩固提高,想一想,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秦朝统一条件:客观原因: 1. 经济基础:封建经济有所发展 2.社会基础:各族人民初步融合,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3.人心所向: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渴望统一 4. 政治基础:兼并战争,完成局部统一 5. 思想基础:法家思想 主观原因: 6. 秦国实力:商鞅变法,国富兵强 7. 个人原因: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秦,前221年定都咸阳,秦,远交近攻,北抵长城一带,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制曰:“朕为始皇

6、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皆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4、本质:是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皇帝制度,1、由来:三皇 五帝,2、权力:总揽大权,任免官员,调动军队,3、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影响: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皇帝,御史大夫执奏章下诏令监察百官,丞相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 处理政事,太 尉 掌军务,(虚设),诸卿掌

7、国家各项具体事务,皇帝,(虚设),三公九卿制,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问: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皇帝,中央机构,三公九卿,郡,郡守、郡丞、郡尉,县,乡,里,县令、县丞、县尉,三老、啬夫、游徼,里典,3.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度,衡,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量,统一文字,【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8、度 2、法律:秦始皇颁布秦律 3、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4、文化:统一文字,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5、工程: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筑长城。 6、军事:南服百越,北击匈奴,郡县制的实质、影响、与分封制的异同? (1)内容: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管辖;设郡守和县令或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定期向皇帝汇报 (2)实质:中央集权 (3)影响: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历代沿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秦始皇的功过,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前221年统一 天下后,在其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

9、役百姓,实在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辨: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如何评价秦始皇?,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如何评价秦始皇?,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

10、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广大农民离开了土地,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

11、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二者不能完全分开,1、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政治:分封制崩溃,秦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3、实践:秦国商

12、鞅变法开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 4、理论:韩非子法家思想是秦治国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央集权制之下的专制统治,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最终秦王朝土崩瓦解,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能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抵御外敌、进行工程建设),有利于以及对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秦失其政而陈涉(陈胜)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 司马迁,感受高考,1. (2010年安徽文综14题)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

13、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2010年新课标文综25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C,D,1、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的官职,其直接意图是( )A、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B、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权

14、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2、监察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设置的(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诸卿,D,B,3、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4、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应出自 A、西周 B、秦朝 C、商朝 D、夏朝,D,B,巩固提高,5、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 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 一

15、”“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 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官职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巩固提高,6、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 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 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巩固提高,7、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 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 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巩固提高,8、“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 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 观点: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世袭制,巩固提高,9、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B,巩固提高,10、以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B,1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