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23077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山东省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满分(满分 100100,时间,时间 9090 分钟)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一、单选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 787277,上述实验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F1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用矮杆晚熟(ddEE)水稻和高杆早熟(DDee) 水稻杂交,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希望达到 2000 珠矮杆早熟纯种水稻,那么 F2 在理论上要有( )A800 珠 B1000 珠 C1600 珠 D32000 珠3孟德尔运用

2、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假说的是(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F2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 31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4基因型为 AaBb 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3131,基因型 6 种B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31,基因型 3 种C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9331,基因型 9 种 D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11,基因型 3 种5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 281 粒,黄色皱粒有 27

3、0粒,绿色圆粒有 95 粒,绿色皱粒有 90 粒。则某豌豆的遗传因子组合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6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3A甲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7. 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 3 个极体和 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 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B1、3C1、3 或 2、4 Dl、4 或 2

4、、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卵原细胞共产生 3 个极体,一个与卵细胞相同,另两个与卵细胞互补。考点:本题以图像识别为背景考查细胞增殖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是( ) A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 B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C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交叉互换D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内49右图为某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

5、胞属于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图中含有 3 条非同源染色体,属于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期图。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0下图是血友病谱系,8 和 9 的后代中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A1/2 B1/4 C1/8 D1/1611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5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2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

6、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13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至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可能是 ( )A. 44XY B. 44XX C. 44YY D. 46 条61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 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有毒 R 型 无毒 R 型 有毒 S 型 无毒 S 型A B C D15对某一噬菌体的 DNA 用32P 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 标记,让上述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上述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200 个噬菌体,则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31P B只有两个噬菌体含有32PC全部噬菌体都含有15N D只有两个噬菌体含有15N 1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直接和间接地证明了 DNA ( )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能进行自我复制,上下代保持连续性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A B C D717. 下列关于双链 DN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若一条链上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 A 和 T 数目也相等若一条链上 A 的数目大于 T,则另一条链上 A 的数目小于 T若一条链上 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 A:T:G:C=1:2:3:4若一条链上 A

8、: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 A:T:G:C=2:1:4:318某 DNA 分子中,碱基 A 和 T 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42%,若其中一条单链中,含胞嘧啶24%,则该链的互补链中,胞嘧啶占( )A.12 B.24% C.26% D.34%19. 已知某 DNA 分子含有 500 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 A:G:T:C=1:2:3:4;该 DNA 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鸟嘌呤的脱氧核苷酸 4500 个,则该 DNA 分子已复制了( ) A.3 次 B.4 次 C.5 次 D.6 次820. 一双链 DNA 分子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 A 变成了 T,则 DNA 分子经

9、 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 DNA 占( )A 1/2 B1/2n1 C1/2 n D1/ n+121. 某 DNA 分子的两条链均带有同位素15N 标记,在含有14N 核苷酸的试管中以该 DNA 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复制 3 次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占( )A.1/2 B. 1/4 C. 1/6 D. 1/822. . 基因的化学本质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基因储存了遗传信息,能控制生物性状 D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来源:ZXXK923. 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于( )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碱基

10、对的数目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24信使 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 tRNA 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A.tRNA 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 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tRNA 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 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25. 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 DNA 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 RNA 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 mRNA 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

11、DNA 分子多,转录成的 mRNA 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10D真核细胞中 DNA 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合成均在细胞质内完成26DNA 分子的解旋发生在下列那些过程中( )A复制B转录C翻译D复制和转录27已知一个蛋白质由 2 条肽链组成,连接氨基酸的肽键共有 198 个,翻译该蛋白质的mRNA 中有 A 和 G 共 200 个,则转录该 mRNA 的基因中 C 和 T 不能少于( )A200 个 B400 个 C600 个 D800 个28某生物基因单链的一段是GCAGACAAA 若以此链为模板,经转录翻译形成的多肽链上所对

12、应的氨基酸顺序是( )苯丙氨酸 UUU; 天冬氨酸 GAC; 亮氨酸 CUG; 赖氨酸 AAA; 精氨酸 CGU; 丙氨酸 GCA11A. B. C. D.29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 mRNA 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B、该过程的模板是 mRNA,原料是 20 种游离的氨基酸C、最终合成的肽链在结构上各不相同D、核糖体从右往左移动30据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B过程只需要 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 就能完成C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图

13、中只有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12二、非选择题(四个小题,共二、非选择题(四个小题,共 4040 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131 (1010 分)分)某雄性生物体细内的 DNA 含量为 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 DNA 变化。据图回答:(1)从 A 到 G 表示的是_ _分裂过程;曲线由 J 到 O 表示的是_ _分裂过程。(2)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_(用字母表示) 。E 时期的细胞叫_细胞;G 时期的细胞称_。(3)由 AC,DNA 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 _。由 DE,DNA 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因是_ 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14、。由 FG,DNA 含量再减少一增,原因是_ 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由 HJ,DNA 的含量又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_使两配子结合成合子。I 时的细胞称为_。133232 (8 分)图 1 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示意图,图 2 为该致病基因控制某个酶合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DNA 的复制是图 1 中的 (用图中的序号回答) ,DNA 复制的方式 。(2)图 1 中生理过程叫 ,主要是在 内进行的。(3)图 2 所示在核糖体上发生的生理过程相当于图 1 中的 过程,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需要的运载工具是图 3 中的 14。(4)图 2 中的生理过程共同遵循的原则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