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21244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5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的典型问题(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MS/OHSMS认证 审核中的典型问题及分析,典型问题,法律法规关注不够 组织有效员工数的问题 审核策划不合理 多场所审核中的问题 现场审核有效性不足 不符合的开具及关闭,与法律法规相关的问题,适用法律法规的识别 法规符合性文件收集不全 监测及检测的实施与结果 合规性评价 违规现象及纠正措施 现场观察不充分 重大环境安全事故,适用法律法规的识别,法规清单中有遗漏,尤其是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

2、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适用法律法规的识别,忽略了地方法规和标准 -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北京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502-2008 -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广东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3-2009,适用法律法规的识别,最新颁布的法规未列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08年2月28日修订,6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07年10月28日修订,08年4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08年10月28日修订,09年5月1日实施 -国家危险废弃物

3、名录 08年6月6日修订,8月1日实施,法规符合性文件收集不全,需收集的文件包括 -新、改、扩项目环评/安评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及批复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相关文件 -消防验收报告 -安全生产许可证 -资质证书,法规符合性文件收集不全,需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行业 -矿山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 -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法规性文件的内容关注不够,环评/安评/职业健康卫生评价批复中的结论和要求 竣工验收批复中的要求 专家验收组的意见,案例,东岭冶炼的批复中的问题 审核组在认证审核、监督审核中都未关注到,法规符合性文件收集不全,需要有资质的行业 -采矿 -危险化学品 -建筑企业

4、-园林绿化企业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 -食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监测与检测的实施与结果,问题 -监测报告不全 -监测项目不全 -对检测报告关注不够 -对结果的符合性未关注,监测与检测的实施与结果,监测的要求 -企业:水、气、声排放及特征污染因子 -开发区、自然风景区:水、气、声质量 -作业场所尘、毒、噪的监测 -监测单位需通过计量认证 -监测单位需有该项目的监测能力 -关注企业自身监测的实施 -每年提供监测报告,监测与检测的实施与结果,检测的要求 -特种设备的年检 锅炉安全附件: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 起重设备的定期年检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定期年检 绝缘鞋、绝缘手套、安全带 -避雷装置

5、的定期年检 -消防报警系统的定期年检 -消防设施的定期年检,监测与检测的实施与结果,认真核对结果的符合性 -某些监测报告没有符合性的判断结论 -对于超标的现象应关注企业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案例1-1,*人革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提交了种类齐全的水、气、声的监测报告,其中一台锅炉烟气的监测值为392.2 mg/m3,根据GB9078-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达到的标准是250 mg/m3。而组织的合规性评价结果是对所有法律法规标准均符合,审核组并未就此提出任何的质疑。,案例1-2,审核组长的反馈意见为:因审核疏忽,没有对每项监测数据的符合性进行核实,烟气超标的原因是锅炉所用水膜除尘器运行

6、时间过长,没有定期及时处理,导致除尘器内积灰严重,除尘效率下降。,合规性评价,问题: -组织评价的范围未涵盖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 -未针对具体的适用条款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不真实,合规性评价,要求 -查其评价报告覆盖范围是否全面 -验证其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查报告:环评/安评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监测报告、检测报告、资质证书 (2)查记录:运行记录、危废转移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信息交流记录 (3)现场观察:,违规现象及纠正措施,问题 -不能及时发现受审核方存在的违规现象 -发现违规现象后并未引起重视并重点关注和审核,案例2,某铅冶炼公司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转交给某物资公司处置

7、(签定有合同),而审核组并未关注该物资公司的是否有处置危废物的资质,在初审及监督审核中,并未就该危险固废的处置情况及接收单位的资质问题进行审核。,现场观察,问题 -现场观察的范围不全,未能覆盖相应的设施、区域 -观察中因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违规现象,现场观察,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是否正常、出水、排放口、连续监测装置、排气筒排出的废气 化学品:贮存仓库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使用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MSDS、现场的应急物资、设备设施 危险废物:仓库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特种设备:年检标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

8、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完好性及年检情况,现场观察,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设备:安全阀、水位表、报警装置、液位计、爆破片、紧急切断阀、过流保护装置、快开门连锁保护装置、气瓶瓶阀、气瓶减压阀、液位限制阀、检漏装置、限速器、安全钳、起重机械限位器(重量、重力矩、高度)等 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尤其是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车间的粉尘、噪音、气味、温度 消防器材:配备建筑设计放火规范、年检标志、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重大环境安全事故,上网搜巡相关信息:高风险行业 审核组应在在不同层面上对组织是否发生过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情况进行审核,如高管层、安全环保部门、体系推进部门、生产车间; 对于发生了事故

9、的,审核记录需显示对此进行了关注和重点审核,如事故调查,处置情况; 审核记录应显示围绕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的控制情况进行了重点审核,组织员工数有误,员工:指其工作活动在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认证范围内的所有人员 有效的雇员数量包括审核时将在场的非长期(季节性的、临时的和分包的)雇员 倒班情况:有效的员工数=(不倒班的员工人数+ (倒班的员工人数/(倒班数-1),组织员工数有误,组织有意瞒报员工人数 -认证审核时:需在一阶段审核时对组织的员工人数进行确认 -监督审核时:监督审核变更调查表 -复评审核时:需对组织员工数进行再次确认 -可通过上网查询来验证,组织员工数有误,*电力电线厂,在

10、2006年10月30日*环境监测站噪声监测报告中描述组织人数为120,而委托书中为56人,审核组未在现场对组织人数进行验证,审核策划不合理,结合审核时审核人日不合理 专业人员的安排不合理 不同审核目的的审核计划没有区别 要素的审核策划不合理 -某一要素只在一个部门取证:4.3.2、4.3.3、4.4.2、4.4.3、4.5.1、4.5.2 -某些要素安排在每一个部门都审核:4.3.1、4.4.6、4.4.7 审核时间安排不合理,案例3,*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为Q、E、S三体系结合审核,员工总数320人,根据CQC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应安排Q:9人天、E:8人天、S:8人天,评审中心根据受审核方管

11、理体系一体化的成熟度和审核组能力经验成熟度最终确定的现场审核人天为21。审核组安排如下:A(QES)、B(QES)、C(ES技术专家)、D(Q)、F(Q)、G(Q技术专家)、H(Q)、I(Q技术专家),共安排4.5天的审核,审核方案策划,审核人日除需满足总的审核人日,还应注意单体系的人日也需满足 单体系的人日需满足打折后的人日 除QMS以外其他的管理体系的总人日应满足打折后人日数 案例中E、S的人日至少满足 因:(E +S)0.9 0.8=( 8 +8) 0.72E、S=80.72 =5.72 所以:E、S至少为6人日E+S=12人日,审核方案策划,专业人员的安排: 一阶段:体系推进部门、现场

12、巡视 二阶段:行业典型重要环境因素/风险产生及控制所涉及的部门,主要包括: a)产生典型重要环境因素的工序、部门,如纺织印染企业的印染车间 b)有行业排放标准的组织,其末端治理活动及部门,如纺织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厂; c)通过一阶段审核后,认为需要由专业审核员审核的部门。,审核方案策划,应根据不同的审核目的编制不同的审核计划 一阶段和二阶段 监督与认证不同 复评计划体现复评的特点 变更计划,案例4,*啤酒有限公司,二阶段审核时仅在管理层策划4.3.4条款的审核,而在方案的执行部门(如包装部、工程部、生产部),以及方案的监督检查部门(如生产部、人力资源部)均未安排该条款的审核,审核方案策划,要素

13、的审核策划 -某些要素不能只安排在一个部门来审核 4.3.2、4.3.3、4.4.2、4.4.3、4.5.1、4.5.2 -目标指标方案的主责部门应安排4.3.3审核 -至少安排对一个生产车间的4.5.1的审核,尤其是OHSMS的审核 -不必在所有部门都安排审核4.3.1、4.4.6和4.4.7,案例5-1,*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图中有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办公室、生产部、采购部、开发部、品管部和财务部等职能部门,在审核计划中将采购部、开发部、品管部、财务部和生产部(下辖三个车间、两个仓库和一个设备管理部)安排在一起审核,且这些部门都只安排了4.4.6和4.4.7 两个条款,核查记录也分不

14、清审核员在审哪个部门。,案例5-2,点评:生产部、采购部、开发部、品管部和财务部在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具有截然不同的职责与权限,他们各自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应的运行控制和应急响应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审核中应各有侧重。比如财务部应侧重于4.4.1和4.3.3;采购部应注重原材料中的环境因素、对相关方的影响及外部信息交流等;开发部应关注所开发新产品中的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情况;而生产部是环境因素较为集中、产污环节较多、污染较为严重的部门,理应作为审核的重点,4.4.6、4.4.7是必须要审的,而其他条款,如4.3.1、4.3.3、4.4.2、4.5.1等也应视具体情况有所涉及,审核方案的策划,职责权限、环

15、境因素差别较大的部门应分别策划安排审核在时间安排上,应根据不同部门EMS/OHSMS职责的大小,在审核时间的长短上有所差别 认证审核和复评审核,需归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所有部门进行审核,包括工会、企划部等部门,监督审核计划,抽样量:认证审核的1/3 抽样部门:涉及到重要环境因素/重大(不可接受风险)部门、涉及到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的部门、上次审核中存在NC的部门 每次必审:体系推进部门、多场所组织的总部、管代、生产部门、污染治理设施,多场所审核中的问题,抽样的合理性 人日的计算 -应是抽样后的每个场所,单独计算人日 -可视每个场所的管理、环境因素、风险的具体情况对人日进行删减 -删减人日的原因:

16、结合审核只能在计算结合的人日时考虑一次,现场审核有效性不足,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对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危险源)的审核不足 现场审核的时间较少,案 例6,*工程公司将土石方开挖、吊装、架设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识别为重要危险源,但审核组在现场审核时,未对这几项活动的运行控制(4.4.6)情况进行审核,案 例7,*化工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安全评价报告中指出*分公司整个合成氨装置构成重大危险源,但组织尚未按照法规要求建立相关管理机构,也未按照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审核组现场未进行关注。,不符合项,问题 -事实描述不清晰 -判标有误 -原因分析/纠正措施不到位,即关闭,案例8,事实描述:第19条规定 “绝缘安全用具应定期进行试验”,但电配电房的工具用绝缘手套、绝缘靴等未提供定期试验合格的证据。 以上事实不符合GB/28001标准4.5.1“组织应建立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案例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