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14657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组织行为学课程统一命题大纲,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1.课程性质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这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是多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科学。 2.考试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试,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的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规律性,从而提高考生在做领导工作与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最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二、考试内容(各章节的重点内容),教材第一、二章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其中第一章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对章内各节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和一定的把握;第二章属一般性内容。 第三章至第五章介绍个体行为与管理,其中第三章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对章内各节的主要内容重点了解和把握。第四章为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第五章为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皆为一般性内容。 第六章至第九章介绍群体行为与管理。

3、其中,第六章为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第七章为群体内部互动行为,是全书的重点内容。第八章为群体的人际关系,属一般性内容。第九章为群体间互动行为,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介绍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其中,第十章为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属一般性内容。第十一章为领导理论,为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第十二章为领导的决策行为,该章不作为重点内容。 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为激励理论与应用。其中第十三章为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属重点内容。第十四章为激励理论研究,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第十五章为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是一般性内容。 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介绍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其中,第十六章为组织结构,该

4、章属一般性内容。第十七章为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属重点内容,应该对章内各节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和一定的把握。第十八章为组织文化,属一般性内容。,三、考试命题的原则,1.命题标准“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程。命题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并有适当的时间对答案进行检查 2.考试依据和范围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1999年9月颁布的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组织行为学(孙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

5、版)教材为命题范围。试题的参考答案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关提法来编制,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好组织行为学,需要有一些必备的相关知识,如管理学原理、组织学原理,以及一定的哲学、领导科学、决策学知识等。学习组织行为学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将识记、理解、领会与分析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理解和分析能力。命题中要体现既测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测试分析能力的原则。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试卷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大一些,次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节的分数为适中。单章考核分数不超过20%。,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

6、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试卷内容以第1、3、6、7、9、11、13、14、17章为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不低于60%。第5、8、10、15、16、18章为次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约为30%,其它章节均为一般考核考内容,分值比例不超过10%。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已明确不列为考核内容的不作试卷内容。,3.试卷能力结构能力考核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考核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左右、“理解”占30%左右、“简单应用”占30%左右、“综合应用”占20%左右。 4.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的难度分为“容易”、

7、“中等偏易”、“中等偏难”和“难”四个层次,不同难度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容易”占20%左右,“中等偏易”占30%左右,“中等偏难”占30%左右,“难”占20%左右。 5.试卷的题型结构本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五种。,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简介,组织行为学(又称:组织行为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观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组织行为学主要关心管理实践中两个核心命题 一是提高工作绩效;二是提高人在工作中的满意度。,行为的特征,行为是人说的和做的 行为具有一

8、种以上的测量标准 行为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 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行为受规律的支配 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如:玛利坐在计算机前给父母写信,敲击键盘: 一种行动过程 实际操作 具有测量的标准 速度和正确性 可以观察的过程 一系列动作的完成 对环境产生影响 计算机显示内容 是有规律的 用计算机是学习的结果 公开的和隐蔽的 显现的和思维的,一、为什么人是重要的经营要素企业的本质 专业化的产物企业生存的保障 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 资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特性:抵押和看护人力资本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他的价值越高,流动性越强,管理越难。,二、管理者的角色行为,1、管理者的任务经营助手:经

9、营理念、方针、目标。管理业务:保证部门工作顺利完成。实施业务:业务的具体操作,包括:重要的;不可授权的;下属能力不能完成的。,2、管理者的关系工作 任务角色目标?方法?实行?我 管理者的角色我是谁?我应该如何做?我是怎么做的?,他们 人际角色领导?同级?下属?合作者?客户?供应商?,3、管理者的职能,计划,协调,指挥,组织,控制,4、管理者的目的 完成工作目标提高工作绩效建立工作团队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三、如何完成管理者的角色,1、建立工作规范业务流程:能让工作关系解决的问题,不要依靠人的关系来解决。2、建立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工作绩效考核与工作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能,3、

10、运用管理技能执行工作行为1)了解自己如何开发自身的管理才能?2)了解管理者管理和影响力?3)了解管理的团队团队是如何建成的?4) 组织激励?,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中的个体行为;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组织中的领导与决策行为; 组织中的激励行为; 组织中的工作行为; 组织设计与组织发展(变革); 组织文化与组织建设。,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一、组织行为学范畴 组织 从动态来看动词从静态来看名词 行为 广义的行为和狭义的行为广义行为= 可见性+内隐性 人的行为的5个特点:适应性 多样性 动态性可控性 人的行为实质是生理和心理因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11、行为的分类: 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分为3种行为:行为的主体是单个人就是个体行为行为的主体是班组科室部门就是群体行为行为的主体是企业,学校,机关,医院等,就是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规律的学科 学习组织行为学关注的四个要点: 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原因很重要,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一、定义:组织行为管理学也叫管理心理学、组织管理学、组织心理学等,组织行为管理学是系统的研究一个组织中所有组织成员,包括个人、群体、组织;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等多种行为的科学。研究重点: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二、学科性质:边缘性: 多学科相交叉性:综合其他学

12、科的研究成果多层次相交切性:研究组织中不同层次和整体的行为两重性:自然属性决定的一般规律社会属性决定的特殊规律 应用性:联系实际组织管理工作,第三节:组织行为产生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中应用的直接产物 起源于心理学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 霍桑实验:1、试验室照明实验(1924-1927) 研究目的:各种照明度对工作效率的作用 试验组(照明增加):产量上升 对照组(照明如常):产量也上升 有一组照明减少产量也增加 结论:认为并非照明因素在起作用,2、继电室装配实验(1927-1932) 目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实验条件:不同的工作设计、工作日与工作周期、工间休息、建立

13、个人与团队的工资制度 结果:产量上升30%、迟到缺勤率下降15.2% - 3.5% 假设影响的因素: a)摆脱了疲劳感b)去掉了单调感c)增加了工资的刺激 d)改变了管理方法 主要原因:女工的态度有了变化, 这与试验室的自由气氛、管理宽松、亲近有关 最终结论:工人的自身感受、理解能力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3、采访研究(1928-1934) 通过谈话让工人发泄不满 涉及人员21000名工人,寻求工人不满意因素、需求等 后被发展为间接法,是心理学的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找出了一些工人的动机因素,4、观察研究(1931-1932)银行报务观察室研究十四个男性与监督人员共同工作结果:任何工

14、作团体都可构成一个有固定行为准则的复杂社会组织,并享有正式组织的感情需求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小团体研究),整个实验最终结论: 工人并非“经济人” 个人的态度对行为起重要作用 管理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 团结奋斗对达成组织目标和满足工人满意度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的问题霍桑实验的启示: 社会心理因素 士气问题 非正式组织问题 建立新型领导,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理论体系与相关学科关系,重要函数: Bf(P.E) 个人行为 OBf(IC,OS,TI,PGP,SLS,OC,CI) OB:组织行为 IC:个人的特性 OS:组织结构 TI:技术或生产的影响 情景变量 PGP:同事之间的群体压力 制约着 SLS:上级的

15、领导作用 组织行为 OC:组织气氛 IC: (组织文化、社会文化)文化影响 (组织行为组织中个人的行为),第二章 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一、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二、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三、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四、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五、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六、对未来的预见性,第二节:研究的基本过程一、研究程序: 归纳 演绎综合 分析观察个人、 总体评价 对行为群体、组织 进行预测的行为反馈,对行为 进行观察, 得出初步 印象性结论,分析原因、 效果 及各种制约 因素 和相互关系,对行为改变 的预测、指 导,提高领 导效能,第三节:研究的主要方法,一、案例研究法 二、观察法 三、心里测验法 四、调查法面谈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五、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