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09677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浙江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杭州二中 2013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命题:高二化学备课组 2014.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14 Cu64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下列化学用语只能用来表示一种微粒的是A BP CCH4O DC2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 117 号元素暂时命名为 Uus,以下关于 Uus 的 叙述正确的是 A是稀有气体 B有放射性 C是第六周期元素 D质量数为 117 3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常用的干燥剂 B常温下都能

2、与氢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C一定条件下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D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增大 4.已知33As、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 H3AsO4H2SO4H3PO4 5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 表的一部分(136 号元素) ,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 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的氯化物熔点低 C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第四周期第 VIIIB 族 D、形成的某种

3、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 又含有离子键 6.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HBrHIHF3D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变的更稳定了17.两种短周期元素 X 和 Y 形成的单质能与氢气反应生成 HX 和 HY,反应热分别为 H1和 H 2,已知 H1H 2,则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沸点:HYHX B还原性:HYHX C稳定性:HYHX D酸性:HXO4HYO4 18. 以下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表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B右图表示某反应能量的变化与生成物状态无关 C右图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

4、应过 程中的能量变化 D右图表明化学反应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 恒 1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 Cl2:MnO2+4HClMn2+2Cl+Cl2+2H2OB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2NO3- = 2H2O +Cu2+2NO2 C足量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NH3H2O+SO2=NH4+HSO3- DCa(HCO3)2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HCO3 +Ca2+OH= CaCO3+H2O 203.2g 铜与过量硝酸(8molL-1,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2和 NO,反 应后溶液中含 amolH+,则此时溶液

5、中所含 NO3-的物质的量是 ( ) A.(0.2+a)mol B.(0.1+a)mol C.(0.05+a)mol D.a mol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21.(10 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S+2KNO3 +3CK2S +3CO2+N2。 请根据其中所含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钾元素框图,数据“39.10”表示的是 _;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 (2)上述元素中,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且离子半径最 大的元素,其氧化物中一种对应水化物能与氯单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上述反应生成物中,属于非电解质

6、的是_(写结构式) ;其中熔点最高的物质 的 电子式是_。 (4)上述化学方程式的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 能证明其递变规律的事实是( ) (填字母)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D其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22.(6 分) (1)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已知:H2(g)Cl2(g)2HCl(g) ,H185kJ/mol ;E(HH)436 kJ/mol, E(ClCl)247 kJ/mol 。则:E(HCl) (2)下图是 1 mol NO2和 1 mol CO

7、 反应生成 CO2和4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请写出 NO2和 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3(8 分)已知 KMnO4和 H2C2O4(草酸)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欲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 KMnO4溶液均已酸化) (1)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问内生成 CO2气体体积的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装置 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 A 溶液一次性加入,A、B 的成分见下表: 该实验探究的是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 相同时间内

8、针筒中所得 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实验序号)。 (2)乙组:通过测定 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取两支试管 各加入 2 mL 0.1 molL-1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4 mL 0.1 molL-1 KMnO4溶液。将 四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各有一支盛有 H2C2O4溶液和 KMnO4溶液),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 组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该实验试图探究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完 全褪色,其原因是 24 (10 分)下列 AH 八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

9、部分产物未标 出) 。已知 A 是正盐,B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G 是红棕色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 A 的化学式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E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G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 H 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检验 D 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25 (15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金属与浓硫酸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 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时硫元素与氢元素的氧化性强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固定装置已略去)序号A 溶液B 溶液2mL0.1 molL-1 H2C2O4溶液4mL0.01 molL-1 KMnO4溶液2mL0.2 mol

10、L-1 H2C2O4溶液4mL0.01 molL-1 KMnO4溶液2mL0.2 molL-1 H2C2O4溶液4mL0.01 molL-1 KMnO4溶液 少量 MnSO4(催化剂)5(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F 烧杯中的溶液通常是 。 (3)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 (4)实验结束后,证明 A 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 . 研究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1)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_;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2)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

11、 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用 a、b填写) 。(3)根据(3)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 释填入下列横线上:装置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BCCuO 固体_ _ _ _ _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 26. (6 分)在 50 mL a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 6.4 g 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 产物只有 NO2和 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 mL 时测得 c(NO)3 molL1。 3 (1)求稀释后的溶液 c(H+)_mol/L(2)若 a9,则生成的气体中 NO2的物质的量为_mol。(3)治理氮氧化物污

12、染的方法之一是用 NaOH 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若将上述的 NO2和 NO 的混合气体通入 1 molL1的 NaOH 恰好被吸收,NaOH 溶液的6体积为_mL。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一、 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二、二、 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分)题号题号12345678910答案答案CBCCDDCAAC题号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答案BADCBACDDB21(10 分)(1)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 分) 第 4 周期 IA(1 分) (2) 5(1 分),H2SO3+Cl2+H2OH2SO4+2HCl(2 分)(3) O=C=O (1 分) (1 分)(4) ON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