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497742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话-原型批评_外国文学教案_(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话-原型批评学科铺垫西方社会进入现代之前,有两大学科对 西方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即1870年 左右产生的实验心理学(也包括稍后产 生的深层心理学)以及人类学(可分为 体质人类学、物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神话-原型批评从文化人类学发源,后又 加入了心理学的内容,是20世纪最重要 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神话-原型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弗雷泽(1854-1941)剑桥大学研究员,文化人类学家。1890年,金枝初版,主要通过田野 调查去研究未开化的民族,从而考察人 类发展进程,是文化人类学的百科全书 。“金枝”之名的来源意大利的一个原始部落禅位时,年轻的 挑战者用树枝和老首领决斗,打败后

2、便 以金枝的名义继位。之后,年轻的继承 者吃老首领的肉、喝其血,以此象征对 其智慧和力量的继承。许多部落都有这 样的传统。基督教的弥撒后,教徒要喝葡萄酒、吃 面包也是这样的一种仪式。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前提人类的思想运动通过巫术、宗教和科学 三个阶段逐步发展,但高级思维中仍然 保留着低级阶段的痕迹。这是人类思维的规律,也是神话-原型批 评的重要理论前提。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在原始社会,自然现象给原始先民留下 的印象最深,如自然的各种变化、植物 的再生与动物躯体死而不能复生等等。弗雷泽研究发现,原始人类各族都以为 人每年都会死一次,复活一次,就像植 物一样。仪式“仪式”在神话-原型批评中十分重要。通

3、过仪式发出公开的宣告,有一种庄严 感和神圣感。如悲剧产生于酒神颂歌, 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最重要的 一个神,而颂歌就是一种仪式。弗雷泽认为图腾就是一种仪式,也是集 体无意识(文化认同,先于个体的存在 )的表现之一。(第二阶段)荣格(Jung,1875-1961 )瑞士人,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后来从 事精神病研究,是弗洛伊德的第一位得 意门生。师生二人共同建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 荣格是第一任会长,但后来两人产生了 分歧。荣格的创举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分 为三部分,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和 意识,取消了弗洛伊德说的“前意识”。对弗洛伊德来说,“力比多”主要指性, 而荣格认为,“力

4、比多”就是一切生命力 ,超越了性的范畴,纠正了其师泛性论 的弊端。荣格心理学理论的核心荣格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指遗传形成的某种心理气质, 是一个种族、民族所共有的,是人类世世代 代的普遍意识的长期积累。集体的、普遍的、超时空的。一种经验在某一种族、民族全体成员心理上 的积淀,也是种族或民族的记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会进入意识的领域。如图腾、神话以及在一些无法解释的梦 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等,都是集体无 意识的表现形式。又如大部分汉民族部落最早出现的图腾 是葫芦;龙,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 识,坚定了华夏儿女是龙的传人的信念 。又如,上天堂、下地狱也是人类根深蒂 固的无

5、意识。基督徒的原罪意识,奥古斯丁的忏悔 录、卢梭的忏悔录中忏悔得最多 的都是“偷东西”的经历,奥古斯丁用很 大的篇幅为自己偷梨忏悔,这与亚当、 夏娃偷吃智慧之树的果实相对应。集体无意识和“原型”集体无意识是更深层、根本的存在。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原 型”的概念人类心灵中反复出现的原 始意象。而集体无意识是“原型”的内容。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论文精神分析学是针对疾病的,所以荣格反对将 其用于文学创作的分析中;对文学创作应该 用艺术观点去解释。1. 关于文学的本质荣格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表现集体无意识, 文学是表现自主情结(autonomous complex )的,即作家不完全受个体意

6、识的控制。“伟大的文学艺术的源泉:集体无意识。 ”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称为第一手材料,而 集体无意识之外的是第二手材料,如作 者的经历、修养等等。如但丁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 是集体无意识,为第一手材料;而贝亚 特丽丝基于作者但丁的经历,为第二手 材料。荣格认为,文学起源于集体无意识,并 始终伴随着集体无意识。如西方文学中 反复出现的原型:救世主。一旦人类迷茫的时候,救世主形象就出 现了。“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 造了歌德。”中国的女娲、大禹和侠士都具有超人的 力量,经常出现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中。2. 文学的功能荣格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取得社会的平 衡与和谐。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是可以

7、被 唤醒的。阅读能引起读者自己的回忆, 集体无意识成了一种纽带,唤起共鸣。 “无论诗人多么傲慢,他们每个人都代 表着成千上万的人说话,预言着时代意 识的种种变化”3. 关于作家荣格认为,作家是神话的编撰者,从自 己的无意识中道出了原始的真理。艺术家的心理是内向直觉型的,进入意 识最深层反映集体无意识。4. 关于文学分类的问题荣格把文学分为心理型和幻觉型两种。心理型:即表现人的意识和感情的文学 作品。素材都来自于人的意识范畴,毕 竟普通的现实生活和人的喜怒哀乐易被 人理解。幻觉型:即集体无意识,较心理型来说 ,不易被感知和理解。原始神话的复活 ,更耐人寻味。(第三阶段)弗莱(Frye,1921-

8、1991)加拿大人,多伦多大学教授,文艺理论 家(与前两者不同)。在加拿大有很高 的地位,国葬待遇。被誉为“20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神话有很强的传播力量,它使仪式具有原型 意义,因此神话就是原型,在“叙述”层面称 为“神话”,而在“意义”层面称为“原型”。原型是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用原型可以 把一首诗同其他诗联系起来,因此有助于整 合统一我们的文学经验。而“原型”一词在现在的学术界用得非常混乱 ,原型必然与集体无意识有关,应追溯到古 代,且须在希腊神话与希伯来圣经( 旧约)中去找。弗莱用原型批评理论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作家对童年时代的回忆总是美好的,其原型 结构是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即人类的童

9、年 时代)很幸福,很多伟大作品都具有这样的 模式。而童年之后,经历了一个流浪的阶段 (即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但人类也不 会永远苦难,上帝把耶稣赐给了人类。原型可以把孤立的作品联系起来,丰富了艺 术体验。原型必然是反复出现的。文学是移位的神话古代神话中的信仰已经过时,但是并没有消 失,而是披上了现代的服装而成了现代文学 作品的原型。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复活 这是神的循环故事。弗莱认为,一切文学内容都是如此,只是用 不同方式、不同细节讲述这同一个故事,或 这个故事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分。喜剧:神的诞生、恋爱;传奇:神的历险、胜利;悲剧:神的受难、死亡;讽刺文学:神从死亡到复活之间的阶

10、段 。四季循环与人的认识喜剧春天;传奇夏天;悲剧秋天;讽刺文学冬天。弗莱认为西方文学史也是春夏秋冬的循环发 展。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代的传奇莎士 比亚的悲剧19世纪的喜剧20世纪的 讽刺文学,又有回归神话的趋向。弗莱理论的贡献1. 弗莱的理论把文学的发展置于一个大 体系中,眼界开阔,神话原型批评力图 寻找人类精神、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其中已出现系统论的因素,其总体研究 把人类精神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大大丰 富了文学研究的内容。2. 集体无意识、文化积淀,对很多文学 现象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弗莱理论的不足之处1. 用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取代了文学,能说 明很多问题,但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如:没 有考虑文学审美方面的内容;2. 忽视了文学同当代生活的联系,即文学的 当下性;弗莱的理论气魄宏大,有强烈的历 史眼光,但同时又是非历史的;弗莱试图证 明文学的超时空价值,但又束缚于特定的时 代。3. 很有价值的批评模式,但使用面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