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防治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2497052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7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常见疾病的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疾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疾病的防治(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第一节 常见传染病第二节 常见疾病 人体屏障第一节 常见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它不仅危及患者 本人而且还会累及他人,甚至造成全球性流行。传 染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和身体健 康。因此,大学生应加强和提高对传染病防治的认 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平时应注意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所引 起的一种具有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的疾病。一、 传染病的概述1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 原体所引起的该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 主要区别。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

2、时期称为传染 期,传染期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当固定,可作 为隔离病人的依据之一。(一) 传染病的特征3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有散 发性、流行和大流行之分。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上( 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中(年龄 、性别、职业)的分布,也是流行病学特征。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 或隐性感染,人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的 特异性免疫。感染不同病原体后,人体的免疫力持 续时间不同。(二)、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 传染源(1)患者:在不同病期的患者,其传染程度不同 。大多数传染病临床症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大,可以 通过咳嗽、打喷嚏、大便等排出病原体,因

3、此,患 者是主要的传染源。(2)隐性感染者: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 俗称小儿麻痹症)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脊髓灰质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质炎 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传染病,是人类类最早发发 现现的肠肠道病毒感染。临临床表现现主要有发热发热 、 咽痛、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发生迟缓迟缓 性麻痹 。属于消化系统传统传 染病。传传染源为为脊髓灰质质 炎病人,隐隐性感染及无症状的带带病毒者。传传播 途径主要经飞经飞 沫传传播及粪粪便传传播。本病在疫 苗接种以前多见见于温带带地区,终终年可有散发发 病人,夏秋季节发节发 病率上升,热带则热带则 四季发发 病率相似。发发病年龄龄普种

4、疫苗前发发病年龄龄集 中在1-5岁岁,年长长儿及成人较较少,而如今在婴婴 幼儿广泛应应用疫苗地区,发发病年龄龄由逐步提高 趋势趋势 。(3)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指恢复期的病人或健康带菌者,虽然他们的症状已消失或不出现症状,但仍排出病原怵,常见于伤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4)动物传染源:以动物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有鼠疫、狂犬病、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等。2 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包括经唾沫、尘埃进 行的传播,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 ,如麻疹、百日咳、结核、感冒等。(2)水源传播 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未经消 毒饮用后,可发生传染病。不少肠道传染病,如霍 乱

5、、伤寒、痢疾等,都可经水源人口传播。(3)食物传播:食物传播的传染病包括所有肠 道传染病及若干呼吸道、动物源性传染病和寄生虫 病等,如伤寒、痢疾、结核、白喉、蛔虫病等,可 以通过污染食物进行传播。(4)接触传播 :生活上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 密切接触而被传染,比如与乙型肝炎病人共用牙刷 、水杯、食具,又如与沙眼病人共用毛巾、脸盆, 因病人眼分泌物中有沙眼病原体而被传染。与患疥 疮的病人同睡一床,可因接触而染上疥疮。 (5)虫媒传播:通过媒介昆虫,如被蚊、蚤 、虱、蝇等叮咬、吸血而进衙传播,这类疾病有疟 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6)血液传播血液、血制品被病原体污染, 或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

6、等,可造成某些传 染病的传播。(7)土壤传播当病原体或其幼虫、虫卵污染 土壤时,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如破伤风、钩虫 病和蛔虫病等。人群易感性取决于人群中每个个体的免疫水平,人群易感性的变动与人群构成的变动、人群一般抵抗力的强弱、病原体种型组成的变动以及人工自动免疫的推广程度等有关。3 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1)执行“五早”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1) 早发现、早诊断;对传染病患者必须要早期发 现和早期诊断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2) 早隔离、早治疗:对病人或可疑病人要隔离观 察,及时治疗。如果隔离治疗不及时,对控制传染 病传播的危害极大。(3) 早报告:学校发现急性传

7、染病人或可疑病人时 ,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和有关防疫部门报告,以便 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传染病的蔓延。2)体检:学生入学前要进行身体检查,入学 后定期体检。3),检疫:对与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进 行检疫、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对病原携带者要 进行治疗和定期随访。4),隔离:对动物传染源亦应进行隔离,必要 时宰杀,并妥善处理其尸体、排泄物,及时做好 消毒工作。2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常用的消薄 方法有下列儿种:(1)日晒:一般附着在衣服、被褥等物品表面 的病原体,在直射阳光下暴晒36 h可被杀死。(2)煮沸:煮沸20 min可杀死各种病原体,包 括甲型、乙型肝炎病毒。(3)化学

8、法:常用 来苏水消毒用具;用10% 20石灰乳剂消毒粪便;用05的新洁尔灭溶液 消毒食具;3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可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措施两方 面同时进行。学校要对易感的学生进行指导,从而 提高易感人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在传染病流行期 间,应保护易感人群,避免其同病人接触,如有必 要可进行预防性服药。学校还要特别重视对易感人群进行有计划的预 防接种,使学生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这是学校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保护易感人群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人工免疫 法,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类。二 常见转染病流感发病率高,起病急,传播迅速,常引起 爆发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而影响学生的学

9、习 和身体健康,因此,其危害性不可低估.1、病因: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有甲 、乙、丙三型。流感病毒类型多,且容易发生变 异,故患病后,患者对其他类型的新生变异病毒 均无免疫力,因而容易反复大流行。(一) 流行性感冒2、流行病学(1) 特点:流感一旦发生,会迅速传播,传染性极强,这是流感最突出的特点。(2) 传染源:流感的传染源是病人,以病初23 d内传染力最强,健康人在此时接触病人,易被感染而发病。(3)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大量存在于病人的鼻涕、 唾沫、痰液中。随着咳嗽、打喷嚏、说话、呼吸 向外排放。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污染的食具 、物品、手等也能造成传染。(4)易感人群:除了6个

10、月以内的婴儿因为有来自母 体乳汁的抗体而较少被感染外,其他人不分年龄 、性别、职业均有发病的可能。但儿童、老年人 以及服务、运输行业的人员更易被感染。3、临床表现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为12 d,起病急病程 长(12周),以全身出现.中毒性表现为主。可分 为四型:(1).中毒型流感:此流感虽少见,但病死率高。 发病急,高热不退,很快出现脑炎、脑膜炎和循 环衰竭等症状。 (2).胃肠型流感 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患 者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与急性胃肠炎或食物 中毒极为相似。应注意鉴别。(3).一般型流感:本型最为常见先有高热寒战( 体温骤升至3 540C),随后全身无力,四肢酸 痛,鼻塞流涕,眼结

11、膜充血,流泪,鼻黏膜充血。 严重者嗓子疼,声音嘶哑,胸痛,咳黏液痰。(4).肺炎型流感:肺炎性流感也称原发性流感、 病毒性肺炎。主要发生于两岁以下的小儿、老年人 、体弱多病者。如果原先患有慢性气管炎、肺心病 、心脏病,再感染流感后病情就更加严重可出现 呼吸困难、血痰、发绀等肺炎症状。4、处理迄今为止对流感的治疗没有一种效果确切而理想的药。多采用对症治疗、及时隔离、注意体息等方法。高热病人多喝开水或服用阿司匹林,有继发感染的应适当选用抗生素,也可服用吗啉双胍或注射病毒唑等。5、预防1)经常的预防措施(1)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生活要有规律, 以提高抗病能

12、力。(2)注意发现和积极治疗学生的慢性扁桃体炎 、肺结核、肝炎等慢性病,消除诱发感冒的隐 患。(3) 要减少和避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如要 适应气温的突变,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教 室、宿舍要注意经常通风,减少空气的污染。(4) 加大卫生宣传力度,经常教育学生养成用鼻 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酗酒等良好的卫 生习惯。(5) 有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可以有针对性地注 射免疫球蛋白或转移因子等制剂,增强机体的免 疫能力。2)流行时的预防措施(1) 做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做好病情报告和发病率统计,掌握流行动态。(2) 该病流行时对病人采取家庭或校内临时隔离,直到其症状完全消失为止。暂时停止

13、全校性 聚会,要求学生戴口罩,且不要去公共场所。 (3) 注意教室、宿舍、办公室的通风,及时对空 气进行消毒。通常用食醋进行消毒,食醋用量按3 5 ml平方计算,加水一倍;置容器内熏蒸30 60 min;或点燃空气消毒卫生香;地面喷洒5的 来苏水也可消毒。(4) 流行期间,易感者可每日多食大蒜或中药单 味煎服,如板蓝根、大青叶、双花、贯仲等。在流 行期也可集体煎服进行预防。(二) 病毒性肝炎1、病因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肝炎病海,按日前发病的病原体种类不同,可把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2、 流行病学(1) 传染源: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都可成为 肝炎的传染源。

14、在我国慢性HbsAg携带者绝大 多数HbsAg阳性,占总人数的1015,因 而是最主要的传染源。(2)人群易感性:人对病毒性肝炎普遍易感 ,不同肝炎的易感性不同,人体患病后有一定 的免疫力。(3) 传播途径:经研究证明,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液、唾液、尿、炎便、眼泪、奶汁、精液、汗液中都可能检查到肝炎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有:经口腔传播:通过食物、水、苍蝇、食具、 手及公用物品,经口腔传染给健康人。其中水和食 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肝爆发流行的主 要传播方式,饮用水污染则是戊型肝炎爆发流行的 主要传播方式。体液传染:体液传染是HBV、HCV和HDV的主 要传播途径。经血液传播最常见的是通过药物

15、注射 、采血针、输血、预防接种、外科手术或拔牙等 由注射器、针头或器械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吸血昆虫的传染:日前有人发现蚊子的 消化道和唾液中也有肝炎病毒,其阳性率高达 67,应该引起重视,但目前尚缺乏证据。直接传染:患有乙型肝炎和仅携带表现 抗原的母亲.能将病毒于分娩时直接或间接地 传给婴儿,一般是通过胎盘或产道的损伤以及 异常病理变化而传染的。3、临床表现肝炎起病急,发热、全身无力,轻微劳动后就 可引起明显的疲倦,还有食欲不振,食后饱胀甚 至有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右上腹部不适和胀痛一肝脏肿大及压痛等。黄疸 型肝炎病人眼睛的巩膜发黄及全身皮肤和黏膜发黄 ,小便黄如茶色。少

16、数爆发性发病、起病急、高热 持续不降,消化道症状严重,恶心呕吐频繁,很快 出现深度黄疽、腹水及皮下出血,最后患者出现烦 躁、嗜睡或神志不清,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五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但甲型 多急性发病,常见的有黄疸;乙型较易发展成为慢 性;丙型与乙型相似.戊型与甲型相似。多数患者在6周至数个月内恢复正常。如果半 年后不能恢复,就可能转变为迁延性肝炎,若一年 未恢复,肝功能异常,肝和脾脏均肿大,即转变成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三种类型的 肝炎。4、处理病毒性肝炎至今无特效疗法,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类型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饮酒、过劳和不使用有损肝脏的药物。绝大多数人可以恢复健康。5、 预防(1)控制传染源:学校要早期发现和隔离 病人。病毒携带者应调离接触食品、自来水或 幼托工作,不能献血。学校医生、教师要严格 把关,对病愈返校复课的学生要认真检查。(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