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464831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教案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二)专题知识总结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地位及原因2(三)中外关联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3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1 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不同看法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1)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礼学” 。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

2、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3)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4)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5)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来概括。教材取第一种观点。2 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1)观点 1: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董仲舒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以

3、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4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2)观点 2: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

4、背离了客观真理。因此对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永恒性”作论证。(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3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1)观点 1: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存在的。翦伯赞认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被当作邪辟之说受到抑压,而儒家学说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提升到一尊的地位

5、。中国通史纲要写道:“武帝即位不久,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在理论上维护大一统的任务,就是要求树立为封建专制政权服务的思想体系。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推崇儒术,罢黜儒家以外的学派,只有通晓儒学的人才能做官。从此,儒家经典逐渐成为学者们的主要教材,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张传玺指出,西汉前期, “诸子百家的思想亦很活跃,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基本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 。(翦伯赞、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2)观点 2: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是不存在的。郭志坤认为: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 “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 ,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 ,也不坑 ,而是让其存在” 。董仲舒“所鼓吹的儒术跟原始的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已经糅合了各家各派的主张,成了博采百家,自成一体的思想体系,它兼顾了各方,顺乎时务,也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心应手的思想统治工具” 。 “董仲舒所提的罢黜百家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了,但实际上百家并没有罢黜。相反,汉武帝的指导思想是博采百家,运用各家各派学说的长处,加以综合利用” ,即“汉武帝所独

7、尊的儒术,实际上是一套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各家各派思想的封建专制理论” 。(郭志坤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 光明日报1980 年 6 月 10 日)4 关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学术界的权威看法是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5位;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

8、治思想。 ”(2)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层统治者极度荒淫, “三冗”问题严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释、道合流,思想禁锢等。5 关于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的学术争议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主要有两种意见。(1)肯定说。侯外庐认为,李贽的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者的鲜明性格,他在不少文章中对儒家的经典和道学进行了批判。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观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世,从而打击了道家的正统地位。(2)否定说。华山认为李贽是一个反道学的战士,但

9、是“他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竭力赞扬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 。陈曼平、张克认为, “李贽的政治思想不是别的,正是传统的儒家政治观” 。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评价、评述类设问6例 1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 “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7步骤四:结合上述分析,调

10、动所学知识,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坚持全球史观,全面地分析问题。答案 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例 2 民主改革与发展经济事关一个国家的命运

1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 英国改革简表8摘编自特里维廉英格兰史根据材料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的改革。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步骤三:结合步骤二分析出的信息,归纳概括第一小问的答案。步骤四: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联系答题模板,回答第二小问的评价。答案 特点:民主改革与经济改革并举;为解决民生问题而立法;时间长,具有渐进性等。评价:通过责任制内阁的建立、1832 年议会改革、实行两党制等逐步完善代议制,使民众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通过立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英国改革成为西方各国改革的样板,但与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例

12、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文明的发展与借鉴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 4 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步骤三:根据确定的主题选出三个关键词,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例如,以“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例,符合条件的关键词有美国 1787 年宪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任选一个。步骤四:联系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说明。10答案 以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例。解后反思 评述类设问的观点多来自材料,大家的思考方向是:评述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述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这种认识是否科学?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回答“是什么” ,常用的小技巧是:注意材料开头和结尾的语句,抓中心句。其次回答“为什么是这样?”即对提炼出的观点进行评述,既要指出得出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也要分析这种观点是否科学。常用的小技巧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论证材料观点是如何得出的,然后得出结论,指出对材料观点的总体看法,这是对11评述的总结和升华,不是简单的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