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57922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福建省尤溪文公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尤溪文公高级中学尤溪文公高级中学 2013-20142013-2014 学年(上)第一次月考学年(上)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文)试卷命题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审核:备课组 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第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707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右边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2 题。1、甲处海底地形属于A、大陆架 B、大陆坡C、海沟 D、洋中脊2、乙处洋流可能是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C

2、、加利福尼亚寒流 D、千岛寒流读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剖面取至南美西海岸、欧洲西部、亚欧东部),回答 34题。3、图中 C 地位于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地带B、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的张裂地带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碰撞地带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碰撞地带4、流经图 a 海域的洋流是A、秘鲁寒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千岛寒流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 题。5、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止确的是A、图中 A 处是大陆架 B、图中 B 处是海岭C、图中 C 处是海沟 D、图中 D 处是大陆坡26、图中字母所指的板块名称分别

3、是A、A 处以东是南极洲扳块 B、B 处位于大陆板块C、C 处是太平洋板块 D、D 处是南极洲板块7、关于海底扩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底扩张依据之一是海底岩石年龄较轻,且在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B、海岭是大洋地壳消亡处C、海沟是大洋地壳生长处D、上升的地幔物质在海沟开裂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不断向两侧推移8、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为岩石圈被不同的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B、板块漂浮在硅铝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C、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肯定形成山脉D、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盐度按纬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 910 题。9、图

4、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数码代号是 A、 B、 C、 D、10、图中 A 处附近,线呈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增温 B、蒸发量大 C、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D、河川径流读图,回答 1112 题。11、图中影响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12、在等盐度线的年内变动中,Q 点(2、8 等值线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3A、2 月 B、5 月 C、7 月 D、10 月 读右图,根据洋流有关知识回答 1315 题。13、图中盐度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14、图中处等温线凸出的方向是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1

5、5、如果图示是北美大陆,则下列海域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A、之间 B、之间 C、 D、右图所示海域由南向北水温值逐渐减小,盐度值逐渐增大。读图回答 1617 题。16、图中所示海域是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C、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D、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17、若此海域位于太平洋,则 A、乙处的水温高于甲处B、丙处的盐度高于甲处C、甲处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 D、甲处有日本暖流经过读“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图” ,完成 1821 题18、图示海域盐度最低的是A、a B、b C、c D、d19、图中 e 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不包括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B、有海底上升流C、处于

6、大陆架浅海区 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20、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都有大量的游客到 h 地观潮。有关该地潮汐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形成与地形无关 B、它是一种自然灾害C、利用它一天可发两次电 D、日、地、月三者呈直线时潮势最猛421、不少游客说该地潮汐不如以前壮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 B、宇宙环境变化 C、人类活动影响 D、外力作用影响22、下列洋流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是右图为某海域,完成 2324 题。23、图示海域属于 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24、洋流 L 属于 A、自东向西流的暖流 B、自西向东流的暖流C、自西向东流的寒流

7、D、自东向西流的寒流25、在下图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箭 头 表示洋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洋流为南半球暖流 B、乙图中的洋流为北半球暖流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洋西部 D、乙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海岸下图是大西洋每隔 20 度纬度的年平均表层温度 t、密度 r 和盐度 s 分布状况,读图完成 2628 题。526、 影响 t 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A、 洋流 B、气压 C、纬度 D、太阳辐射27、 关于图中 s、t、r 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t 能够影响 s,s 能够影响 r B、t 能够影响 s,不能影响 rC、t 不能影

8、响 s,也不能影响 r D、t 能够影响 s,s 不能影响 r28、在该海洋中,导致 s 在北纬 5060附近升高的最大可能性因素是 A、 气压 B、 暖流 C、 寒流 D、 径流 读“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等值线图,回答第 2930 题。29、关于图中甲、乙区域可能的数值,判断正确的是 A、50甲100 B、100甲150 C、150乙200 D、200乙25030、造成甲、乙区域数值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流经两区域洋流性质的差异 B、两区域降水量的差异C、两区域纬度位置的差异 D、两区域大气环流的差异31、目前“阳光海滩”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

9、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32、下列海岸类型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A、淤泥质海岸 B、砂质海岸 C、珊瑚礁海岸 D、基岩海岸33.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6稻田灌溉 候潮进港 潮汐发电 滩涂养殖 A B C D 当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时,据此回答 3435 题34从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逆水35这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长江口海水盐度最低 B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C是赴南极考察的较好时节 D意大利河流正处于枯水期第第 II 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0 分)分)36读左下图 1,回答下列问题。(5

10、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_;B_。(2)处为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为_;处为砂质海岸,其特点是_ ;处为珊瑚礁海岸,它与红树林海岸同属于_海岸。图 1 图 2 37读图 2,完成下列问题。 (6 分)(1)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洋流和 洋流。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渔场(3 分)(2)比较丙丁两点盐度的大小:丁地 丙地。(1 分) 简述其原因_。(2 分)738下图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9 分)(1)关于图中所示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洋流 B洋流与洋流水温相同C洋流为暖流 D洋流为季风洋流(2)在、洋流汇合处形成的渔场名

11、称是 ,写出洋流的名称: 。(3)图中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是_ (填序号)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大陆东岸为 (寒或暖)流。(4)洋流除了影响沿岸气候和渔场外,还对地理环境其他方面产生哪些影响?(3 分)39 读图回答(10 分)()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热量收入的是 。表示热量支出的是 。()海洋热量收入主要是来自 的热量。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 所消耗的热量。()甲海区海水热量的收入 于支出。(纬度)海区收支基本平衡。()世界海洋,一年中热量收支基本上是 的。但不同海区收支并不 。全球的 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因此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 的作用。36 (1)大陆架 洋盆 (2)筑港 坡缓水清 生物 37.(1)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北海道渔场(3 分)(2)大于 丁地常年处于副高控制下,蒸发旺盛盐度高;丙地处于沿海,受入海径流8影响盐度低。 (3 分)38.(1)C(1 分) (2)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3 分)(3) 暖(2 分) (4)对航海的影响:顺(逆)洋流而行节省(浪费)燃料和时间;(1 分)对污染物存在稀释作用,同时也会导致污染物扩散。 (2 分)39 ()、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纬度左右 ()平衡平 衡大洋环流 ()小 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