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453850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2)(含解析) 新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2015-2016 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黄村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黄村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2 2)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受热升华 B蜡烛燃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用海水制蒸馏水2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为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59.3%B69.8%C64.1%D68.5%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4无色透明普通玻璃,其主要成分又称为钠钙玻璃(化学式为 Na2CaSi6O14),其中硅元素的化

2、合价为( )A+4 价 B+3 价 C+2 价 D+1 价5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间有间隙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6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甲烷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7我们已学习了简单的物质分类,以下物质中既属于纯净物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后的剩余固体B水和冰的混和物C胆矾D洁净的空气8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 2 个氧原子的是( )

3、AO2B2OC2O2DCO29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其中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 )ACO 和 CO2BSO2和 CO2CNO2和 SO2DO3和 CO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l2(NO3)3BAl(NO3)3CAl2O3DSiO211H2、CO 和木炭分别与氧化铜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都只能在高温下进行B反应后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要处理C反应后的产物完全相同D在反应中 H2、CO 和木炭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12如图是金刚

4、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3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图示中共有 4 种物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4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A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 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15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用

5、硝酸钾(KNO3)、炭粉和硫磺混合制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AK2SBH2OCCO2DN216下列粒子中属于原子,且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ABCD17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时,除去木炭粉的方法是(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加水溶解、过滤D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18将 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 )A红色无色紫色 B红色紫色无色C无色紫色红色 D蓝色紫色无色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9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1 个银原子 (2)2 个碳酸分子 (3)3 个硫酸根离子

6、(4)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20以下物质:金刚石 石油 干冰 一氧化碳 石墨(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号,下同);(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3)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4)具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21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 (填编号),图 (填编号)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 (2)图中的分子 (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3)写出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变成图中所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三、实验题22实验是重要的科学手段,任何科学结论都要经过实验验证为了弄清

7、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某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列盛有药品的装置检验该气体样品的成分(1)正确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气体样品 A(用 A、B、C 表示)(2)当观察到 ,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水蒸气(3)证明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存在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证明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存在的化学方程式为: 23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仪器 b 的名称是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 A 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 A、B 和 C

8、 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装置 C 与前两者相比较,你认为装置 C 的优势是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5)若用装置 D 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 (“不变”或“变大”或“变小”)24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

9、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如表中: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的水, 有氧气生成2、 石灰水变浑浊(3)运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25高温煅烧含碳酸钙为 80%的石灰石 250 克,可制得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体占多大体积(CO2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98 克/升)?2015-20162015-2016 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黄村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

10、黄村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2 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受热升华 B蜡烛燃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用海水制蒸馏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解答】解:A、干冰受热升华是二氧化碳分子间距的增大,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 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其他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分离液

11、体空气制氧,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 C 错误;D、用海水制蒸馏水,只是水分受热蒸发,没有其它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区别,掌握其概念,关键看变化前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否则,就是物理变化2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为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59.3%B69.8%C64.1%D68.5%【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解答【解答】解:物质中某元素的

12、质量分数=100%可得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3%;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在解题中的应用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通过分析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常用仪器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作答【解答】解: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中,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产生的氧化从长颈漏斗逸出故不正确;B、过滤操作中应用玻璃棒来引流,故不正确;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应先加大理石且要先将试管横放再把大理石慢慢滑落到试管里故不正确D、该实验

13、可观察到烛火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灭火性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正确故选 D【点评】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如选择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合成发生装置一定要注意把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当然也可选择分液漏斗4无色透明普通玻璃,其主要成分又称为钠钙玻璃(化学式为 Na2CaSi6O1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价 B+3 价 C+2 价 D+1 价【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钠钙玻璃的化学式 Na2CaSi6O14,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原则,由化合物中 Na、Ca、O 元素为+1、+2、2 价,计算化合物中 S

14、i 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设化合物 Na2CaSi6O14中 Si 元素化合价为 n 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2+(+2)+n6+(2)14=0,解之得 n=+4;故选 A【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5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间有间隙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

15、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食物腐败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甲烷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考点】有关化学之最【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甲烷的结构判断B、根据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C、根据金刚石的性质判断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解答】解:A、甲烷的化学式为 CH4,可见是结构中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故 A 叙述正确;B、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