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450745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单元检测题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D D )(2 分) A擢素手(zhu) 弄机杼(sh) 泣涕(d) 簪子(zn) B狐裘(qi) 锦衾(qn) 阑干(ln) 羌笛(jin) C圮于河(q) 棹小舟(zho) 木柿(fi) 啮沙(ni) D郢人(yn) 斫(zhu) 呓语(y) 许许声(h) 2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A )(2 分) A群响毕绝 锋芒毕露 B满坐寂然 稍稍正坐 C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D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3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是( B B )(2 分) A皎皎河汉女(明亮) 脉脉不得语(含情凝视的样子) B国破山河在(国家) 家书抵万金(值,相当) C不得控(拉,拉开) 阅十余岁(经历) D湮于沙上(埋没) 不亦颠乎(颠倒) 4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2 分)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5 5古诗文填空。(7 分)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 (4)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抒发诗人因朋友返京而惆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 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 6下面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D )(3 分) 再往上走,便是杜鹃花的领地,一棵棵杜鹃, _,_,_,_,_,如牛奶洗过一般,鲜 艳极了。 盘枝错节 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 大的如玉盘,小的如茶杯 枝头擎着 花朵 紧紧咬住悬崖峭壁 A B C D 7 7(广西南宁中考)5 月 22 日下午,有网友爆料:某电商 CEO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称:2“一百年后,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 ”此言一出,旋即引发网友们的热议。与此同时, 一次名为“音乐深呼吸”的语文与音乐的“联

4、谊”活动,正在学校里开展,请你按要求完 成下列问题。 【音画联展】学校准备在新建的音乐教室里展挂一些有关音乐的画和对联。(5 分)(1)右图是备选作品,它记录了春秋时期两个音乐知音的传奇故事,将故事简要地叙述 出来,字数在 60 字以内。(3 分) 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伯牙视其为知音。子期去世,伯牙便摔坏古琴,终身不再弹 琴。 (2)下面是备选的一副对联,只有上联,需要续写下联。(2 分) 上联:阳春白雪传雅曲 下联:高山流水觅知音 二、阅读理解(47 分) (一)(5 分)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8 8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交代了远渡送别的地点是“荆门”和此行的目的地是“楚 国” 。(2 分) 9 9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D )(3 分) A “随”字将群山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 动感。 B “入”字,力透纸背,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C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D后句写出了他乡的荒芜萧索、毫无生机,进而反衬出家乡之美。 【解析】 “江入大荒流” ,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 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二)(14 分

6、)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 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7、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10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A )(2 分) A石/必倒掷坎穴中 B石必/倒掷坎穴中 C石必倒/掷坎穴中 D石必倒掷/坎穴中 【解析】主谓之间划分。 11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 (1)二石兽并沉焉 一起 (2)不亦颠乎 颠倒 (3)但知其一 只,仅仅 12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石头(向前)倾斜在坎穴中。 1313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 分) 因为学者只是拘

8、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 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多年的实践经验,所以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1414文章末尾为什么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 分) 作者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思考,提醒人们考虑事物要全面深入,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 臆断就妄下结论,更不要因为知道一点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嘲笑他人。4(三)(13 分) 【甲】口技 林嗣环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 许声,抢夺声,泼水

9、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乙】口技 蒲松龄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 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 冥。 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 ”又曰:“腊梅 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 ”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 “六姑至矣。 ”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 娘子来。身如百钧重

10、,负累煞人!” 1515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2)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3)携一药囊(携带) (4)俄闻帘钩复动(不久,一会儿) 1616将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双手, 每只手有上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 音)。 (2)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有来请她冶病的人,这个女子不能自己开处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 1717 【甲】文中侧面描写的语句是: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 欲先走;【乙】文中同样使用了侧面描写的语

11、句是:众绕门窗,倾耳窃听。但窃窃语,莫 敢咳。(2 分) 1818 【甲】文中总括不及一一描摹的声响的语句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乙】文中 的青年女子表演口技的目的 是: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2 分) 1919 【甲】 【乙】两文都表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1 分) (四)(15 分) 老人的秘密 古保祥 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来到娱乐中心应聘,要求做专业按摩师。我问他:“您有几年经 验?”他摇头表示从零开始。我又问他:“您要求薪水是多少?”他说不要薪水,就是想 来学习。 我没有答应他,但三天后,大堂经理带着他介绍给我。 “这位大爷,交给你了,认真教 他。 ”迫于这样的面子,我只好点头

12、。 他笨手笨脚的,但十分勤奋。由于手粗糙,他不得不将手心抹满油,害怕给客人造成5不良的印象。 一个姓冯的大顾客,几乎每晚都来按摩;听老总说,他是一名企业家,每天工作很累, 废寝忘食的那种人,但他身体状况不太好,身体老是出现酥麻的症状,除了用药外,医生 嘱托他每天做专业按摩。 每逢冯总过来时,老人总是蹑手蹑脚地接近我,要求与我同行。我是中心的资深按摩 师,他是想偷师拜艺而已。老人总是戴着口罩,嘱托我小心点,好像我成了丫头,而他成 了主子。 半个月后,他要求亲自为冯总按摩,我当然不同意,但架不住他的软硬兼施,我嘱托 他一定要小心点,这个人得罪不起。 第一次按摩时,他十分紧张,生怕手法不好。我在旁边

13、打下手,用眼神一直交流着。 冯总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当老人的手第一接触他时,他竟然睁开了眼睛,四下打量着, 当确认无事后,才放心地躺下。 从它处得知了老人的情况:儿子是大款,就在同城。 我讥讽他不知道享福,他却笑道:“实不相瞒,我一辈子当老师,儿子有了出息,跟 着到了城里,我却亏欠他;他的母亲在世时,一直有病,有一次,我搀扶她去大街上,竟 然被车撞了,一命呜呼;儿子认为是我造成的,从此后,我与他成了天涯客。 ” 老人的眼里擎满了泪水,吓得我不敢再打听他来此的目的了。我想,他大概是想通过 挣钱,以弥补对儿子的缺憾罢了。 冯总的身体恢复得不错。他总是忙碌,在按摩时电话也会响,他总是命令我们暂停,

14、 然后说半天话,说完后,疲惫不堪地扔了电话。 那夜,电话一直没响,我也感到纳闷,按摩结束时,才知道冯总的电话不见了。一定 是有人动了手脚,冯总愤怒万分。他叫来大堂经理,又找到了老总。他叉着腰对老总说: “老姜,我们可是朋友,你知道,这不一会儿,耽误我多少生意吗?今天,请你给我一个 结果。 ” 老总调查之后,才发现可疑的是老人。老总要求老人摘掉口罩,他却不肯,一伙人竞 相上前,口罩被摘掉了。冯总大惊失色,眼前的老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他身体不好,我不想他接太多的电话,钱挣不完的。 ”老人絮叨着。 冯总得知,每天晚上为自己按摩的是父亲,他泪如雨下。他犹豫了片刻,轰然地跪倒 在地上。 “小时候,

15、他就身体不好,我经常为他按摩,我比你们清楚,哪个部位该轻该重。 ” 老人最后一句话,让所有人潸然泪下。 按摩的父亲,拥有世上最粗糙的手,却布满了世上最暖的柔情与最精彩的谎言。我们 总是不理解自己的父亲,可父亲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谱写着孩子所不会拥有的特立独 行,这是父亲的专利。 (选自环球人物2014 年 4 月) 2020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开有什么好处?(4 分) 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叙述,更易于全面地展现 人物,从侧面丰富人物形象。 2121从全文看,这篇文章在叙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4 分) 从全文看,这篇文章运用了欲扬

16、先抑的写作技巧,一开始, “我没有答应他” ,觉得 “他笨手笨脚的” , “我讥讽他不知道享福” ,知道真相后,老人最后一句话,让所有人潸然 泪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222结合全文来看“老人的秘密”是什么?(3 分)6年近六旬的老人到娱乐中心应聘,要求做专业按摩师,原来是为了帮自己的儿子按摩。2323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 分) 最后一段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全文主旨,表达对父亲的敬重与赞美之情。 三、作文(50 分) 2424京中口技人技惊四座,听众无不为之迷醉。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有一样让别人吃活 的拿手活呢?把它秀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请以“我的拿手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